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篇三: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章诒和
往事如烟,对于像我这种记性不好的人,脑子比较笨的人来说,读完好多东西都在忘记。记得 以前背诵一篇课文,需要背诵好几天,大学背诵一篇新概念英语的几个句子还要好几天,但是《 往事并不如烟》,对于这样刻骨铭心的过往,即使是记性再差的人,都不会轻易从脑海抹去。 曾经,最珍贵和最难得的个人活动,便是回忆。因为它是比日记或书信更加稳妥的保存社会真实的办法。许多人受到伤害和惊吓,毁掉了所有属于私人的文字记录,随之也抹去了对往事的真切记忆。于是,历史不但变得模糊不清,而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改写。这样的 记忆 就像手握沙子一样,很快从指缝里流掉。从前的人什么都相信,相信 后来突然又什么都不信了。何以如此?其中恐怕就有我们长期回避真实、拒绝真实的问题。
读《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我感触颇多,被里面几个人物所深深的吸引,同时也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就如歌词里唱的,生命如一条大河,生命中不断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被遗忘的,记住了。作者仅仅是对往事的片段的回忆,个人认为还不算是真正的回忆录。有时候感慨时间流逝的不可挽回,但在作者的记忆里,有的深邃如海,有的浅白如溪。 前者如罗隆基、聂绀驽,后者如潘素、罗仪凤。他(她)们有才、有德、有能,个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作者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深切的体验观察,出众的文学才华,刻画了当代几位著名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侧影。
看书的时候,我会产生这样的怀疑, 由于经历《往事并不如烟》中所记述的人物往事时作者尚年幼,事隔多年后却呈现出这样见字如面的描刻, 真实性我感到怀疑。 书中的细节和对话,是作者全凭记忆还是参考了资料,抑或还有文学加工的成分? 其实 对于这种质疑, 作者 章诒和说,在写作时她确实参考了一些资料,既有书面的也有录音。但这些资料并不是现在市面上公开的东西,而是一些私人珍藏的、不方便说明来处的东西,不过她写作更多依靠的还是自己的记忆。
作者 章诒和在《往事并不如烟》中以晚辈的视角讲述了六组她父母友人的经历,这些人物同样也是她自己的友人。他们分别是史良、储安平、张伯驹夫妇、康同璧母女、聂绀弩和罗隆基。 现在我想简单介绍下个人对书中人物的观点和看法。
正在有情无思间 史良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 七君子 之一的史良有其鲜明的个性,在章诒和的眼中她是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女性,是一位她从心底里感到崇拜的长辈。这位反对国民党独裁的斗士,却在反右斗争中保存的只是一个斗士的姿势,而失去的是斗士的那种正义感。原来与章伯钧私交甚笃的史良,一夜间就成为了揭发与批判的章伯钧的勇士。我一向认为人老了,简单的衣食住行,都是无比的沉重与艰难,他们的内心自不会再有炽热之情或刻骨之思。但我面前的史良, 虽说 这种人物角色的转换当时 也 发生在史良一个人身上, 但其 以忧伤表达出的至爱,令我感动不已。当我跨入老龄,生活之侣也撒手人寰的时候,史良的涕泣和那方白手帕的记忆,便愈发地生动起来,也深刻起来。是的,脆弱的生命随时可以消失,一切都可能转瞬间即空,归于破灭,惟有死者的灵魂和生者的情感是永远的存在。
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 储安平
储安平的才华在主编《观察》时就展现出来了,眼光敏锐,笔锋犀利,出语惊人。他任《光明日报》 总编 几个月的时间对于一位报人来讲是极为短暂的,但就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储安平得心应手,他的各党派之间应相互平等的民主思想不断地放出了亮光。而似乎又是命中注定了他的思想要成为远方的一颗孤星,如同他自己,消失在人们视线所不极的遥远。储安平带着他的思想走了,走得无影无踪 。 在曲折的小径,便想起第一次在这里见到的储安平:面白,身修,美丰仪。在参透了世道人心、生死荣辱,断绝一切尘念之后,用手抹去不知何时流下的凉凉的一滴泪,投向了湖水、河 水、塘水、井水或海水?心静如水地离开了人间。绝世的庄严,是在巨大威胁的背景下进行的。因而,顽强中也有脆弱。
君子之交 张伯驹夫妇与 作者 父母交往之叠影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有些话正是因为常说,人们才忘掉了它本来的内涵。在章诒和的眼中与张伯驹潘素夫妇的交往是真正含义上的君子之交,与这对夫妇的交往始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之后,为了给章诒和找一位绘画老师,章伯钧父女叩响了张伯驹夫妇的家门。在对于右派人们连躲还来不极的年代,潘素却热诚地收这位中国头号右派的女儿为徒,这只是一位真君子才能做出的事情。作为 民国四公子 之一的张伯驹解放后将自己藏品献于国家,所得的那张奖状却高高而悄悄地悬靠在贴近房梁的地方,这种淡泊的行为也只能是真君子所为。君子之交从表面上看是淡的,但隐藏在内在的却是浓浓的情。章伯钧去世之后,张伯驹夫妇是登门吊慰死者与生者的第一人,这是章诒和母女万没有想到的。 脚上的布鞋,满是泥土。为了看我,从地安门到建国门,不知这二老走了多少路。 这是章诒和母亲叙述的当时的情景。这种情义才是君子的真正含义。
最后的贵族 康同璧母女
我想,这些昔日贵族活在今天,日子太难,心也太苦。康同璧常说自己的处世原则是 以不变应万变 ,然而,现实却在逼迫她们做出 顺适 。出于教养,也出于经验,她们的 顺适 往往表现为一种不自觉其努力的努力 努力的核心内容便是:忍。在云诡波谲、世事不胜其变幻的年头,谁都得忍。普通老百姓,以其渺小而忍。那么,康氏母女所代表的老派家庭的忍,又体现出什么呢?是阅历太多、见事太明的无可奈何?还是抹杀自己、无损于人的智慧生存?
独自凭栏,无限江山, 往事如烟是人们在感叹岁月的流失,记忆中的旧事就如同一缕青烟渐渐地远去了,漫漫地模糊了,最终消失在人们记忆的深处。但是并非所有的往事都会如此轻易的消散,随着时光的流失,有些往事却渐渐地在心中沉淀下来,化为了一缕挥之不去的青烟,永远萦绕在心灵的深处。这股青烟时时在熏烤着心中的伤口,时时在触动着伤者的灵魂。 确实,对思想的禁锢是一种最好的统治方法,但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如果有一天,被禁锢的人如梦清醒,发现自己原来连思想都只是被操纵着的,那是何等的悲哀,那时那景,无法想象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察力,去正视我们的历史,以史为鉴,去开创一个大同的未来。岁月飞逝,留给我们的只有记忆,好在我们还有记忆。
就像那歌一样
往事就是这样 来得似火去得并不如烟
如果年华真的似水 为何退不去
如果人生真的如梦 为何我醒不来
一切都要靠时间 总有忘记的一天
如果真的这样 为何忘不掉
往事并不如烟
篇四: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这本书里有六个人的故事,这六个人都是当时颇有名的人,通过传记让我离这些历史人物更近了一步,也让我对那些年的事情了解的更多了一些。
史良
曾经我总是把人冒失地分为好人和坏人,但是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我却并不清楚,我也不知道史良这个曾经是作者崇拜的对象,后来却变成家里的敌人的这个女人对作者来说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但至少通过她我看出了人是一种复杂的结合体,不能单纯地以好坏来区分,仅仅通过我自己浅薄的认识,我感觉史良是一个精致的女性,也许也是现在很多女生追求的目标,善于打扮自己,优雅,温柔,有情调,也许就像宋美龄、林徽因那样的女性,这种几近女神般的人物,而我也是非常羡慕的,就像曾经的作者一样,对这样美好的阿姨充满喜爱和仰慕之情。然而,对这样一个喜爱之人背叛了自己,至少对于作者而言,作者的感受会是什么呢?本来关系很好的两家因为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尤其是自己对她非常信任的情况下,却受到背叛的打击,也许史良阿姨从自己最喜欢的人瞬间变成敌人了吧。人与人的关系真是微妙,甚至堪比国家间的外交关系啊,也许永远不去相信别人才不会受到伤害吧,因为即使最亲近的人也可能因为什么事情而离开你,而欺骗你的人永远是你相信的人。但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在历史的冲刷下,个人的恩怨总是渺小的,而那些曾经伤害你的人也许在时间流逝之后又变成朋友,又或者豁达的人都会以宽容的心对待一切事情。然而,让我不得其解的是,文章最后当史良离世之后,她的侄儿要求清算她的财产时才发现原来她的所有首饰都是仿冒的,并没有多少价值时,作者究竟是怎么看的,是感叹一个女人的虚荣,还是可怜她生前繁华,其背后却是凄凉,又或者 。
储安平与聂绀弩
他们都是典型的文人形象,学问做得很好,却在官场落魄,一生坎坷,最后更是因为政治原因被打倒了。天下人的幸福都大同小异,天下人的不幸却各不相同。储安平本来在九三学社落魄地呆的好好的,却被请去办光明日报,尽管这一段时间他是幸福、快乐的,但用以交换的后半生长期的不幸,无论是被打倒还是最后失踪都是他不愿意的。如果他还在世的话,我肯定会问他一个问题:他有没有后悔过。有没有为办光明日报而后悔过,有没有宁愿没有那一段在光明日报意气风发的时光,有没有在深夜里一次又一次为命运而悔恨。我不知道。因为我根本不够资格去为他做什么决定。然而,和他一样不幸的还有聂绀弩,相比之下,他的不幸的命运来自方方面面,从事业到家庭,明明是一个有着极高文学造诣的人,却一生痛苦不断,在年老的时候还被抓到监狱,而自己的妻子又有了外遇,这让心高气傲、有着大男子主义的他情何以堪,当我读到他的命运时,我几乎垂泪。难道磨难是一个天才必须承受的吗?为何又是磨难将他最终压垮?而在他的一生中最大的磨难来自于他的妻子,一个逼死自己女儿的母亲,一个给丈夫戴绿帽子的妻子,一个恩将仇报的女人,遭遇她是聂绀弩最不幸的事。如果说储安平的苦难是激烈的、突然的,那聂绀弩的苦难则是持续不断的、抑郁的。有谁能够忍受一个人不断伤害你、伤害你的亲人、伤害你的朋友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无法摆脱?无疑,聂绀弩的忍受力是强大的,但最终也有被压垮的一天,又或许他已经期待这一天很久。
张伯驹
一个非常淡薄豁达的人,不在乎什么身外之物,却又有一颗赤子之心。他极为喜爱古董字画,为之能倾其所有;他更热爱国家民族,为之能捐出最珍爱的古董字画。我最羡慕的人正是张老这样的,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而不管付出多少,性情洒脱而不为尘世之事而烦恼,不喜锦上添花而只爱雪中送炭。现在的人为太多俗世名利而或悲或喜,为人与人间的关系而绞尽脑汁,而张老却不会过于在意这些,因而他的生活也是悠然自得、天然率性,即使是那个年代也没有因为外在时代变化而受多大的影响。同张伯驹交往是同真正的君子交往,最初章到他家里学画他并没有因她父亲是章伯钧对她特别看待而只是像一个普通先生对待自己的弟子一样,但当章伯钧一家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却主动关心、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我看来,章伯钧尤为可爱之处在于即使后来家道中落他仍然会为一件自己看中的古董字画而一掷千金,也许有的人觉得他这是不自量力、毫无益处,但我却觉得这正是他可爱之处,像孩子一样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缠着父母要,虽然形象滑稽但又让人在无奈中感到好笑。
唐同璧
康有为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个课本上留着一根辫子的历史人物,更具体一点的描述也不过是一个思想先进、倡导维新的人,然而他的女儿在书中却那么真实,仿佛我亲眼见到了那个和蔼可亲、优雅知性却又一点小倔强、小可爱的老太太。她在我眼中是一个真正的贵族,不是刻意为之,也并非矫揉造作,她很懂生活,喜欢西式小甜点,喜欢孩子,也喜欢热闹,她并不参与政治,却与政治人物关系密切;她没有很大权力,却勇于在最危险的时候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别人。当朋友处于危险,需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商量事情时,她好不犹豫地同意在自己家中聚,甚至还主动为聚会做好食物方面的筹备,在女儿偷偷向别人揭穿原因是她自己想吃时,她还故作生气说自己听见她们说她坏话了,真是一个率真又可爱的老太太!同时,康同璧又是一个优雅的贵族女士,在家中聚会的时候一定会画上一个美美的妆,穿着正式的礼服,即使在那段反右反资本主义派头的时候,即使给她提供的糕点票越来越少的时候,她也不曾为此而变得多么俗气,依然过着小资情调的生活,依然是那个漂亮优雅的老太太,以至于其他参加她举办聚会的女士都是偷偷带着旗袍在她家门口由丈夫遮着换上,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去参加,只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真正的贵族的聚会,即使生活如何改变,心中的那一点对美好的坚持不能变。就像《小公主》中的女主角一样,即使她因为父亲事业失败而从一个小公主变成一个小女仆,她也并不变得庸俗,只因为她依然像一个公主一样的活着,依然像公主一样对待自己。康同璧的贵族气息是我向往的,可我也知道我也许一生也做不到像她那样贵族一样地生活。
罗隆基
他是一个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又非常健谈的男子,当然我并没有当面看见过他,而只是根据书中的描述得出的这个结论。他也是一个极有才能的人,知识渊博,在学校时候就是一个风云人物,之后出国留学,因而又带有一些英美做派。在对待女性方面,他可以说是一个情场高手、花花公子,他懂得女性心理,善于讨好女人,但他并不专一,经常更换目标,女人通常很容易就爱上他,但得到的结果多半是伤心。就拿康同璧之女罗仪凤来说,罗隆基也曾有段时间和她情投意合、惺惺相惜,大家都以为他可以安定下来了,然而他却闲女方不够漂亮而又转为去追求另外一位漂亮女人了。但是,无论如何,他在情场还算得意,让多位女人为他倾心,可在事业上他往往失意,其原因则是能力强的人往往缺点也明显,比如说在国外待久了而缺乏了中国官场所需要的委婉、圆滑,且他性格暴躁,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导致他成为 情场得意,官场失意 的典型例子了。对于这个人,我并不很有好感,主要是他的女性的态度很容易耽误别人的人生,而他与罗仪凤一事也让我既惋惜,又为罗仪凤感到愤怒。像罗隆基这类的人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则是成为极有作为的大人物,二则就是被他人压抑而始终郁郁不得志,而罗隆基就是这样,风光一时但最终不得志。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不久前,一位朋友在我家看见书柜里有一本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她说这本书要好好珍藏。我问为什么,她说这本书已经成了禁书,我很是惊讶。这本书是2004年国庆节我在杭州文二路博库书城买的,买来后一口气阅读完。当初刚读完这本书后,掩卷沉思,思绪难平。最近我又从书柜上拿下来放在枕边,睡觉前再细细翻阅,慢慢品味。
再次阅读这本书,仍然会被章诒和女士笔触的细致沉炼、思想的深沉和真情的流露而感动。她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家庭和个人在那个时代所遭遇的不幸,而是真真切切地记录了国之伤痛。她的文字清新质朴,感情内敛,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用词如此恬淡,却能荡起浩渺如烟般的思念,文中的那些内心真实的情感,那些对亲情友情的怀念,以及作者心中的悲与悯,辛与酸,让细心的读者无不为之共鸣。
《往事并不如烟》是我近年来读过算得上最喜欢的一本好书。作者是中国民主同盟元老章伯钧先生的次女章诒和。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史良、储安平、张伯驹、聂绀弩、康同璧、罗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的片段镜头,并不是完整的回忆录。
章诒和女士带着冷静的心绪记述了“文革”中这一批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命运。这本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这段历史,了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这一群人的命运与磨难。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章诒和女士在自序里写道:
“我这辈子,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三部曲,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单的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拿起笔,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继续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将枯萎的心。”作为大右派章伯均的女儿,章诒和在少年时期亲历了那个时代,不但和父母一同感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也理解了父辈的见识、情思与悲痛。章诒和曾有过长达十年的牢狱罹难,祸从天降,家破人亡。但是,她的文章到目前为止还很少谈到个人的不幸和怨恨。
尽管回忆是那样悲痛的事情,但作者已经超脱于善恶的评判,肩负的只是还原历史的使命,她将真真切切一点一滴的个人情感,落笔在一个个具体细微的人身上,她的情感是真实的,也是理智的,那些与她有恩恩怨怨的人在这本书上也写得非常客观实在。
我们看看当下,一些所谓的“纪实文学”,我认为大多有两大通病:一是并没掌握多少“实”,却硬要去“纪”,搔首弄姿,无病呻吟,强作解人。二是了解一些重要的“实”,却不愿或不敢去“纪”,隔靴搔痒,虚与委蛇,不着要处。所以,造成了很多纪实文学不实的现象。
书中描述了在那种严峻的政治形势下,作者章诒和由多年的感情积淀,借助褒奖张伯驹高尚人品时,淋漓尽致地挥洒了下列一段激昂慷慨的文字:
“狱中十年,我曾一千遍地想:父亲凄苦而死,母亲悲苦无告。有谁敢到我那屈死的父亲跟前看上一眼?有谁敢对我那可怜的母亲,说上几句哪怕是应酬的话?我遍寻于上上下下亲亲疏疏远远近近的亲朋友好,万没有想到张伯驹是登门吊慰死者与安慰生者的第一人……他怎么能和父亲的那些血脉相通的至亲相比?他怎能与父亲的那些共患难的战友相比?他怎能同那些曾受父亲提拔、关照与接济的人相比?人心鄙夷,世情益乖。相亲相关相近相厚的人,似流星坠逝,如浮云飘散。而一个非亲非故无干无系之人,在这时却悄悄叩响你的家门,向远去的亡灵,送上一片哀思,向持守的生者,递来抚慰与同情。”
这些文字,可谓声声叹息,字字泣血,刻画的入木三分,这些文字,力透纸背,把世态炎凉、仕途险恶,活脱脱地和盘托出,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与警醒。
对于像史良、张伯驹、罗隆基、储安平、康同璧、聂绀弩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曾经在报刊发的文史资料和一些作者的回忆录里看到过,这些人物并不陌生。但是章诒和女士带着自己的直观感受,观察着父亲母亲与这些人的恩恩怨怨,她笔下呈现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特殊年代的现象,看了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这些知识分子,可谓一代风流,他们都是有才、有德、有能的人,个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们的学术、思想、见地、谈吐、气质、个性、神采是怎样的呢?如果不是由章诒和女士披露,后人可能就很少会有人知道了。当然,他们是章诒和眼里的文化人,也是有识之士心目中的文化人。书中所描摹人物的年经事纬也并不是拿着社会价值的尺度来丈量的。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上,章诒和女士也只能用文字去怀念着一些最初的感动,去祭奠那份早已随风远去的记忆。
我敢笃定,喜欢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的读者,都是上了年纪的读书人,年龄至少是不惑之年以上,才会有兴趣去回望那段历史,才会深切地体会到茫茫人海间,相遇、相知、别离、淡忘,有的就是这么的容易,有的就是那样的难。
人这一辈子,当初的一些人和事,让人刻骨铭心,令人难以释怀。一路走来,走入了每一段不同的风景,走远了再回头看看,很多事早已模糊,只有很少的人与事,值得人们去细细的追忆。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更新:2018/6/19 阅读: 栏目:心得体会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提要:人们都说往事如烟,会随着时间的风离逝飘散。其实往事并不如烟
本文来源 房 地产e网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读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好看,真是好书,不愧为去年开卷十大好书。
从十九世纪开始,中西文化相交,中国正在改变,这是时代。五六十年来连续不断的革命、冲突,时代在变,人也跟着飘流,不管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泳而上、不管是遥远的绝响还是大时代的小人物,时间或终将其隐去,但往事并不如烟,历史伤痕就像是陈年的心疾,该还而未还,仍会隐隐作痛。
打开历史的大门,我行走在五千年的每一个日子里,历史的记忆里有歌有舞有哭有笑有和平有战争有上升有沉沦,每一个角落都有不同的悲欢,每一个记忆中都有荣耀和耻辱,他们经历了千年的风霜,像是雅丹地貌上突起的蘑菇石,向人们昭示着不被时间风化的种种。
杭州,西湖,岳飞墓前,人们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掩埋忠骨的青山,不会忘记驱除鞑虏的魂魄,不会忘记那仰天长啸的满江红,不会忘记那“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的千古名言,同样的,往事越千年,人们也不会忘记十二道金牌背后的阴谋,不会忘记风波亭后的嘴脸。“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妄臣。”岳飞墓,这小小的西湖一角,人们却把一些名字书写在历史的光荣榜上,熠熠生辉,彪炳千秋;而在他们的对面,白铁铸成的历史的羞辱柱也注定不被时间风化,被人们唾骂万年。
时光的隧道里,是被岁月的风沙吞噬得只剩下些残骸的墓碑,他们的正面,是民族的骄傲,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他们的背后,是历史的伤疤,是卑鄙者的负罪书。我带着一种虔诚一种使命感同时夹杂着一种无奈的心情走近这些冲刷不掉,风化不了的记忆。
它们告诉我是谁图穷匕首见,为着责任一掷再掷身受八创而骂;告诉我是谁高举仁字大旗在齐鲁大地上奔走呼告,寻找着逝失的风;告诉我是谁苟国家利生死以,不因祸福趋避之;告诉我是谁为了天下人之永福,以血泪写下《与妻书》;告诉我是谁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让自己与野草在烈火中永生。。。。。。
同时。这些记忆一点点地渗透到我的骨髓里,它们让我知道什么叫正义、真情、爱;什么叫责任、光荣、生;什么叫悲壮、无悔、死。。。。。。
人们都说往事如烟,会随着时间的风离逝飘散。其实往事并不如烟,它们是一把凌利的刻刀,让模糊的更加模糊,让清晰的地方更加清晰!
往事并不如烟,时间也不会让记忆风化,它们只会有岁月里发酵成一首诗、一坛酒,让后人感叹,让后人痴醉。。。。。。
本文来源 房 地产e网
读后感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一)
不久前,一位朋友在我家看见书柜里有一本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她说这本书要好好珍藏。我问为什么,她说这本书已经成了禁书,我很是惊讶。这本书是2004年国庆节我在杭州文二路博库书城买的,买来后一口气阅读完。当初刚读完这本书后,掩卷沉思,思绪难平。最近我又从书柜上拿下来放在枕边,睡觉前再细细翻阅,慢慢品味。
再次阅读这本书,仍然会被章诒和女士笔触的细致沉炼、思想的深沉和真情的流露而感动。她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家庭和个人在那个时代所遭遇的不幸,而是真真切切地记录了国之伤痛。她的文字清新质朴,感情内敛,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用词如此恬淡,却能荡起浩渺如烟般的思念,文中的那些内心真实的情感,那些对亲情友情的怀念,以及作者心中的悲与悯,辛与酸,让细心的读者无不为之共鸣。
《往事并不如烟》是我近年来读过算得上最喜欢的一本好书。作者是中国民主同盟元老章伯钧先生的次女章诒和。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史良、储安平、张伯驹、聂绀弩、康同璧、罗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的片段镜头,并不是完整的回忆录。
章诒和女士带着冷静的心绪记述了“文革”中这一批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命运。这本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这段历史,了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这一群人的命运与磨难。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章诒和女士在自序里写道:“我这辈子,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三部曲,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单的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拿起笔,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继续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将枯萎的心。”作为大右派章伯均的女儿,章诒和在少年时期亲历了那个时代,不但和父母一同感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也理解了父辈的见识、情思与悲痛。章诒和曾有过长达十年的牢狱罹难,祸从天降,家破人亡。但是,她的文章到目前为止还很少谈到个人的不幸和怨恨。
尽管回忆是那样悲痛的事情,但作者已经超脱于善恶的评判,肩负的只是还原历史的使命,她将真真切切一点一滴的个人情感,落笔在一个个具体细微的人身上,她的情感是真实的,也是理智的,那些与她有恩恩怨怨的人在这本书上也写得非常客观实在。
我们看看当下,一些所谓的“纪实文学”,我认为大多有两大通病:一是并没掌握多少“实”,却硬要去“纪”,搔首弄姿,无病呻吟,强作解人。二是了解一些重要的“实”,却不愿或不敢去“纪”,隔靴搔痒,虚与委蛇,不着要处。所以,造成了很多纪实文学不实的现象。
书中描述了在那种严峻的政治形势下,作者章诒和由多年的感情积淀,借助褒奖张伯驹高尚人品时,淋漓尽致地挥洒了下列一段激昂慷慨的文字:
“狱中十年,我曾一千遍地想:父亲凄苦而死,母亲悲苦无告。有谁敢到我那屈死的父亲跟前看上一眼?有谁敢对我那可怜的母亲,说上几句哪怕是应酬的话?我遍寻于上上下下亲亲疏疏远远近近的亲朋友好,万没有想到张伯驹是登门吊慰死者与安慰生者的第一人……他怎么能和父亲的那些血脉相通的至亲相比?他怎能与父亲的那些共患难的战友相比?他怎能同那些曾受父亲提拔、关照与接济的人相比?人心鄙夷,世情益乖。相亲相关相近相厚的人,似流星坠逝,如浮云飘散。而一个非亲非故无干无系之人,在这时却悄悄叩响你的家门,向远去的亡灵,送上一片哀思,向持守的生者,递来抚慰与同情。”
这些文字,可谓声声叹息,字字泣血,刻画的入木三分,这些文字,力透纸背,把世态炎凉、仕途险恶,活脱脱地和盘托出,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与警醒。
对于像史良、张伯驹、罗隆基、储安平、康同璧、聂绀弩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曾经在报刊发的文史资料和一些作者的回忆录里看到过,这些人物并不陌生。但是章诒和女士带着自己的直观感受,观察着父亲母亲与这些人的恩恩怨怨,她笔下呈现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特殊年代的现象,看了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这些知识分子,可谓一代风流,他们都是有才、有德、有能的人,个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们的学术、思想、见地、谈吐、气质、个性、神采是怎样的呢?如果不是由章诒和女士披露,后人可能就很少会有人知道了。当然,他们是章诒和眼里的文化人,也是有识之士心目中的文化人。书中所描摹人物的年经事纬也并不是拿着社会价值的尺度来丈量的。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上,章诒和女士也只能用文字去怀念着一些最初的感动,去祭奠那份早已随风远去的记忆。
我敢笃定,喜欢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的读者,都是上了年纪的读书人,年龄至少是不惑之年以上,才会有兴趣去回望那段历史,才会深切地体会到茫茫人海间,相遇、相知、别离、淡忘,有的就是这么的容易,有的就是那样的难。
人这一辈子,当初的一些人和事,让人刻骨铭心,令人难以释怀。一路走来,走入了每一段不同的风景,走远了再回头看看,很多事早已模糊,只有很少的人与事,值得人们去细细的追忆。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二)
书还没有看完我就迫不及待的去网上找章诒和的照片,当看到面前呈现的是一个五观突出、凶相毕露的老太太时,心里一阵失望、又一阵欣慰。失望的是到底跳不出才女必丑的桎梏啊。自打上初中时在学校的杂志里看到题为《才女必丑》的一篇小说时,就此就深深的为其深邃和精准折服了。那篇文章的细节已然记不清了,但大意还很深刻就忘了许多事情的我来说已经颇为不易了。举个巧妙的例子来说吧,今天在劳当麦里吃早饭的时候说起彩礼来,胖子说在他们家办事时我送了她妈两万块,后来她妈又按规矩还我了。我说我咋不记得泥?她一口咬定说有,但我仔细梳理了那些天的帐目确认了送她妈的是我们从她亲戚朋友那收来的三万块,我的的确确没有给过两万块,接着她又言之凿凿的说有,于是乎我又梳理,越发肯定的说没有,两三个回合后她才动摇了,得出的结论是我咋这么小气呢?
以此可见,不单单是我的记性差,大家都一样。这么重要的事情我记不清,胖子同样搞错了。为这个国家地理曾经做过一期节目专门来说明记忆是如何将我们欺骗,各种外来的暗示、我们自己的想象和我们希望事态发展的方向以及莫明奇妙的忘记和混乱都给我们编出了完完全全的另一个故事。我们在北京办事时来了十几年前银行的好同事,他跟我说那时候我的口头语xxx就是个“大尿泡儿,还啪的一下就爆开了。”直到那时他还在用,我奇怪的问他有吗?这真是我说过的话吗?他一再宣布“有,就是你说的,你怎么可能忘了呢。”
我的记忆才像捆在蚂蚁身上的细线,终于穿过那个有九曲之孔的球,慢慢的回到了十几年前,再往前推儿时大杂院里积满了臭尿的小便池,在细尿的冲出下真的鼓起一个个泡儿,很快又一个个像梦想一样爆开了,是有这么回事,的确是我的说的,我才相信有资本来自豪。再往前推到中的这篇文章我确没忘了,虽然我没遇见过才女,哪怕是丑的(如果死鸟子不算的话),但那东西里的宿命论我却很欣赏,作者说一个才女本来长的很漂亮,但却因为是火灾还是车祸毁了容,终于做平了才女必丑的公式。当时我感叹,你看,这就是命啊,这就是命啊。现在依然相信这个命题,但目的因变了,并不是女有才是为了丑,而是女为了丑才有的才,显而易见。
章诒和女士的情况显然不太一样,名门之后是个特例,成天在书卷气的熏蒸之下想不有才都难。就好比林,而不幸碰巧林又漂亮,终于能挑战真理了。得亏之前读到了她在书里提到了自己并不漂亮的事实,才没有被吓上一跳,真个是国家不幸诗家幸,女丑读者幸吧。
既然如此为何我又觉得庆幸呢?“心中一喜一忧”感觉自古有之,并不矛盾,就算矛盾也是矛盾的统一体,万物皆然,就像海参为了逃跑要抛肠,木为了过冬要落叶,汉尼拔为了奇袭罗马要死掉八成的人马……我呢,为了逃过去比较一个完美的女人而去高兴她很丑。这个提法的出发点是大男子主义,自然的认为女人在才智上比不得男人,为悦已者荣才是她们的目的因,这个概念的形象化就是“才女必丑”吧,背后的推理我就不想一一进行了,俗。
不漂亮的女士却写出了漂亮的文字,如果文字也有容貌,她的文字可算的上是让人一见倾心。看《往事并不如烟》我本来是本着学习史实的目的去读的,想要理清反右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人和事,可不知不觉但沉浸在了那秀美、忧郁如秋水的行文当中。尤其是在描写张伯驹是我终于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那感情,那形象的确并不如烟,那注定是要屹立千年的不配雕像。苏轼在《凌虚台记》中说:你看,四周那么多历朝历代的辉煌古迹全都烟逝无踪了……不禁让人联想,啥才会留下来呢?是不是你苏轼笔下的这座台,这太守?凭千古绝唱留下过汪伦、董大、万安等一干普通人等,可荆柯所候之人不是不再传了吗?倘若又是毁于一场浩劫,这形象终将如烟。不过此时此刻,在我心里,在一个读者心里,章女士的一支妙笔让人光彩重生,让事花开正艳,不管是真诚的,或是快乐的,再是悲惨的,都是真挚的,热爱的,美丽的。
看到张伯驹让潘素买画,潘素由于囊中羞涩没有答应,他就躺在地上打滚耍赖时,我真想一拍大脚,用老师的话说:这人写活了。怎么才能把人写活,就写一个大男人撒娇打滚,小女人恨恨骂娘好了。作者坐牢十年后回到家中随口骂出“混帐”而被高贵的母亲训斥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嘛。我希望听到更难听的,可那却出于聂绀弩一个糟老头子口中。转眼想象,如果一个纯色女人随口而出“妈了个屄”该是怎样一种风情啊,不过那样相对于优美来说是不是太过粗俗应该很容易就有定论了。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三)
往事如烟,对于像我这种记性不好的人。往事并不如烟,对于这样刻骨铭心的过往,即使是记性再差的人,都不会轻易从脑海抹去。
从懂事以来,读书,我最纠结的一门课就是中国近现代史,最揪心也最想多点了解,毕竟是离我们最近的历史。近代史,是中华的屈辱史,国家被无情践踏,中国人的尊严被列强肆意蹂躏,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读到那些史实的时候,总是觉得好无力,好难受。而现代史,又是让我觉得很可笑的一段,特别是那十年文革。其实,统治阶层总是要有自己的一套来维护社会的安稳与发展,这无可厚非,但是以这么沉痛的代价来维护自己的统治领导地位却是让人心寒。
《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是作者章伯钧次女章诒和对往事的片断回忆,但它不是完整的回忆录。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作者把看到的、记得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而已,一共写了六篇,涉及八个人。“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次女章诒和回首往事,并以此书献给已在天国的父母。书中描述史良、储安平、张伯驹、聂绀弩、康同璧、罗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由诸多片断入手,组成一个个悲壮的场景,仿佛是一幅壁画,浓彩重墨间呈现出历史的真、人生的幻梦……
这本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这段历史,了解那个癫狂的年代。
“它不是旁观,甚至也不是见证,它只是亲历,是曾经撕心裂肺的亲历,而今必须要用平静的笔写出来,所以更加耗费心神。章诒和在自序中说,“我这辈子,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三部曲,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单的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拿起笔,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继续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将枯萎的心”,“寂静的我独坐在寂静的夜,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眼窝就会流出泪水,提笔则更是泪流不止,毫无办法,已成疾。因为,一个平淡的词语,常包藏着无数寒夜里的心悸。我想,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作为章伯钧的次女,尽管回忆是那样悲痛的事情,作者并没有被恩怨焚烧,她似乎已经超脱于善恶的评判,肩负的只是还原历史的使命,她将真真切切一点一滴的个人情感,落实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身上,她的情感是真实的,并且,她的情感也是理智的,那些与她有恩或有怨的人们因而显出无限的光彩。”
读完这本书,觉得以前从历史书上,从老师嘴里听来的、记住的,仿佛都不再那么真实了。那段遥远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没人告诉我。我听到的,永远只是一面之词。其实,关键不在于真相到底是什么。现在真正困惑我的是,我没有办法通过正常渠道得到解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我发现,我们普通民众能触及到的真实,其实少得可怜。无论是关于越来越多的暴力拆迁,或是关乎民生的种种,抑或是国际政治上的观点看法,我们都只是接受着单方面的引导,都是政府的官方式的回答。就连媒体,也在牵引着我们的思想。近期,大部分中国媒体集中报道冲突和西方是如何攻击利比亚,对卡扎菲政权是如何分裂的,利比亚长期以来的政治现状,以及为什么如此多的民众对统治者不满等,这些利比亚的切实问题却少有分析。
确实,对思想的禁锢是一种最好的统治方法,但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如果有一天,被禁锢的人如梦清醒,发现自己原来连思想都只是被操纵着的,那是何等的悲哀,那时那景,无法想象……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察力,去正视我们的历史,以史为鉴,去开创一个大同的未来。岁月飞逝,留给我们的只有记忆,好在我们还有记忆。
话题作文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5篇)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偶尔会在半夜醒后无法再入眠,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智库|专题]。睡眠质量不佳啊,比如现在都快凌晨三点了,一个小时前醒来,清醒得不行。
想起朋友写给我的一首小诗:他们都睡了/我在飞/偶然发现/你也在飞/背着小鼠标/很媚
真的很贴切呢,我现在背着鼠标到处徜徉,媚不媚倒是其次了。
从书柜里翻出一本书几年前读过的《往事并不如烟》,是著名的“大右派”章伯钧的女儿章诒和写的,据说此书已经被禁了。作者写了大时代一群大知识分子的命运,历史的悲剧和人性的大美间的冲突曾经令我感到难抑的心灵震撼。看书经常是囫囵吐枣的我,竟在许多处精彩深刻的句章划了横线,做了标记,仿佛提醒自己把这些文字记进心里。
今夜,再次翻看此书再次被书中人物打动。仔细看了写张伯驹的一段,流下泪来,文字此刻真的无力。
从博客的草稿箱里翻出一段没写完的读后感,没有写完是因为识浅笔拙,怎么也不能浓缩那些故事,不能表达内心的感受。既然翻出来了,就把这只写了开头的读后感发出来吧。
《往事并不如烟》是几年前读过的一本书,读后就有写点儿什么的冲动。并且我曾十分想写封信给作者章怡和女士,表达我的敬意。读一本好书以后,我总是渴望能够见作者一面,此乃我的旧疾,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常被人笑话。
然而读后感以及给章女士的信我都没有写。写不成。我能做的就是把书一读再读,书都被我翻得卷了边儿。尽管如此,我仍没有底气来做这样的文章,因为书中的那些人你须得仰望,从内心的敬仰把我那些苍白的赞美感叹之词都挤到了角落里,而五十年代这群大知识分子的凄凉命运让我悲苍不已,面对这样的大悲大苦,文字有时候真的不管用!罗隆基、聂绀弩、潘素、张伯驹、康同璧、储安平--读完整本书后重读章怡和的自序便更深地理解了她。作为在政治运动中饱受磨难的名人之后她说:我独自坐在寂静的夜,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眼窝里就会涌出泪水,提笔则更是泪流不止---因为,一个平淡的词,常包藏着无数寒夜里的心悸。我想,悲伤也是一种权力。看这本书我也跟着心悸。时间推移,历史的天空被一遍遍洗刷,那些往事烟一样地消散了,读后感《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但是那些人的气息与光泽,会在通过文字走进他们的人的心中留下抹不掉的记忆。我对历史没有深刻研究,五七年反右的那些事情也都是从许多的文章故事电视电影里了解一些。不过看过此书,不能不说政治真是个可怕的东西。此书再现了一些政治风云中这些鼎鼎大名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其悲、其苦、其惶恐与哀伤无法言表。正如鲁迅曾经说的;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他们凭着知分子的良心,满怀着单纯的向往,向着政权向着党真诚地表达着内心的焦灼与忧虑,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可怕的政治运动中被殴打、被剃光头、游街、抄家--。我非常不愿意重复人性中展现的丑恶,更不忍心重复最最讲究尊严的一群大知识分子的身心皆损、四顾无援的绝望和惨烈。尽管书中没有很详尽的情节描写但是作者以自己十年牢狱的苦楚以自己的心体会着,对于她熟悉喜欢的储安平叔叔写下绝笔悄然离世,章怡和一笔一笔写下:走过曲折的小径,便想起第一次在这里见到的储安平:面白、身修、美丰仪。但是,我却无论如何想象不出储安平的死境。遍体鳞伤的他会不会像个苦僧独坐水边,在参透了世道人心,生死荣辱,决断一切尘念之后,用手抹去不知何时流下的一滴泪,投向了湖水河水塘水井水或海水?心静如水地离开了人间。总之他的死是最后的修炼。这让我想起老舍想起傅雷夫妇、想起吴宓--此书中还能打动我在心里回味的是这些名人作为父亲丈夫妻子女儿这样一些角色,在生活中在风浪中所展露出的人的魅力。那样的饱满,那样的润泽!比如康同璧,康有为的次女,先后入哈佛大学及林甫大学。她是康有为最喜欢的孩子,她的胆识她的艺术修养和过人才华令人感叹不已。康有为的族人几乎全部在海外生活,唯有康同璧为整理父亲遗稿和心爱的女儿留在了社会主义中国。然而,真正的贵族,有钱维持高贵的生活其实只是我们看到的一面,而不偏私、不畏惧,可以为他人牺牲,强烈的荣誉感才是像康同璧这样的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行,最后的时光她们那么顺从、委屈、拮据地活着,但是她们的教养、见识、人性的大美却在那些灰暗的日子里熠熠闪光。--这是我买的04年的版本,如果可能,恳求大家上网搜一下,一定读一读。
(中国大学网)
第2篇 有人就我的《没鞋的孩子拼命跳》写了篇读后感发在《意林》杂志上
〖预览〗
/fuzazhi/showarticle。asp?articleid=8335谢谢马森林朋友!
……【全文阅读:有人就我的《没鞋的孩子拼命跳》写了篇读后感发在《意林》杂志上】
第3篇 写了一天的读后感……
〖预览〗
毕淑敏文集《心灵的力量》读后感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文学名著读后感——作文5100字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一)
不久前,一位朋友在我家看见书柜里有一本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她说这本书要好好珍藏。我问为什么,她说这本书已经成了禁书,我很是惊讶。这本书是2004年国庆节我在杭州文二路博库书城买的,买来后一口气阅读完。当初刚读完这本书后,掩卷沉思,思绪难平。最近我又从书柜上拿下来放在枕边,睡觉前再细细翻阅,慢慢品味。
再次阅读这本书,仍然会被章诒和女士笔触的细致沉炼、思想的深沉和真情的流露而感动。她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家庭和个人在那个时代所遭遇的不幸,而是真真切切地记录了国之伤痛。她的文字清新质朴,感情内敛,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用词如此恬淡,却能荡起浩渺如烟般的思念,文中的那些内心真实的情感,那些对亲情友情的怀念,以及作者心中的悲与悯,辛与酸,让细心的读者无不为之共鸣。
《往事并不如烟》是我近年来读过算得上最喜欢的一本好书。作者是中国民主同盟元老章伯钧先生的次女章诒和。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史良、储安平、张伯驹、聂绀弩、康同璧、罗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的片段镜头,并不是完整的回忆录。
章诒和女士带着冷静的心绪记述了“文革”中这一批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命运。这本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这段历史,了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这一群人的命运与磨难。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章诒和女士在自序里写道:“我这辈子,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三部曲,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单的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拿起笔,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继续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将枯萎的心。”作为大右派章伯均的女儿,章诒和在少年时期亲历了那个时代,不但和父母一同感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也理解了父辈的见识、情思与悲痛。章诒和曾有过长达十年的牢狱罹难,祸从天降,家破人亡。但是,她的文章到目前为止还很少谈到个人的不幸和怨恨。
尽管回忆是那样悲痛的事情,但作者已经超脱于善恶的评判,肩负的只是还原历史的使命,她将真真切切一点一滴的个人情感,落笔在一个个具体细微的人身上,她的情感是真实的,也是理智的,那些与她有恩恩怨怨的人在这本书上也写得非常客观实在。
我们看看当下,一些所谓的“纪实文学”,我认为大多有两大通病:一是并没掌握多少“实”,却硬要去“纪”,搔首弄姿,无病呻吟,强作解人。二是了解一些重要的“实”,却不愿或不敢去“纪”,隔靴搔痒,虚与委蛇,不着要处。所以,造成了很多纪实文学不实的现象。
书中描述了在那种严峻的政治形势下,作者章诒和由多年的感情积淀,借助褒奖张伯驹高尚人品时,淋漓尽致地挥洒了下列一段激昂慷慨的文字:
“狱中十年,我曾一千遍地想:父亲凄苦而死,母亲悲苦无告。有谁敢到我那屈死的父亲跟前看上一眼?有谁敢对我那可怜的母亲,说上几句哪怕是应酬的话?我遍寻于上上下下亲亲疏疏远远近近的亲朋友好,万没有想到张伯驹是登门吊慰死者与安慰生者的第一人……他怎么能和父亲的那些血脉相通的至亲相比?他怎能与父亲的那些共患难的战友相比?他怎能同那些曾受父亲提拔、关照与接济的人相比?人心鄙夷,世情益乖。相亲相关相近相厚的人,似流星坠逝,如浮云飘散。而一个非亲非故无干无系之人,在这时却悄悄叩响你的家门,向远去的亡灵,送上一片哀思,向持守的生者,递来抚慰与同情。”
这些文字,可谓声声叹息,字字泣血,刻画的入木三分,这些文字,力透纸背,【美文欣赏】,把世态炎凉、仕途险恶,活脱脱地和盘托出,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与警醒。
对于像史良、张伯驹、罗隆基、储安平、康同璧、聂绀弩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曾经在报刊发的文史资料和一些作者的回忆录里看到过,这些人物并不陌生。但是章诒和女士带着自己的直观感受,观察着父亲母亲与这些人的恩恩怨怨,她笔下呈现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特殊年代的现象,看了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这些知识分子,可谓一代风流,他们都是有才、有德、有能的人,个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们的学术、思想、见地、谈吐、气质、个性、神采是怎样的呢?如果不是由章诒和女士披露,后人可能就很少会有人知道了。当然,他们是章诒和眼里的文化人,也是有识之士心目中的文化人。书中所描摹人物的年经事纬也并不是拿着社会价值的尺度来丈量的。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上,章诒和女士也只能用文字去怀念着一些最初的感动,去祭奠那份早已随风远去的记忆。
我敢笃定,喜欢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的读者,都是上了年纪的读书人,年龄至少是不惑之年以上,才会有兴趣去回望那段历史,才会深切地体会到茫茫人海间,相遇、相知、别离、淡忘,有的就是这么的容易,有的就是那样的难。
人这一辈子,当初的一些人和事,让人刻骨铭心,令人难以释怀。一路走来,走入了每一段不同的风景,走远了再回头看看,很多事早已模糊,只有很少的人与事,值得人们去细细的追忆。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二)
书还没有看完我就迫不及待的去网上找章诒和的照片,当看到面前呈现的是一个五观突出、凶相毕露的老太太时,心里一阵失望、又一阵欣慰。失望的是到底跳不出才女必丑的桎梏啊。自打上初中时在学校的杂志里看到题为《才女必丑》的一篇小说时,就此就深深的为其深邃和精准折服了。那篇文章的细节已然记不清了,但大意还很深刻就忘了许多事情的我来说已经颇为不易了。举个巧妙的例子来说吧,今天在劳当麦里吃早饭的时候说起彩礼来,胖子说在他们家办事时我送了她妈两万块,后来她妈又按规矩还我了。我说我咋不记得泥?她一口咬定说有,但我仔细梳理了那些天的帐目确认了送她妈的是我们从她亲戚朋友那收来的三万块,我的的确确没有给过两万块,接着她又言之凿凿的说有,于是乎我又梳理,越发肯定的说没有,两三个回合后她才动摇了,得出的结论是我咋这么小气呢?
以此可见,不单单是我的记性差,大家都一样。这么重要的事情我记不清,胖子同样搞错了。为这个国家地理曾经做过一期节目专门来说明记忆是如何将我们欺骗,各种外来的暗示、我们自己的想象和我们希望事态发展的方向以及莫明奇妙的忘记和混乱都给我们编出了完完全全的另一个故事。我们在北京办事时来了十几年前银行的好同事,他跟我说那时候我的口头语xxx就是个“大尿泡儿,还啪的一下就爆开了。”直到那时他还在用,我奇怪的问他有吗?这真是我说过的话吗?他一再宣布“有,就是你说的,你怎么可能忘了呢。”
我的记忆才像捆在蚂蚁身上的细线,终于穿过那个有九曲之孔的球,慢慢的回到了十几年前,再往前推儿时大杂院里积满了臭尿的小便池,在细尿的冲出下真的鼓起一个个泡儿,很快又一个个像梦想一样爆开了,是有这么回事,的确是我的说的,我才相信有资本来自豪。再往前推到中的这篇文章我确没忘了,虽然我没遇见过才女,哪怕是丑的(如果死鸟子不算的话),但那东西里的宿命论我却很欣赏,作者说一个才女本来长的很漂亮,但却因为是火灾还是车祸毁了容,终于做平了才女必丑的公式。当时我感叹,你看,这就是命啊,这就是命啊。现在依然相信这个命题,但目的因变了,并不是女有才是为了丑,而是女为了丑才有的才,显而易见。
读往事并不如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