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心得 >

初冬过三峡读后感

《游记散文集萃》读后感

  这本由张守贵主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名家游记散文集萃》是我在县新华书 店里购买的, 《游记散文集萃》 读后感。 那天, 我本来是去找寻一本我早就看中了的书的。 但, 当我在一排排整齐竖立的书籍里意外地发现了这本 《游记散文集萃》 时, 这简洁的封面设计, 优美的前言文字,即刻深深地吸引了我,令我爱不释手。我没说二话就将它购买了,从书店 出来时甚至心里还为得到这份意外的收获而有几分窃喜呢。无庸置疑,接下来几天我基本上 沉浸在阅读这本《游记散文集萃》的快感之中。读完后掩卷,要我再来谈谈对此书的评价的 话,恐怕就不再是一片赞誉啰。

  当然,本书选编的名家游记散文都可称是经典之作。他们或是以纯净而淡雅的文字,诗意化 的描写,让人读后过目难忘;或是以纯朴洗练的笔墨,描绘山光水色的秀丽壮美,给人以美 的享受;或是以完全记事的手法,记录当地的历史和人文文化,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写 景,有的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有的自如洒脱,出神入化。有的写景寓人,有的写景抒情, 读来意味深长,有如身临其境。特别是其中不少篇游记,写得是我曾经游览去过的地方。这 些文章读来,使我感到分外亲切。读着,好似我的心灵随同优美流畅的文字来到这些名胜古 迹地又进行了一次酣畅的重游。读后,以往那些残留在脑子里的对景色模糊纷杂的印象也如 数地明晰起来。这于我,是最感弥足珍贵的收获。

  譬如我曾经作短暂逗留的青岛,诗人闻一多在《青岛》一文中,以生动形象的描述来深情地 赞美青岛的美丽景致。读它,使我仿佛又一次站在青岛海岸边凭栏眺望着浩瀚的海洋,听那 巨浪撞击海岸激起水花的声音。又从诗人王统照在《青岛素描》中所记录的所见所闻,看到 了青岛各种各样房屋的他国建筑风格,了解了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也算是初步触摸到 了青岛历史的脉搏,为我在青岛瞬间留下的一个个疑团作出了注解。

  譬如我曾经乘坐长江游轮从重庆到宜昌的长江三峡之旅,至今脑海里保存着对长江三峡林林 总总纷杂模糊的记忆, 读后感 《 《游记散文集萃》 读后感》 。 书中描写长江三峡壮美景观的 《长 江三日》 、 《初冬过三峡》和《巴东三峡》 ,分别是作家刘白羽、萧干和刘大杰在不同时期不同 季节以不同的方式游览长江三峡写下的游记三篇。他们以神来之笔所描绘的长江三峡,既有 广阔、空旷和安静的一幅幅动人美景,又有山势险峻,滚滚江水倾入峡谷,浪涛翻卷,奔腾 咆哮的磅礴气势的雄壮之美。 这里, 我想, 是长江大坝的筑建, 使得长江上游变得宽阔舒展, 不再险峻森严,从此不见了“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 “举头千丈逼,注目一峰 旋。红醉岩前树,碧澄石外天”的惊险了吧!三位作家通过描写长江两岸的美丽景观,不约 而同地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如果他们还健在,那么对如今三峡大坝的成功建 设和利用,又该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譬如我曾经匆匆来过的黄山之游。到黄山一游,是我多年的梦想,曾经多少次的设想多少次 的酝酿, 终于在 2008 年那个世人难忘的日子里, 仅用一天的时间匆匆地走马看花似地游览了

  黄山。印象中隐隐约约记得那雄伟险峻的天都峰、莲花峰以及光明顶风光无限,还有那让人 叹为观止的云山雾海??。这里有文学家徐迟的《黄山记》 ,他以生动而传神的描摹,迤逦迂 曲一路写来, 将黄山的奇景、 奇特、 奇险和奇美淋漓尽致地表述。 还有苏雪林的 《黄海落踪》 对黄山景观以率性本真的笔墨细细地构画, 读来都是对我匆匆游览黄山留下遗憾的最好补缺。 还有,如作家张恨水在《敦煌游记》中介绍的敦煌石窟,作家峻青在《雄关赋》里赞叹的号 称“天下第一关”的威武雄关—-山海关,作家王蒙在《苏州赋》里以诗化的语言热情赞美 的苏州园林,还有老舍笔下的《趵突泉》 ,卞毓方写的《张家界》 ,都曾经是我匆匆游览过的 地方。今天读这些名家游记文章,总是引人入胜,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觉。而那些我 还未曾去过的景观游记读来,更是不禁令我遐想联翩。我恨不能即刻收拾行装,放飞心情, 到这些美丽的景色中翱游一番。

  最后,我不得不指出这本《游记散文集萃》中存在的严重不足。我看到书的中段部分,发现 有十几处屡屡出现错别字,这好像一锅白米饭里面掉进了几颗老鼠屎,让人看着恶心和感觉 严重不适。更有甚者, 《山阴道上》这篇文章后面的阅读感言,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也不知 是从哪儿“盗来之物” 。我真想责问主编和责任编辑,如此高水平的经典之作,岂能如此粗制 滥造! 这样做, 既对不住读者, 更对不起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名人大家。 为此, 我表示遗憾、 痛惜、愤慨!

初冬过三峡读后感

  初冬过三峡读后感

  一

  听说船早晨十点从奉节人峡,九点多钟我揣了一份干粮爬上一道金属小梯,站到船顶层的甲板上了。从那时候起,我就跟天、水以及两岸的巉岩峭壁打成一片,一直伫立到天色昏暗,只听得见成群的水鸭子在江面上啾啾私语,却看不见它们的时候,才回到舱里。在初冬的江风里吹了将近九个钟头,脸和手背都觉得有些麻木臃肿了,然而那是怎样难忘的九个钟头啊!我一直都像是在变幻无穷的梦境里,又像是在听一阕奔放浩荡的交响乐章:忽而妩媚,忽而雄壮;忽而阴森逼人,忽而灿烂夺目。

  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翁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长如梭。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夭空,自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霄,有的像彩屏般森严大方地屹立在前,挡住去路。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那两百公里的水程用文学作品来形容,正像是一出情节惊险,故事曲折离奇的好戏,这一幕包管你猜不出下一幕的发展,文思如此之绵密,而又如此之突兀,它迫使你非一口气看完不可。

  出了三峡,我只有力气说一句话:这真是自然之大手笔。晚餐桌上,我们拿它比过密西西比河,也比过从阿尔卑斯山穿过的一段多瑙河,越比越觉得祖国河山的奇瑰,也越体会到我们的诗词绘画何以那样俊拔奇伟,气势万千。

  二

  没到三峡以前,只把它想像成岩壁峭绝,不见天日。其实,太阳这个巧妙的照明师不但利用出峡人峡的当儿,不断跟我们玩着捉迷藏,它还会在壁立千初的幽谷里,忽而从峰与峰之间投进一道金晃晃的光柱,忽而它又躲进云里,透过薄云垂下一匹轻纱。

  早年读书时候,对三峡的云彩早就向往了,这次一见,果然是不平凡。过瞿塘峡,山巅积雪跟云絮几乎屏在一起,明明是云彩在移动,恍惚间却觉得是山头在走。过巫峡,云渐成朵,忽聚忽散,似天鹅群舞,在蓝天上织出奇妙的图案。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孩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

  初入峡,颇有逛东岳庙时候的森像之感。四面八方都是些奇而丑的山神,朝自己扑奔而来。两岸斑驳的岩石如巨兽伺伏,又似正在沉眠。山峰有的作蝙蝠展翅状,有的如尖刀倒插,也有的似引颈欲鸣的雄鸡,就好像一位魄力大、手艺高的巨人曾挥动千钧巨斧,东祈西削,硬替大江斩出这道去路。岩身有的作绛紫色,有的灰白杏黄间杂。著名的“三排石”是浅灰带黄,像煞三煮断垣。仙女峰作杏黄色,峰形尖如手指,真是瑰丽动人。

  尽管山坳里树上还累累挂着黄橙橙的广柑,峰巅却见了雪。大概只薄薄下了一层,经风一刮,远望好像楞楞可见的肋骨。巫峡某峰,半腰横挂着一道灰云,显得异常英浚有的山上还有闪亮的瀑布,像银丝带般蜿蜒飘下。也有的虽然只不过是山缝儿里淌下的一道涧流,可是在夕阳的映照下,却也变成了金色的链子。

  船刚到夔府峡,望到屹立中流的滟滪滩,就不能不领略到三峡水势的险巉了。从那以后,江面不断出现这种拦路的礁石。勇敢的人们居然还给这些暗礁起下动听的名字:如“头珠石”、“二珠石”。这以外,江心还埋伏着无数险滩,名字也都蛮漂亮。过去不晓得多少生灵都葬身在那里了。现在尽管江身狭窄如昔,却安全得像个秩序井然的城市。江面每个暗礁上面都浮起红色灯标,船每航到瓶口细颈处,山角必有个水标站,门前挂着各种标记,那大概就相当于陆地上的交通誉。水浅地方,必有白色的报航船,对来往船只报告水位。傍晚,还有人驾船把江面一盏盏的红灯点着,那使我忆起老北京的路灯。

  每过险滩,从船舷俯瞰,江心总像有万条蛟龙翻滚,漩涡团团,船身震撼。这时候,水面皱纹圆如铜钱,乱如海藻,恐怖如陷阱。为了避免搁浅,穿着救生衣的水手站在船头的两侧,用一根红蓝相间的长篙不停地试着水位。只听到风的呼啸,船头跟激流的冲撞,和水手报水位的喊声。这当儿,驾驶台一定紧张得很了。

  船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汽笛,对面要是有船,也鸣笛示意。船跟船打了招呼,于是,山跟山也对语起来了,声音辽远而探沉,像是发自大地的肺腑。

  三

  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是激流里的木船。有的是出来打渔的,有的正把川江的橘麻往下游运。彪悍的船夫就驾着这种弱不禁风的木船,沿着鳞峋的巉岩,在江心跟汹涌的漩涡搏斗。船身给风刮得倾斜了,浪花漫过了船头,但是勇敢的桨手们还在劲风里唱着号子歌。

  这当儿,一声汽笛,轮船眼看开过来了。木船赶紧朝江边划。轮船驶过,在江里翻滚的那一万条蛟龙变成十万条了,木船就像狂风中的荷瓣那样横过来倒过去地颠簸动荡。不管怎样,桨手们依旧唱着号子歌,逆流前进。他们征服三峡的方注虽然是古老过时的,然而他们毕竟还是征服者。

  三峡的山水叫人惊服,更叫人惊服的是沿峡劳动人民征服自然,谋取生存的勇气和本领。在那耸立的峭壁上,依稀可口辨出千百层细小石级,蜿蜒交错,真是羊肠蟠道三十六迥。有时候重岩绝壁上垂下一道长达十几丈的竹梯,远望宛如什么爬虫在巉岩上蠕动。上面,白色的炊烟从一排排茅舍里袅袅上升。用望远镜眺望,还可以看到屋檐下晒的柴禾、腊肉或渔具,旁边的土丘大约就是他们的祖茔。峡里还时常看见田垄和牲口。在只有老鹰才飞得到的绝岩上,古代的人们建起了高塔和寺庙。

  船到南津关,岸上忽然出现了一片完全不同的景象;山麓下搭起一排新的木屋和白色的帐篷。这时候,一簇年轻小伙子正在篮球架子下面嘶嚷着,抢夺着。多么熟稔的声音啊!我听到了筑路工人铿然的铁锹声,也听到更洪亮的炸石声。赶紧借过望远镜来一望,镜子里出现了一张张充满青春气息的笑脸。多巧啊,电灯这当儿亮了。我看见高耸的钻探机。

  原来这是个重大的勘察基地,岸上的人们正是历史奇迹的创造者。他们征服自然的规模更大,办法更高明了。他们正设计在三峡东边把口的地方修建一座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一座可以照耀半个中国的水电站。三峡将从蜀道上一道险巇的关隘,变成为幸福的源泉。

  山势渐渐由奇伟而平凡了,船终于在苍茫的暮色里,安全出了峡。从此,漩涡消失了,两岸的峭岩消失了,江面温柔广阔,酷似一片湖水。轮船转弯时,衬着暮霭,船身在江面轧出千百道金色的田垄,又像有万条龙睛鱼在船尾并排追踪。

  江边的渔船已经看不清楚了,天水交接处,疏疏朗朗只见几根枯苇般的桅杆。天空昏暗得像一面积满尘埃的镜子,一只苍鹰此刻正兀自在那里盘旋。它像是在寻思着什么,又像是对这片山川云物有所依恋。

文天祥过零丁洋读后感

  过零丁洋这本书带我们走进了文天祥的世界。读了过零丁洋后,你都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过零丁洋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过零丁洋读后感篇一

  人生自古谁无死,流取丹心照汗青 是出自《过零丁洋》这首诗的 。今天我阅读了《过零丁洋》,一幅动人的画面出现在眼前:从小文天祥就立志报国,从考中进士开始,就为祖国操劳,自己又与元军孤军奋战了四年。亡国了,自己也没法救国,倍感伤心,如今九死一生,国破家亡,自己被元军囚禁,更是孤苦伶仃。可他仍不投降,与敌人视死如归。

  文天祥是多么的热爱祖国,再面临死亡,他仍面不改色,不屈服于敌人,仍与敌人视死如归。从古至今,跟文天祥一样的人也有许多,不计其数。鲁迅18岁,见外国海军侵略中国,就考入南京水师;后来,感到发展矿工业祖国才能富强,又去考了矿物学。毕业后,他又转而投医 ,最后认为人们是心理不好,就决心用笔唤醒民众。刘胡兰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人抓住面对着死亡,为了祖国,也不把同伴供出。他们都深深的爱着祖国。

  与文天祥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现在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效祖国,可如今有良好学习环境,我都不好好学习。上课时,老师在上面大讲,我在下面小讲,脑子里想的是周杰伦、阿杜的歌声,心中存在的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电脑游戏,自己不时还在暗暗发笑。弄得同学们目瞪口呆。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站起来,牛头不对马嘴地乱说一气,搞得大家哄堂大笑。到了考试,自己一窍不通,只能乱写一气,成绩出来后,总对自己说下次一定要努力,可是不到两三个小时,自己立下的志愿就已经忘了,更不用说去努力了。

  可是读了《过零丁洋》这首诗后,我知道了一定要热爱祖国,我们青少年热爱祖国最重要的表现是好好学习,练就一身硬本领,将来出社会后,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让祖国耸立在世界强国中。

  《过零丁洋》这首诗像我的照明灯,小老师,告诉我要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又像多彩的阳光,伴随着我踏向未来的征程。

  过零丁洋读后感篇二

  读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后。我感慨万千。他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这首诗诗,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的英雄气概。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

  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

  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过零丁洋读后感篇三

  同学们都知道南宋岳飞《满江红》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谭嗣同《狱中题壁》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也曾写下《过零丁洋》演奏他的爱国心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析《过零丁洋》。

  通过预习,我们都知道《过零丁洋》的作者是文天祥,他是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佑四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他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他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 宋末三杰 。 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着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其中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

  文天祥生活在一个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13世纪初,蒙古族在中国北方强大起来,铁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国。几十年间,纵横欧亚,攻城略地,烧杀掳掠,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他的儿子窝阔台继位后,又灭了金国,随即挥鞭南指,进攻南宋。从1235-1279年,双方战斗了40多年,南宋朝廷终于灭亡。文天祥的一生,与这场残酷的民族征服战争相始相终。他是一个永远载入中国历史的爱国将领,著名诗人。他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敌。被俘后,他义正辞严,慷慨殉国。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说: 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教别人背叛父母吗? 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著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张弘范读后深受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过零丁洋》。

  我首先为大家范读一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读得感情充沛,读出一种凄楚的味道。)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语调低沉,语速要慢。)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叮(悲愤)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看过 过零丁洋读后感 的还看了:

  1。初中生读后感400字

  2。创新与生活读后感

  3。初冬过三峡读后感

  4。文天祥读后感

莫莉的假期读后感400字

  “懵懵懂懂的成长历程,跌跌撞撞地走过,只为在时光中等待最美丽的绽放。”这是《莫莉的假期》封面上的一句话,正是因为这句话和封面上那个怀抱小白兔的美丽女孩——莫莉,让我从众多的课外书中一眼就选中了它。

  莫莉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子,她有许多好朋友,“包打听”于靓靓,“小胖妞”俞庭,“猩猩”周鑫……莫莉的假期是一个快乐而充实的假期,和好朋友们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进行华丽的冒险,一起去偶像的书店里打工……。

  这本书共有十个篇章,每个篇章中都有四五个精彩的小故事。“那是天使的吻”,“华丽的冒险”,“不能说的秘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天使的吻”中——“只是一个派对而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一面,都曾为自己的缺点懊恼过、伤心过。只要自己开心一点、快乐一点,自信一点,即使有那么一点点不完美又有什么关系呢?总之,没有烦恼的成长,那是到不了的彼岸……

  我觉得莫莉的假期是粉红色的,充满快乐,充满真挚的友谊。我的假期虽然没有莫莉那么五彩缤纷,但是也很充实而快乐。暑假尽管要上奥语奥数课,要学英语,但我觉得收获还是蛮大的,既学到了知识,也认识了很多新同学。跟课外班的同学比较起来,我这个“小书虫”还是很幸福的。可以经常到图书馆看书、到外地旅游、参加雏鹰假日地铁文明行动、寻访红色景点等。学乐器也不再是任务,弹钢琴也不是为了还课,想弹就弹,妈妈从来就不干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年暑假妹妹在我家住了一个月,我和她相处得非常愉快。

  新学期就要来临了,我又要开始新的征程。那一个个笑中带泪、酸中带甜的故事会激励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为自己加油、鼓劲。

《游记散文集萃》读后感 南京廖华

  [《游记散文集萃》读后感]

  这本由张守贵主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名家游记散文集萃》是我在县新华书店里购买的,《游记散文集萃》读后感。那天,我本来是去找寻一本我早就看中了的书的。但,当我在一排排整齐竖立的书籍里意外地发现了这本《游记散文集萃》时,这简洁的封面设计,优美的前言文字,即刻深深地吸引了我,令我爱不释手。我没说二话就将它购买了,从书店出来时甚至心里还为得到这份意外的收获而有几分窃喜呢。无庸置疑,接下来几天我基本上沉浸在阅读这本《游记散文集萃》的快感之中。读完后掩卷,要我再来谈谈对此书的评价的话,恐怕就不再是一片赞誉啰。

  当然,本书选编的名家游记散文都可称是经典之作。他们或是以纯净而淡雅的文字,诗意化的描写,让人读后过目难忘;或是以纯朴洗练的笔墨,描绘山光水色的秀丽壮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或是以完全记事的手法,记录当地的历史和人文文化,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景,有的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有的自如洒脱,出神入化。有的写景寓人,有的写景抒情,读来意味深长,有如身临其境。特别是其中不少篇游记,写得是我曾经游览去过的地方。这些文章读来,使我感到分外亲切。读着,好似我的心灵随同优美流畅的文字来到这些名胜古迹地又进行了一次酣畅的重游。读后,以往那些残留在脑子里的对景色模糊纷杂的印象也如数地明晰起来。这于我,是最感弥足珍贵的收获。

  譬如我曾经作短暂逗留的青岛,诗人闻一多在《青岛》一文中,以生动形象的描述来深情地赞美青岛的美丽景致。读它,使我仿佛又一次站在青岛海岸边凭栏眺望着浩瀚的海洋,听那巨浪撞击海岸激起水花的声音。又从诗人王统照在《青岛素描》中所记录的所见所闻,看到了青岛各种各样房屋的他国建筑风格,了解了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也算是初步触摸到了青岛历史的脉搏,为我在青岛瞬间留下的一个个疑团作出了注解。

  譬如我曾经乘坐长江游轮从重庆到宜昌的长江三峡之旅,至今脑海里保存着对长江三峡林林总总纷杂模糊的记忆,读后感《《游记散文集萃》读后感》。书中描写长江三峡壮美景观的《长江三日》、《初冬过三峡》和《巴东三峡》,分别是作家刘白羽、萧干和刘大杰在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以不同的方式游览长江三峡写下的游记三篇。他们以神来之笔所描绘的长江三峡,既有广阔、空旷和安静的一幅幅动人美景,又有山势险峻,滚滚江水倾入峡谷,浪涛翻卷,奔腾咆哮的磅礴气势的雄壮之美。这里,我想,是长江大坝的筑建,使得长江上游变得宽阔舒展,不再险峻森严,从此不见了“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举头千丈逼,注目一峰旋。红醉岩前树,碧澄石外天”的惊险了吧!三位作家通过描写长江两岸的美丽景观,不约而同地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如果他们还健在,那么对如今三峡大坝的成功建设和利用,又该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譬如我曾经匆匆来过的黄山之游。到黄山一游,是我多年的梦想,曾经多少次的设想多少次的酝酿,终于在2008年那个世人难忘的日子里,仅用一天的时间匆匆地走马看花似地游览了

  黄山。印象中隐隐约约记得那雄伟险峻的天都峰、莲花峰以及光明顶风光无限,还有那让人叹为观止的云山雾海??。这里有文学家徐迟的《黄山记》,他以生动而传神的描摹,迤逦迂曲一路写来,将黄山的奇景、奇特、奇险和奇美淋漓尽致地表述。还有苏雪林的《黄海落踪》对黄山景观以率性本真的笔墨细细地构画,读来都是对我匆匆游览黄山留下遗憾的最好补缺。

  还有,如作家张恨水在《敦煌游记》中介绍的敦煌石窟,作家峻青在《雄关赋》里赞叹的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威武雄关—-山海关,作家王蒙在《苏州赋》里以诗化的语言热情赞美的苏州园林,还有老舍笔下的《趵突泉》,卞毓方写的《张家界》,都曾经是我匆匆游览过的地方。今天读这些名家游记文章,总是引人入胜,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觉。而那些我还未曾去过的景观游记读来,更是不禁令我遐想联翩。我恨不能即刻收拾行装,放飞心情,到这些美丽的景色中翱游一番。

  最后,我不得不指出这本《游记散文集萃》中存在的严重不足。我看到书的中段部分,发现有十几处屡屡出现错别字,这好像一锅白米饭里面掉进了几颗老鼠屎,让人看着恶心和感觉严重不适。更有甚者,《山阴道上》这篇文章后面的阅读感言,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也不知是从哪儿“盗来之物”。我真想责问主编和责任编辑,如此高水平的经典之作,岂能如此粗制滥造!这样做,既对不住读者,更对不起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名人大家。为此,我表示遗憾、痛惜、愤慨!

  12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读后感
下一篇:最美的姿态读后感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