首页 > 读书心得 >

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

《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

  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书越是读得稍多一些,觉得自己无知的体验 更深一些。聆听名家大师的经历多些,感到自己渺小平庸的意识就更 浓一些。同样,这次拜读杜威的教育名篇一书时,着实又让我惭愧于 作为教师的自己教育理论的匮乏。 记得在上学时,就从教育学书上知道杜威以及他的一些观点和 主张,如:“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等。当时 的理解模模糊糊的, 只知道杜威是一位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 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究竟怎样的丰富,却一概不知。毕业 后,经常在一些教育杂志和文章中看到杜威的观点和主张,也时常作 为教育理论依据而被运用。而我,仍然对之似懂非懂。今年暑假,学 校倡导师生读书活动,我才又下定决心,把杜威的《教育名篇》通读 一遍。说实话,我这种读法,读起来真有点累,逐字逐句的读,看似 简单却又不懂,而像我这种浮光掠影式的读法,有时很难读懂他的丰 富的教育思想。但是我下定决心努力的靠近他。至少我读书后,明白 杜威之所以被誉伟大的教育家,是与他提出的很多实用的观点有关, 他主张教育的一切出发点,皆以儿童为主,指出当前学校的缺陷和改 革方向,明确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意义,论述了教育无目 的论的内涵。 他认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 不是只会做题的机器, 不是成人思维的接收器,学校是学生快乐的生活园地。而看看我们现 在的教育,虽然努力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又有多少是 秉承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需要的呢?现在是暑假,每当一大早, 看见家长们一个一个东奔西走、急急忙忙把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时;

  每当我看见孩子们稚嫩的脸上满是无奈和茫然时,我就非常心痛。这 时候,我觉得我理解了杜威和他的理论。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 经常读读这些教育理论和原则的话,那我们的儿童才能得以真正的解 放。 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哪怕我们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去 看,但却不能不读不看——比如,杜威和杜威的理论。

《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1500字

  《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1500字发表时间:6-18 21:27:11

  《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

  《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1500字

  约翰 杜威先生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教育学家。在思想上,他可以说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使实用主义最终达到完善。

  杜威的教育观是一种崭新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建立在对前人学说的系统地批判与吸收的基础上,建立在杜威的哲学、心理学和社会政治观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在美国社会工业化、民主化的现实基础上。这种教育观的直接目的是试图通过活动性、经验性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说,这种教育观体现了

  ……(新文秘网省略37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趣及感觉,知道自身以外,还有社会、还有别人;从知识方面,给他社会上必须的知识;养成实行的习惯,使他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与此同时,杜威先生明确指出旧式教育的重大弊端,他说:

  “旧式的教育单是教学生在一条路上走,不许逸出轨道,天天如此。这种刻板的、无用的教法,虽然所教的东西只是一提头,就能往下背诵,但一试用到别处就没用了。故旧式的教育无论它怎样承认读书、写字、算学都是养成习惯的东西,而它所养成的习惯总是孤立的、死的、呆板的,而不是可以用的。”原因是什么,很简单,便是这学来的知识、经验没有和学生本身的经验相融合,甚至是不相干的。

  因此杜威先生继续说:

  “(旧式)学校的最大坏处,就是先为学生悬一个很远的目的,以为现在所学,都为预备将来入社会之用,现在虽与生活没有关系,将来总有一天得用。于是所学与所用,完全不能贯练。不知学校的生活必须处处与社会的生活有关,使学生对于学校的生活生出浓厚的趣味。”这样的学校教育,“耽误学生的光阴;减少学生对于现在生活的趣味,不注意于现在而希望将来;使我们评判儿童的成绩没有自然的标准。”

  说到评判,杜威先生对记分考试的方法持否定态度,他说:

  “这不是评判儿童成绩的真方法。若真要评判儿童的成绩,那么应该看他们今天比昨天长进了多少,从前的缺点现在补正了没有,从前没有发展的能力和兴趣现在发展了没有。总而言之,现在比过去是否进步。这才是评判儿童成绩的真方法。”

  最后,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这是当今教育一个最大问题:教育还是注重养成心理的习惯,如虚心、知识的诚实、责任心呢?还是只要读书多,在成绩展览会中可以出风头就够了呢?倘注重前一说,那么教了这些科学,并不是当做最后的目的,而是一种方法,用以养成虚心、诚实和有责任心的人格。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杜威先生的这些精辟论述只是他教育哲学的很小的一部分。他的学说并不像很多的庸俗的学说那样经不起实践,杜威先生亲自开办学校,实 ……(未完,全文共1666字,当前仅显示105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1500字》)

《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

教育,需唤醒学生内心的追求 读后感

读《杜威教育名篇》有感

  欣赏《杜威教育名篇》,感觉自己一边读着,一边对其中的遣词造句都要一一品味、琢磨才能似懂非懂地和自己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颇费时间,也颇费精力。但读到其教育上的兴趣和努力,马上从脑海中跳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因此,读书笔记也就这方面来简单谈谈吧。

  细心的教师会观察到,有些学生刚入学时,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充满了积极性。他们在教师的教育下满足了求知欲,提高了自尊心,取得了教师和家长的赞扬与欢心,他们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有兴趣,积极性很高。有些学生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能满足求知欲,磋伤了自尊心,他们没能以行动获得教师与家长的欢心,他们越学越难,越学越苦,越学越灰心,最后完全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它标志着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从生理上讲,兴趣能使大脑皮层经常处于兴奋状态。从心理学上讲,兴趣是一个人有选择地、愉快地探求知识并有情绪体验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

  兴趣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学习目的性教育和知识、技能的传授

  兴趣是建筑在需要的基础上的,一个人有了求知的需要,才可能有学习的积极性、健康的兴趣指向。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间接的学习兴趣。

  事实说明,人对不了解或不甚了解的事物,对力不胜任的活动很难产生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同时从加强有关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训练入手。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兴趣

  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基本途径,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才能让学生广泛接触事物和现象,进而产生某种认识倾向,萌发兴趣。因此,教师除了以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满足学生的求知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既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又要培养学生有一定的中心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常常是不稳定的、不持久的,容易变化。他们最感兴趣的是鲜明的、富有情绪色彩的故事情节,他们时刻关心的是和他们本身有联系的富有情感的东西。

  教师应针对小学生兴趣的特点,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既要培养他们对各科的学习有兴趣,又要根据他们的具体学习情况,培养他们的中心兴趣。当然要特别注意防止他们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于过分迷恋于某种课外活动而影响功课的学习。

  四、重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转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的直观教具,教师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使学生对教学过程感兴趣,并获得知识,这就是直接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懂得了学习语文有利于学好其他学科,将来还可以顺利地读书写作,使学生从而产生对语文的兴趣,这就是间接兴趣。

  两种兴趣都有利弊,直接兴趣由于事物在眼前容易产生,然而也容易消失和淡薄。间接兴趣的目标比较抽象,兴趣一时也不易形成。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该将两种兴趣不断转化。

  比如,学生拿到 看图学文 的图片,被色彩鲜艳的画面吸引,从而喜欢它,仔细地观察它。当教师借助图片的直观形象唤起学生的识字兴趣后,就应当自然地转化到间接兴趣上去,让学生懂得识字的作用。当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感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将学生的兴趣转化到直接兴趣上。

  其实,间接兴趣是兴趣的终极目的,只有具备了为一定目的而学的间接兴趣,兴趣才能得以维持、稳固和发展,学习的自觉性才能得到发挥。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达到 我要学 的目的。

《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1500字

  wyj199249

  分享于01-29 13:28

  《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1500字,杜威教育名篇,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教育名言,杜威教育论着选,杜威教育在线,杜威 我的教育信条,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哲学 约翰杜威,爱的教育读后感

《杜威教育名篇》教师读书笔记

  [《杜威教育名篇》教师读书笔记]

  约翰 杜威先生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教育学家,《杜威教育名篇》教师读书笔记。在思想上,他可以说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使实用主义最终达到完善。

  杜威的教育观是一种崭新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建立在对前人学说的系统地批判与吸收的基础上,建立在杜威的哲学、心理学和社会政治观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在美国社会工业化、民主化的现实基础上。这种教育观的直接目的是试图通过活动性、经验性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说,这种教育观体现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结合,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希望通过教育这种手段使不完善的美国社会走向更为完善的理想之境。

  胡适先生作为他的学生,曾经热情地把实用主义介绍到中国来,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思想认为经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人类队的周围环境,在这种应付环境的行为中,思想乃是应付环境的工具。真正的哲学必须抛弃从前种种所谓 哲学家的问题 ,必须变为解决 人的问题 。不过更为重要的是杜威先生对于教育的阐述。通过实用主义的透镜原本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很简单。

  在这种平民化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杜威先生对教育做出定义。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即是继续不断的重新组织经验 。换句话说,即每次所得的经验,和已有的经验相融合,重新加以组织。这种重新组织的经验又成为以后的参考和工具。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教育。这种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从感情方面使儿童有社会的兴趣及感觉,知道自身以外,还有社会、还有别人;从知识方面,给他社会上必须的知识;养成实行的习惯,使他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

  与此同时,杜威先生明确指出旧式教育的重大弊端,他说:

  旧式的教育单是教学生在一条路上走,不许逸出轨道,天天如此。这种刻板的、无用的教法,虽然所教的东西只是一提头,就能往下背诵,但一试用到别处就没用了。故旧式的教育无论它怎样承认读书、写字、算学都是养成习惯的东西,而它所养成的习惯总是孤立的、死的、呆板的,而不是可以用的,资料共享平台《《杜威教育名篇》教师读书笔记》()。 原因是什么,很简单,便是这学来的知识、经验没有和学生本身的经验相融合,甚至是不相干的。

  因此杜威先生继续说:

  (旧式)学校的最大坏处,就是先为学生悬一个很远的目的,以为现在所学,都为预备将来入社会之用,现在虽与生活没有关系,将来总有一天得用。于是所学与所用,完全不能贯练。不知学校的生活必须处处与社会的生活有关,使学生对于学校的生活生出浓厚的趣味。 这样的学校教育, 耽误学生的光阴;减少学生对于现在生活的趣味,不注意于现在而希望将来;使我们评判儿童的成绩没有自然的标准。

  说到评判,杜威先生对记分考试的方法持否定态度,他说:

  这不是评判儿童成绩的真方法。若真要评判儿童的成绩,那么应该看他们今天比昨天长进了多少,从前的缺点现在补正了没有,从前没有发展的能力和兴趣现在发展了没有。总而言之,现在比过去是否进步。这才是评判儿童成绩的真方法。

  最后,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这是当今教育一个最大问题:教育还是注重养成心理的习惯,如虚心、知识的诚实、责任心呢?还是只要读书多,在成绩展览会中可以出风头就够了呢?倘注重前一说,那么教了这些科学,并不是当做最后的目的,而是一种方法,用以养成虚心、诚实和有责任心的人格。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杜威先生的这些精辟论述只是他教育哲学的很小的一部分。他的学说并不像很多的庸俗的学说那样经不起实践,杜威先生亲自开办学校,实践和改进他的学说,在美国被称作 教师的教师 。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即使是现在听起来仍然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畅快。为什么?学生们的心早已被传统的教育挤压变形了。

  引领东方,杜威先生所描绘的新式教育仍然让人无限神往。

  当科学和艺术这样携手以后,支配人类行动的最高动机已经达到了,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力将被激发起来,人类本性中可能达到的最好的事业便有保障了。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的事业。

小学老师读书笔记 学习《杜威教育名篇》心得2篇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文中指出:“儿童在校内,一定要给他们自由,以便当他们管理国家的时候,懂得使用自由是什么意思,并且一定要让他们去待发展那些积极的品性,如主动精神、独立性、足智多谋等,然后才能够避免民主政治的滥用和失败。(p108)”“生物的生存需要通过传递过程,社会的生存也是这样。这个传递过程的进行,通过把老一辈的行为、思想和感情的习惯传给新一代。(p114)”“事实上,人类幼年未成熟到这种程度,如果任其自然,没有别人的指导和帮助,甚至保存身体所必需的初步能力也无法获得。人类幼年的原有实力,远不及很多低等动物的崽仔,就是维持身体所必需的能力,也必须通过教导才能得到。那么,人类要获得一切的技术的、美的、科学的和首先的成就,该要经过多少的教导啊!(p114)”这几段话是强调教育的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些话要与他的《明日之学校》互相参照着读,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他曾在《明日之学校》中提出了不要爱惜时间的主张。乍一看,让人感觉到教育是多么地无能为力,结合这段文字来细读,就能理解杜威的教育观点,是说儿童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在这阶段中,我们不能超越它,但要了解它,要顺势而为,这才是教育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那么,教育要求教师要怎样做呢?杜威主张“从做中学”,强调学习者个人的直接的主观经验,提倡学生的个人探索,重视知识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杜威认为,“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学校课程的真正中心应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为此,他提出要以生活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传授。

  杜威还指出:“当我们说教育就是发展时,全看对发展一词怎样理解。我们的最后结论是,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p123)”杜威的话,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来说,是符合实际的,因为小学生,他在生活中的经验有限,而且受生理诸多条件所约束,他所获得的知识都必须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才能够理解,这是为教育的实践所检验与证明了的。知行合一,这是杜威的重要的教育思想,也是我们所应特别关注的。杜威在《今日世界中的民主与教育》中以这样的比方来说明,“如果没有输电管把电力送到作坊和工厂,把灯光送到家庭,大发电站的发电机还有什么用处呢?在某处的中心,不管存在着怎样好的理想、资源、过去经验结果和过去人类文化等,只是当它们被执行和分配后,它们才是有意义的。(p288)”教育的成功有赖于教师的教育行动,这行动就是让学生通过做去学,固然,教师明白教育的规律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去实践,坐而论道,只能是美好的理想,教育的理想应该有如儿童学习的过程那样,在跌跌撞撞的探索中成长,教师的成长也有赖于与学生的同呼吸共命运中一起成长的。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所说的一句话:“如果愿望等于事实,那么乞丐也早就发财了。”教育是师生都必须“行”的事业,我确信这是个真理。

教育即生活——《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

  对杜威的名字早有耳闻,但很惭愧的是对他的教育思想一无所知。阅读他的文字既让我感到有些艰难、吃力,又让人感到他的思想是那么经典、深刻。 在《杜威教育名篇》这本书里,可以找到三句言简意赅又回味无穷的话来概括杜威对教育的本质和涵义进行的别样的诠释。 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生长。第三,教育即改造。在此,先谈谈我对“教育即生活”的理解。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杜威教育名篇》p4

  “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或者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形成呆板而死气沉沉。”《杜威教育名篇》p4

  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提出,给当时的美国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在今天我们的国家里,同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偶儿我会在qq里和刚毕业的2009届学生聊上几句。几个学生告诉我:“上了大学,感到很茫然。觉得还是高三最好,大学不好。因为高三的生活单纯、有目标。”不难看出,目前他们对大学生活还有一些不适应,感到无所适从。究其原因,就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一些教师似乎是只为高考而教,一些学生似乎是只为高考而学。如果教师不是唤醒学生内心的追求,如果学习不是凭借学生自身的内在的动力,一旦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外在的压力突然消失了,学习的目标似乎也就荡然无存了。用杜威的话来解释就是“现在教育上的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一基本原则。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将来;儿童所以必须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将来要某些别的事情;这些事情只是预备而已。结果是,它们并不能成为儿童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杜威教育名篇》p5

  教育即生活。我认为杜威是在强调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然地衔接、巧妙地接轨,而不要互相脱节。高分低能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素质教育不仅在口号中喊着,如何落到实处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不过,我有些悲观地发现,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非全部的生活。作为教师,有时往往会感觉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强大力量,在强大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面前,深感学校教育力量的微小和不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更喜欢“生活即教育”的观点。生活处处不是都有教育的场景和契机吗?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教育不仅需要娓娓道来的言传,更需要潜移默化的身教。

《杜威教育名篇》读书心得

  wyj199271

  分享于08-12 17:29

  《杜威教育名篇》读书心得,杜威教育名篇,杜威教育名篇读书笔记,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杜威教育名篇体会,教育专着读书心得,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教育名著读书心得,教育书籍读书心得

上一篇:神笔马良读后感800字
下一篇:儿童寓言故事读后感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