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心得 >

直面内心的恐惧读后感

直面内心的恐惧读后感

  直面内心的恐惧读后感

  标签: 直面内心的恐惧 直面恐惧 直面内心 所属栏目: 读后感

  恐惧,大概是人类最早体会到的情感。当婴儿呱呱落地,从漆黑的子宫来到这个明亮的世界,本能地嚎啕大哭,那就是恐惧。尽管如此,我们对恐惧本身还是了解得太少。在弗里茨的《直面内心的恐惧》的一书中,他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恐惧的窗户。

  断断续续看完此书,我觉得收获很大。而且,这本书跟我们所学的人格心理学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书中,弗里茨介绍了4种类型的人格: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分裂人格、害怕做自己--忧郁人格、害怕改变--强迫人格、害怕既定的规律--歇斯底里人格。

  其实人在不同的时间段表现的是不同的人格,也包括这4种人格。如果某一种人格过于强烈,那么可能就会导致疾病,只有把握每一种的度,在多重人格中保持一个恰当的平衡,才能取得内心世界的和谐。

  《直面内心的恐惧》这本书在叙述四种关于生命的病症时,也逐一讨论了健康的人的片面人格,以及轻微、严重或极端严重的心灵创伤。本书以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知识与经验的理论为基础,来介绍四种人格的典型特质,不采取宿命论或下断语的方式来进行论述,而是从人的特质或性情着手,来对恐惧进行深刻的论述,使之通俗易懂。

  在书中,恐惧与畏惧这两个词反复出现,但我没有严格区分其词义,因为这不是本书的重点。有人说害怕死亡,而畏惧死亡也说得通,其中并无太大的异同。通常我们认为“畏惧”是指特定、()具体的东西,而“害怕”则指非特定的对象,比较不理性,虽然敬畏上帝与害怕上帝有所区别,但也不是每次都言之成理、斩钉截铁。因此,恐惧、害怕、畏惧、忧惧等都是同一个意思。

  在这本书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即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和自己的童年时光有很大的关系。就是一个人的童年对人的影响是很深远的,特别是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可能自己没有察觉,但是它却时时刻刻影响着自己。要想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除了要把好的教育给孩子外,自己也需要做孩子的榜样,这会潜移默化孩子的人格,长远地影响孩子。

《直面内心的恐惧》 读后感(直面内心的恐惧)书评

  翻书的时候,每读到一种人格,就觉得总有一点对的上,除了最后一种歇斯底里没有很明显的感觉,其他都觉得沾边,挺强的

  就像分裂人格:独立,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余人交往,好像我除了要好朋友,就是这样的。然后是忧郁人格,觉得是分裂人格就肯定不是忧郁人格,因为忧郁人格依赖他人,害怕做自己,觉得肯定和自己不搭边,可是看到后面,又觉得挺多地方相似,会乱想,会对号入座。害怕人格也是一样,喜欢永远,喜欢一成不变。可是总能从这些人格中找到完全相反的东西,又觉得差别好大,矛盾

  看到结尾才知道,也许正因为每一种人格感觉都沾边,所以是正常的,最起码不会在哪一种人格上走外路,每一个正常健康的人都是以这四种人格为基础形成的。

  这部初级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可以让自己认清为什么我会这样,为什么不敢正视,原因都是些什么?自己都可以分析的出,都可以找到大概的解决方法,面对不同的人,知道怎么面对

《直面内心的恐惧》读书笔记

  看过本书,了解人们恐惧心理的一个角度和四个基本现象,不一定很本质,知道一种思路并有所启发就足够了。

  本书是德国心理学家弗里茨-李曼的作品,原名叫做《恐惧的原型》,估计是1961年或者更早时期写的了,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专书,心理治疗的策略是挖掘个人早年的成长背景中导致恐惧的因素,研究个人与家庭以及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培养我们与恐惧对峙的能力。作者以天体运行的自转与公转,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四个特征类比我们普通人的四个成长动力。

  自转:我们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肯定自我的存在,与其他人有所区别,个性如假包换,无人能取而代之,

  公转:我们对这个世界、生活与周遭的人敞开心扉,与人交往,也与很另类的人交流。

  向心力:即万有引力,也就是我们对永恒的向往。

  离心力:我们随时准备改变自己,肯定所有的变革与新发展;抛掉熟悉的东西,把传统与习俗扔到脑后;才到手的东西,立刻与之告别,一切都是过渡与过站。

  根据上述,四个恐惧的原型就是:

  一: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与人来往;(分裂)

  二:害怕分离与寂寞,百般依赖他人;(忧郁)

  三:害怕改变与消逝,死守着熟悉的事物;(强迫)

  四:害怕既定的事实与前后一致的态度,专断自为。(歇斯底里)

  天体需要四种互相矛盾的力量彼此势均力敌才能井然有序的运转,人也同样需要上述的四种动力和谐均衡才能健康成长。若是失衡就会导向这四种恐惧的一种。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分裂、忧郁、强迫与歇斯底里人格。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各种神经官能症,比如神经衰弱、焦虑症、癔病、强迫症等等。

  这四种人格并不仅仅是心理学面对“特殊”病人的分类,我在读本书的时候,在每一种人格中都能对号入座发现自己一些过去现在的影子投射。“这本书是为每一个人而写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多了解自己与别人,同时要告诉读者童年这个阶段有多么重要。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重新唤起大家重视感觉机能,我想,我们可以从感觉中学到很多东西。”

  1, 分裂人格——害怕把自己交出去

  诊断:

  人格分裂的人害怕公转,喜欢自转。他们过度的隐藏自我,划定自我界线。总是费尽心思地独立生活,竭尽可能地自给自足。他不依赖任何人,不需要任何人,不需要为任何人负责。他们若即若离、矜持、遥不可及,甚至冷漠、好猜疑,很难和他们交往。害怕别人亲近,与世隔绝、自我中心、社交困难、敏感、独来独往、特立独行、孤僻、理性主义者、坚强、冷静客观、自信、批评家、他们是革命家、无政府主义者。别人眼中的他显得既麻烦又不受欢迎,与他来往,我们会觉得不受重视,老是被斥责,无法获得他的肯定,也不被他所接受,最好只好退出,这是分类人格者典型的特征。

  感情世界:

  别人越接近一步,他就越害怕。退缩,当他想亲近某人时,爱人以及被爱的风险困扰着他。通常分裂人格者采取简单的策略,譬如态度冷漠,要不就是维持纯粹的性关系,并且不带任何情感。责任与义务会让他退缩。更棘手的是,分裂人格者根本不相信有人会爱上他,他会不断地针对自己的怀疑做测试,要求新的爱的证明。发展下去,有的会变成精神上或实质上的性虐待狂,或者他们会用一贯的玩世不恭来逃避、或讽刺愚弄一段感情。冷漠的感情持续发展,他们甚至会走极端,比如强暴杀人等。这是原始的童年印象再现,心理学上称之为“转译”。分裂人格者不易与伴侣建立亲密的关系,要找个伴儿也有点难,有的会倾向与把未成熟的小孩或青少年作为性伴侣,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心中的疑虑。并且取得孩童信赖。

  分裂人格者也想证明自己值得被爱,如果爱和奉献的欲望一再被压抑,有时会转化为猜忌,他所到之处都会嗅到情敌的气味,醋意很浓,也会怀疑高度戒备伴侣是否心怀不轨,这样做的动机大致是:如果我不再被人所爱,宁可自行摧毁,虽然这令我痛苦不堪,但至少我是行动者,而非坐以待毙。分类人格者以为自己的害怕付出是源于不喜欢和人交往,其实不然。与生俱来的爱人的渴望在不断压抑中堵塞了,扩大了恐惧,以至于他想象伴侣应该任凭他摆布,还要放弃自我,他们不太敢尝试长远关系,倾向于短而浓烈,时好时坏的关系。如果伴侣对他的爱不那么强烈,又能给他一个家以及安全感,他会感激涕零,愿意了解他的人会赢得他的好感,但他不一定会表露出来也不一定承认。

  童年时与母亲关系不好,或对母亲失望的分裂人格者,会喜欢与年纪较大有母性的女性交往,以此补偿童年没得到的。而若是早年受创伤很深的会对女性产生强烈的恨意,最难的是保持持续的亲密。

  侵略性

  由于恐惧,分裂人格者会用不加修饰的愤怒来宣泄心中的不快,愤怒不光是起抵抗和保护的作用,他也会借此与人有了接触,攻击是他追求和争取某样东西的方式,正如奇迹课程里所说“所有的袭击都是求助的呼声”,这需要我们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慢慢填平心底的沟渠。

  成因

  一个小孩如果一开始就对他的父母失望,尤其是母亲,,将会影响他的身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也许他的性别不对,或者母亲照顾他十分吃力,以至于无法全心全意爱他;不在计划中诞生的孩子也常有这样的遭遇。

  环境是形成分裂人格的关键,婴儿时期缺乏照顾不被关爱,缺少应有的安全感是一个主因,同样的,过多的刺激,譬如母亲不让婴儿安静,不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什么,则是另一个主因。另一种情形是孩子的器官尚未发育完整,就苛求他达到某些目标,也会形成分裂人格。

  他们恐惧什么

  他们害怕付出与亲近,担心被拒绝。极端的例子是自我陶醉,对任何人和事都愤世嫉俗,瞧不起别人,玩世不恭,事实上,他对亲密,信任,爱与被爱无限神往。

  难以解决的负担会在身体反应,所有的感觉器官,如接触感觉的皮肤及呼吸器官都有毛病;气喘,湿疹都算是,有些病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了。皮肤是把我们和外在环境隔开,也使我们有所触动的器官;分裂人格者的皮肤麻烦尤其多,血液不够流通、容易罹患干癣症和多汗症等等。

  行为模式

  他把恐惧转换成外在世界的一个物体,可以稍加回避、抗拒或者消灭,但藏在内心的恐惧却让他举手投降,所有的事他都尽量自己打点,自闭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分裂人格者常用大灾难,譬如世界末日之类的想象与梦境,来表白他心中的恐慌。越是想守住自己的阵营,与世界就脱节的越厉害,到最后他会认为自己独行于时间。他们敏感,会把外界发生的大事小事统统对号入座成针对他,他伸展触角时高度戒备,犹如蜗牛探触世界,一旦有人靠近一点儿,立刻缩回壳中。这样的人中不乏有才华的,由于他们的个性,喜欢从事少与人接触的职业,理论,抽象的职业最得他们青睐,最常见的是自然科学家、航天员、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

  令人称许的地方在于他们的独立自主,不麻烦别人,有勇气按照自己的主张安排生活。他们对事物观察入微,冷静客观,有批判性而且坚定,敢直面事物丑陋残酷的一面。

  最好的办法是有一个伴侣帮助自己成长,扩大生活的圈子,并且从中体会到对另一个人有好感、着迷,绝对不会造成沉重的负担,而是互相依靠、同甘共苦。

  2, 忧郁人格——害怕做自己

  忧郁人格者害怕自转,倾向于公转,他们尽可能靠近他人,依赖,附属,害怕变成独立的自我,心甘情愿把自己交出去,任凭别人的摆布,质疑自己的处事能力,没有归属感,安全感,谦虚,息事宁人,无私忘我,有同情心,感同身受,忍耐力强,卑微,从不要求什么,服从,配合度百分之百,乃至于牺牲自己,夸张者奴颜婢膝;极力避免自转,害怕被孤立、分离、抛弃、不被保护和寂寞。。。

  诊断

  依赖会带给忧郁人格者安全感,他们害怕有所损失,被孤立,他制造亲密,努力不让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是利他主义者,他们自怨自艾,把自己该付的责任往外推,,怪罪这个“可恶的世界”。

  感情世界

  忧郁人格者有同理心,像爱自己一样深爱着对方,为对方而活,他们不太有自己的生活,,事实上,他爱的是自己对伴侣的感觉,胜过爱伴侣这个人,抑郁的两性关系中比较麻烦的是忧郁的爱情,这种爱情被过度的关心与照顾包装着,藏在背后的确是从害怕被遗弃衍生出来的权利欲,若是达不到目的,他可能以自杀来要挟对方,生病也是一种勒索手段,爱的越深,越担心失去对方。

  侵略性

  忧郁人格者对他人的侵略性被称作温柔的迫害,由于担心自己被抛弃,把希望都放在爱情上,他怎么有筹码大怒,坚持己见呢,当他从“战场”上败退下来时,会跟自己生闷气,他没有捍卫自己,反而压抑自己的情绪,为了安抚这种不平,他觉得自己在道德方面略胜一筹。一再容忍让步,自以为有美德,把过错推到伴侣的身上,低声下气的忧郁人格者长期扮演受罪的人的角色时,会让伴侣的罪恶感日益增加,他不知道自己有侵略性,通常以怨艾的方式表现:抱怨、悲叹、诉苦。他们抱怨事情太多,人人存心不良,不为别人着想,很多时候他们装模作样,不发一语表示不满,使劲各种花招唤起别人的罪恶感,伴侣会被逼的处处小心。

  如果这样还是不管用的话,忧郁人格者说起话来就充满了自恋,矛头总是对准自己,伤春悲秋,他发牢骚,责备,痛恨对方,甚至恨他自己,他幻想自己大发脾气的结果,而这样的幻想让他害怕又歉疚,他过度焦虑把谦虚理想化,叫苦连天却又凡是忍让,自责、控诉自己处罚自己。忧郁人格者的低估自我价值其实来自深植内心的胆怯和压抑怒气。

  成因

  有些自身有忧郁倾向的母亲,最希望孩子永远是襁褓小儿,无助,需要她,依赖她,出于潜意识中害怕失去以及对生活无名的恐惧,或者恐惧失去孩子对她的爱,就会宠爱孩子,把温柔倾注在孩子身上,不放手让幼儿从事有益健康,以及应该学习的东西。有时这与女性的命运有关,他们对婚姻感到失望或失去伴侣。她们宠小孩,让小宝宝根本来不及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为自己的不开心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的母亲无法接受小孩健康且自然的情绪,很平常的行为以及符合年龄的情绪,只会让她们觉得自己委屈,潸然泪下,让孩子有罪恶感。如此教育背景下的小孩发展下去,想做什么事都要先经得母亲的许可,发展下去到最后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愿望,他放弃了,变得被动懒散,同时还希望别人都能猜得出来他在想什么,并且应该完成他的心愿,因为他早就停止盼望什么,只求舒适,被动。如果一个小孩不寻常的安静,特别乖顺,就算再无聊也不知道如何在周遭环境中解闷,不参加任何活动,同时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当他显得少年老成又缺乏行动力,没办法自己玩或必须独处时反应激烈,这就是忧郁的先兆。独生子比有兄弟姐妹的小孩处境更艰难。因为母亲巨大的爱只灌输在他一人身上,小孩根本无从抵抗。

  如果,这个小孩不是母亲想要的,或是基于其他理由,她对孩子冷冰冰,怀有敌意,却同时要求自己做个好母亲,如果做不到就良心不安,孩子会晓得母亲的辛劳,同时也察觉到背后的冷漠与敌意,小孩会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他感到自己是母亲的重担,要一个孩子很早就学会适应生活条件,忽略个人的需求,无疑过于严苛,此时的孩子还不会保护自己,也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只能绝望的容忍既定的事实,认为这个世界没什么好期待的,这造成忧郁人格者的人生感受:持续的处在没有希望的状态,无法相信未来,不相信自己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只学会了适应环境,忍耐以及舍弃使他们的本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做最坏的打算,如果他们的生活真的出现转机时,他们却深感罪恶,问自己配不配得到这些,他们认为如果一开始就不期望过高,那么他的失望就不会太大。幼年被拒绝的经验让他及早放弃希望,当他看见别人悠哉的拿东西,而他自己就是办不到时,嫉妒就产生了,嫉妒心又产生罪恶感,他们接着赋予自己的拘谨某种价值,把谦虚理想化,如此以来就是以道德上的高人一等来安慰自己。幼年被拒绝的另一个影响是这些孩子有很深的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值得获得别人的爱。甚至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活在世上,他活该如此,必须要靠为别人而活来换取自己生存的权利。有些忧郁人格者怯于和太多人来往,他们不知道怎样做才能满足不同人不同的要求。有些人也尝试借着给予他人,给别人他们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作为解决之道。

  无论是极度宠爱还是拒绝孩子,都会往这个方向发展,有不少人转而从某种癖好或者瘾头上寻求出路,幼年对母亲形象深深的绝望让他的又恨又有罪恶感,自杀倾向是杀人意图的偏锋,同时也是对自己痛恨母亲的一种惩罚。

  他们恐惧什么

  他们害怕说“不”,不敢坚持己见,害怕被抛弃,害怕再一次经历创伤。

  行为模式

  先举几个极端的例子吧,一位大学生读书时总是耐不住性子读下去,因为他一拿起书本,那本书希望被他读完的感觉就会涌上心头,这种命令式的感觉让他读书变得索然无味。一位性无能的外交官,整洁,守规矩,继续在婚姻中扮演乖儿子的角色,包办所有事物,听妻子指挥,他潜意识里用这种方式报复妻子,自己也不会感到愧疚,因为那是身体的症状,同时他也借此惩罚自己,当他明白这些前因后果后,他平时第一次醉酒,抽雪茄,凌晨四点才醉醺醺的晃回家,这让妻子很高兴,因为她一直希望嫁的是个男人而非儿子,最后,他重振雄风;还有一位女性用偷偷的暴食症来逃避问题;一位女士经常头疼,胃有毛病,这是她潜意识面临无法抗拒的处境时的一种抗议行为。面对身体的症状,忧郁人格者毫无抵抗能力,这也是潜意识的一种保护行为,当她安然的躺在病床上时,她可以让别人来照顾她而自己什么都不必要操心。——如果他们不觉得内疚的话。

  忧郁人格者很容易被人利用,因为他有取之不尽的同理心,同情心,被压抑的情绪常以夸大的形式内化在自觉卑微,凡是退让的人的梦境中显现,多半是发生在别人的身上。类似的情形也会发生在选择伴侣上,通常我们会被一个与我们南辕北辙的人所吸引,且深深着迷,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预料,这个人会让我们学到平时不敢尝试的体验——至少有这个机会。

  忧郁的人通常会虔诚的在宗教中寻求解脱,摆脱痛苦以及释放罪恶感的部分对他们最有用。他们善于等待。职业方面他们适合从事有“母性”的工作,照顾、协助、服务他人,乐意付出,发挥耐心又善解人意的特质,社会服务、福利、医护、心理治疗、公益事业最为合适。

  对于忧郁人格者,需要累积一些与自己的愤怒情绪相处的经验,才会掌握妥善处理情绪的方法,学会发脾气是一种能力,也很健康,是属于自我价值,人格尊严中非常重要的成分,是一种很健康的自负。

  强迫人格

  诊断

  强迫人格者追求向心力,从小就渴望永恒和安全感,他们依赖熟悉习惯的东西,希望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应该像铁铸的,变成永远有效地原则和无可争议的规矩。

  他们害怕新鲜的事物和新奇的经验,风险,改变和消逝是他们最大的恐惧。他们是完美主义,乐观主义,自我控制者,洁癖,谨慎,自我保护,权力欲,强势,成就欲,责任感,强硬派,秩序,安全感,压抑怒气,好争辩,节省,吝啬,就事论事,具体不含糊,令人信赖,保守,传统。。。

  希望一切能保持原状,对安全感的需求排山倒海般的强烈,恪守传统与价值观多体现在此种人身上,每一种习惯,教条以及狂热主义,背后都潜藏着害怕变革,害怕消逝,最后怕的是死亡。尼采曾经说过——意志和系统中藏着虚伪。所有的事情都得依照原则进行,再灵活的规范也会变得死板,甚至不可救药的僵化,譬如由节俭变成了吝啬,从择善固执变成了不可理喻、专制残暴。犹豫,迟疑也是一个特征,他们用理智和冷静来保护自己,自我压抑和克制,在佛洛依德的理论中,有时一个人“失言、忘记、”不小心“撞到某人等等”就是他一不注意,被压抑的东西就跳出来,每一种强迫症都会自创一种病灶,很快会变得煞有介事,如果压抑自己情况严重的,(比如性常让人心怀罪恶),甚至会让患者自己惩罚自己,比如鞭笞自虐的教徒,这让我们想起拉丁谚语“大自然与生命毋须矫情,也不容压抑,总是存在着”

  情感世界

  在两性关系中,强迫性格者权力欲强,他们很不情愿让伴侣与自己平起平坐,他们喜欢根据自己的需要塑造伴侣,他们的婚姻通常结婚时心里要天人交战好一段时间,离婚时同样也会一再拖延,如果问起他们为什么不同意离婚来,答案会是——“因为我们已经结婚了”这种婚姻会让双方互相折磨,将残余的感情消耗至尽。他们在婚姻中的关系也是形式重于感情,比如权利与义务等泾渭分明,他们对于时间、金钱、非常注重,守时并节俭,本书中形容他们的性生活如同火车时刻表一样刻板,强迫人格者的性事常带有虐待的色彩,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混杂着权力欲。伴随着性而产生的羞耻和罪恶感,可以让亲密关系变形,折磨人、不愉快、不带任何幻想的,只能依照特定的模式,在制定好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情况恶化时,患者必须靠着长时间怀疑、厌恶感来武装自己,作为应付这些“禁忌”行为的屏障。强迫人格者追求成就的欲望常表现在性上,性关系意味着他的能力,生殖能力,伴侣就变成了他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物品。表现行为上与他们对待钱如出一辙——他会“珍惜弹药”。有时一些外在因素,比如声响,气味,灯光等都会对他们造成干扰,让他们失去兴致,乃至阳痿。要他们大方享受比较困难,强迫人格者中不乏深深迷恋某位女士,却找妓女上床的例子。

  轻微强迫人格者对自己的感情很忠诚也很可靠,会让伴侣觉得安全,婚姻生活中,他们未雨绸缪,他们的家庭很像是一个“有治疗性质”的团队,属于正面意义,家庭彼此尊重、喜欢、有责任感。

  侵略性

  由于过早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强迫人格者会强行克制自己的行为,一位妇人由于长期克制对丈夫的憎恶,最好变得害怕刀子和尖锐的物品,他们对于自己生气,怀有恨意,充满敌意感到十分害怕。另一种方式是:合理化愤怒,比如借助于规范,道德,宗教方面,滥用权力。比较温和的合理化愤怒是吹毛求疵,这是压抑怒火的同时,最常见的表达怒火的方式——只是强人格者并未意识到他必须处理自己的不满。比如有的法官拘泥与法律条文,有的老师一定要学生一字不差的说出答案。他们喜欢说“根据某条原则。。。”从而隐藏自己的烦恼。

  强迫人格者的愤怒是为权力服务,而权力又为他的愤怒服役,因此我们看到职场上的强迫人格者一方面出让权力,同时又假借规范、风纪、法律、权威等名义,提供自己合法发泄怒气的渠道。军队,警察,检察官、神职人员、公务员、法官、教师等中不乏其人。

  由于要“小心翼翼不引起别人的反感”强迫人格者没有学会与自己的身体感受相处,潜意识中这种愤怒只能靠愤怒表达了,他们因此笨手笨脚,身体不灵活,总是闯祸。

  磨蹭,麻烦,啰嗦,犹豫不决,也是一种宣泄愤怒的办法,用死寂的沉默对付他人,除非妻子再三恳求才答应的丈夫,他们或漠视别人或喋喋不休,不停的抱怨,一开口就不知道要停下来。

  强迫人格者会出现心脏,血液循环方面的问题,全身酸疼,甚至偏头疼,睡眠障碍,偏头疼。

  成因

  幼年时期很早就受到训练,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可以动怒,抑制冲动,如果表达自己的意志会被处罚,必须把自己的感受咽下去,比如那些“你应该、你不可以,你不要,现在不可以”等等的命令。苛刻的管教,让孩子过早学会紧急克制自己的冲动,慢慢形成了孩子强迫形的第二人格,童年时期如何处理冲动与害怕受罚的程度,决定他强迫人格的严重性。强迫人格者的童年接受的模式是:一旦做出决定,必须是最终的,不容更改的,否则惩罚会接踵而至。他们有“一招错,满盘输”的恐惧,因此常常会犹豫,怀疑,强迫人格者在幼年时期太早就有世界上许多事都得依照一定模式进行的经验,因此认为若要求完全正确,他应该变成一位追求完美的人,完美主义在他手上变成原则,把所有的事情都依照他的看法条件化。

  在混乱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也有可能发展出强迫人格,,他在他的世界中找不到方针,于是他只有向内从自身发展出一套秩序与规章。

  他们恐惧什么

  他不愿在放弃或伸手拿之间做决定,于是把自己推向一个平淡的运转之中,好让自己分心,保护自己什么也不做,直到危险过去。在权威的教育下长大,家庭和社会的期许会给小孩带来非常大得压力,形成阴影。症状严重时,会让反抗的态度伴随这个人一生,以弥补孩提时代得不到的东西。非常危险。如果强迫人格者反抗的对象被神圣,理想化了,他会转而反抗自己,发展处一套的神经官能症。

  行为模式

  太早就晓得不做父母不喜欢的事的小孩,容易被导向完美主义,对自己和别人都很不耐烦,独裁,教条化。地质学家针对如何避免犯错,讲过一句很传神的话:在还原化石时,常因清楚周边的石头用力过猛而伤到化石本身,于是他们建议“剩下最后一凿”“。

  强迫人格者的梦境往往内容贫瘠、单调乏味,一般而言他们很少做梦,做了也很容易忘记,一如他们不去探索内心深处的声音。强迫人格者喜欢从事与权力攸关的工作,例如精确,踏实,细心,负责,掌控全局的业务,要求长久,追根究底和耐心的职业,不倾向主动,弹性及富有创意的工作。他们掌握技术,有责任感。对历史兴趣浓厚,因为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不会再出差错,他们适合从政,不过年龄越大,他们的这种人格就会更严重。健康但带一点儿强迫性格的人,稳重,吃苦耐劳,坚毅,有计划有目标,有责任感通常会很成功。

  对于他们来说最好是向外探路,多学习新的东西,接受事物终会流逝的现实,让事情自由发展,他们战胜自己的安全感需求和权力欲的话就可以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歇斯底里

  诊断

  歇斯底里人格者追求离心力,他们才不把那股聚拢且集中的万有引力放在眼里,只是翘首期待新鲜感,不断追求新鲜、惊险和刺激,随时臣服于外在的引诱和内心的呼喊。他们讨厌传统,束缚和既定的规律,害怕自由受到束缚,责任,义务和前后一致是他们最大的恐惧。他们追求改变与自由、好奇心强烈、追求刺激,喜欢冒险;热情洋溢、调情高手,花样百出,肯定所有新的事物,夸张,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爱慕虚荣,任性,口不择言,不想后果,及时行乐,不负责任,逃避束缚,自欺欺人,渴望被肯定,排拒最终的既定的人事物,害怕自由受到约束,爱冲动,无力抗拒诱惑,没有原则,易怒,脆弱,不理性,不合逻辑。。。

  感情世界

  他们是调情高手,他爱的是恋爱本身,伴侣位居次席,他好奇不已,一定要领略爱情的各种面貌与花样,歇斯底里的人享受当下,可以作为好情人,一旦自己和伴侣面对性的态度不一致,他们可能因此而冷淡或性功能有障碍,歇斯底里的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把性当成是提升自尊心以及操控伴侣的途径,他们自恋,喜欢身边的人肯定,喜欢阿谀奉承,他们常常找貌不惊人的伴侣,以便凸显他的出众,这种希望获得肯定为基准的关系不会牢固,他们对爱情期望过多,因此他们会常常与伴侣分道扬镳,歇斯底里的男性和女性都对异性失望透顶,要不就害怕异性,变成同性恋。他们选择伴侣,经济能力,名声,财产地位等胜过一切,是否合得来倒在其次,他们害怕面对无价值的感觉,歇斯底里若与强迫人格在一起,就是一场灾难,双方会不断斗争,反击,若是碰到分裂人格的人,直觉会让他自动让开,分裂人格者一眼就看穿歇斯底里的人,不打算肯定他,欣赏他,分裂人格的人喜欢和有忧郁的人在一起,因为他可以予取予求,两个歇斯底里的人在一起,假如双方的歇斯底里并不严重,倒也不错。

  侵略性

  歇斯底里的人对抗,竞争,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非常爱慕虚荣,常常不假思索就出手,因此时间不会太久,也不会过于耿耿于怀,口不择言,任性,矛头对准人而非事情本身,他们耍手段,挑拨,随机应变,夸张的表演。

  成因

  4——6岁时的小孩最容易发展处歇斯底里的人格,在最需要领导与模范的阶段,如果两者缺失,最容易造成歇斯底里人格,他们没有父母作为榜样,长大了要么延续父母表面的价值,要么与之对立,总之,缺乏良好的示范。

  若是父母角色错乱,比如妈妈揽大权而爸爸惧内,也会造成歇斯底里人格,4——5岁的小孩,如果体验到父母亲婚姻的不幸,也有可能形成歇斯底里人格,那些作为父母一方替身的独生子和独生女属于高危险群,一个孩子被安排一个超龄的角色,丧失完整性,没有安全感,一会被视作孩子,一会被当做大人,当他无从满足对方期许,自卑感随之而来;对生活不满意,把自己做不到的事寄托在儿女身上,利用儿女完成自己心愿的父母,也会造成孩子歇斯底里的人格,如果小孩被迫扮演父亲或母亲的小太阳的话,也会产生相似的结果;更为复杂的是,与一般人的生长环境有天壤之别,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地位意识或少数人具共识的环境,孩子在家中学习到的观点和行为模式在家里受用,到了外头一无是处,也会形成这种人格。中心问题还是在于患者不认同自己的身份,极端压迫、强制的环境也是造成歇斯底里人格的温床。

  歇斯底里起源于古代压迫、轻视、强迫以及不了解自己的伴侣和社会,患者惧怕既定的规律,前后一致以及责任义务,未达父母期待而感到失望,那些期待来得太快也太早,以至于不满自己的无能,这些增加了他的虚荣心,老是想改变的是别人,而不是他自己。对他有帮助的认知是,不要对真实的世界敬而远之,反而要熟悉个中的游戏规则、规矩以及法律,理解并且接受这些规范,他需要真诚的勇气,做好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准备。唯有如此,他才看得清真实世界的正面意义,他将在真实的世界获得满足与实践的机会。

  他们恐惧什么

  她害怕长大、面对真实的世界,他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却没有能力实现梦想。所有造成歇斯底里人格的环境都有相似的特色,概括起来大致如下,父母貌合神离,把问题加诸小孩,尤其是独生子女身上;缺乏正确引导以及同性别的模范;充满矛盾与真实世界脱节的环境;太依赖父亲或母亲,无一技之长与足够的知识,对未来的向往混沌不清;不认同自己。

  行为模式

  歇斯底里人格者常常做一些很轻松就达成心愿的梦,很像通话——梦中艰巨的任务,往往是由另外一个人承揽,而非他自己。

  他们都否认过错,不愿真诚的面对自己,他们阴晴不定,是天生的演员,可以从事需要察言观色,机灵,与人交往,适应力强,同时要让别人注意到他们,满足个人心愿的行业,职位级别高,需要周旋交际,具有象征意义的职业,最能让他们发挥,因为他们很容易把荣耀和光环当成自己的一部分,艺术是歇斯底里人的最爱,创意在艺术领域得到发挥,健康、具有歇斯底里人格色彩的人喜欢冒险,好动,伸开双臂迎接新事物,随和,可塑性高,活泼,心情愉快,而且吸引人,热衷于随兴体验新鲜事,他是个很好的旅伴,有趣,在他身上总能找到乐子,没有什么能让他严肃对待,不喜欢执行起来旷日费时的计划,缺乏耐心,特立独行。

  这四种恐惧的形态适用于每一个人,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既不完美也不完整,但是,我们狭隘的本质因为向往完整而得到不少启发,有四个目标值得我们努力:诚实面对自己,保有个人特质,不依赖他人,吸收新知认识世界,勇敢滴活出自我。我们应该把突如其来的恐惧当做一种警讯,暗示着我们“哪根筋不对了”。他或许是一个我们不愿亲历的处境,或是一样我们不曾正面迎战的东西,但他必定十分重要,而我们用害怕作为封条,把他密封在角落里,我们的人生能否大跨一步向前,端看我们愿不愿意坦然面对心中的恐惧,避而不谈只会使心灵麻木,每个恐惧都有一个前身,这与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关,成年人害怕什么,恐惧来袭时的规模与强度,都涉及童年时期的经验。有愉快的童年,没有遭遇不寻常事情的人,人格的基础盘根稳固,一般来说有能力消化恐惧,至少不会溃不成军。、

  四种人格中,互相矛盾又互补短长的两种人格往往彼此有致命的吸引力,——在另一个人身上看到我们无限向往、不得不压抑或能力有所不及的特质时,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魅惑人?因此,分裂与忧郁,强迫与歇斯底里人格互相吸引,但这种互补只限于当我们准备好要接纳另外一个人,接受他的另类,认真看待并且了解他,我们才有可能在自己身上找出那个很另类的质素。唯有互相了解接纳,不担心自己的恐惧被深化,互相矛盾的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

  读过本书,我的感想是人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勇气和愿心去改变自己过往的心智模式,也就是重新定义一些条件反射的思维,敢于确定并坦然面对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恐惧,臣服于生命之流,天体需要四种动力互相均衡才能和谐运行,生命欣欣向荣,人也亦然,无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做什么都需要一个“度”,完美的人性与成熟是我们想象中的目标,我们可以无限向这个目标靠近,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的生命也会因之而更加丰富与美好。

【图文】直面内心的恐惧读书笔记

读后感

  《直面内心的恐惧》内容概要:作者弗里兹·李曼以地球的行星运转原理——自转、公转、向心力和离心力为模式,分类出四种恐惧的原型: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做自己、害怕改变以及害怕既定的规律。由这四种恐惧原型为出发点,书中分类出四种与之对等的人格类型——精神分裂、忧郁、强迫和歇斯底里人格。每一章都以理论为开端,从情感、侵略性、环境的角度,并辅以他行医?年搜集到的真实故事,微视每种人格的心理冲突、运作机制,及其行为表征……

  《直面内心的恐惧: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人格心理分析》读后感,来自卓越网首页网友:在这,真的很感谢作者。这本书让我看清了隐藏在内心的恐惧,变无形为有形;看清了问题,才能很好的去解决。当然,每位大家都有自己对于某种成因的解释,但是,对于作者提出的四大人格,确实震撼,很惊艳!!!这里得明白,不是针对严重的疾病患者才看的书,而是适合每一位内心有恐惧的人!!!再次感谢作者,我想说从未有一本书给我如此大的震撼,因为它让我看清了自己----往往最难的就是看清自己!!!我想他对我的影响不只是人际关系的思考,对我而言,我的职业选择也起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对于我一直逃避的爱情也让我敢于去面对。----只是因为,我找到了症结所在。当然,这些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体会。个人觉得作者的影响可以直追弗洛伊德了。历经46年经久不衰,足见作者的智慧!希望更过的人看到这本书,然后开始自己新的人生篇章! 这本书,可能改变我的后半生……

  直面内心的恐惧: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人格心理分析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还是不错的,还没有通过读完成。作者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心得体会也是确有出处。翻译的水平也不错。提出的四类型,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可以帮助理解和治疗。也可以作为自我剖析与探索的指导。不过,千万不要过度自我反省,读科学分析范式下的书,还是结合一点东方咱老祖宗的人文范式的东西比较好,这样通常不会跑偏。不过初学者,偏就偏吧,偏完了再回来就好了。呵呵……

直面内心的恐惧读后感

  读后感网权威发布直面内心的恐惧读后感,更多直面内心的恐惧读后感相关信息请访问读后感网。

  【导语】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天体运行的自传与公转、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四个特征类比人的四个成长动力。“自传”:我们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肯定自我的存在,与其他人有所区别,个性如假包换,无人能取而代之。

  《直面内心的恐惧》这本书在叙述四种关于生命的病症时,也逐一讨论健康的人的片面人格,以及轻微、严重、极端严重的心灵创伤。人的性格气质是讨论时的一个要素,我也把重点放在我们的成长背景上。

  本书以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知识与经验的理论为基础,来介绍四种人格的典型特质,不采取宿命论或骤下断语的方式,而是从人的特质或性情着手;性情与生俱来,难以扭转,只有安之若素。

  因此,我之所以是我,并不是因为身体构造使然,而是因为我对这世界与人生有一定的看法,一定的行为举止,而这源于我的生命历程;人格由此铸成,并且拥有特质。其中不可逆的是我天生的性情、童年环境、父母亲与老师的个性、社会与社会规范,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塑造出我这个人。书中阐述的人格,若先天因教养者忽视和缺乏良好的示范,致使人格受影响、被压抑,都可以借由后来的发展来补缀,使我们的人格趋于完整或成熟,磨光磨亮我们的生命。

  恐惧与畏惧这两个词在本书中反复出现,但我没有严格区分其词义,因为这不是本书的重点,而且我也认为一定要做区分的话,恐怕并不容易。有人说害怕死亡,而畏惧死亡也说得通,其中并无太大的异同。通常我们认为“畏惧”是指特定、具体的东西,“害怕”则指非特定的对象,比较不理性,虽然敬畏上帝与害怕上帝有所区别,但也不是每次都言之成理、斩钉截铁。因此,恐惧、害怕、畏惧、忧惧等都是同一个意思。

  这本书是为每一个人而写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多了解自己与别人,同时要告诉读者童年这个阶段有多么重要。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重新唤起大家重视感觉机能,我想,我们可以从感觉中学到很多东西。

读后感

  直面内心的恐惧读后感(一)

  《直面内心的恐惧》这本书在叙述四种关于生命的病症时,也逐一讨论健康的人的片面人格,以及轻微、严重、极端严重的心灵创伤。人的性格气质是讨论时的一个要素,我也把重点放在我们的成长背景上。

  本书以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知识与经验的理论为基础,来介绍四种人格的典型特质,不采取宿命论或骤下断语的方式,而是从人的特质或性情着手;性情与生俱来,难以扭转,只有安之若素。

  因此,我之所以是我,并不是因为身体构造使然,而是因为我对这世界与人生有一定的看法,一定的行为举止,而这源于我的生命历程;人格由此铸成,并且拥有特质。其中不可逆的是我天生的性情、童年环境、父母亲与老师的个性、社会与社会规范,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塑造出我这个人。书中阐述的人格,若先天因教养者忽视和缺乏良好的示范,致使人格受影响、被压抑,都可以借由后来的发展来补缀,使我们的人格趋于完整或成熟,磨光磨亮我们的生命。

  恐惧与畏惧这两个词在本书中反复出现,但我没有严格区分其词义,因为这不是本书的重点,而且我也认为一定要做区分的话,恐怕并不容易。有人说害怕死亡,而畏惧死亡也说得通,其中并无太大的异同。通常我们认为“畏惧”是指特定、具体的东西,“害怕”则指非特定的对象,比较不理性,虽然敬畏上帝与害怕上帝有所区别,但也不是每次都言之成理、斩钉截铁。因此,恐惧、害怕、畏惧、忧惧等都是同一个意思。

  这本书是为每一个人而写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多了解自己与别人,同时要告诉读者童年这个阶段有多么重要。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重新唤起大家重视感觉机能,我想,我们可以从感觉中学到很多东西。

  直面内心的恐惧读后感(二)

  当我看到德国心理学家弗里茨-李曼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顿觉眼前一亮,勾起了我心底的好奇,“恐惧”自然是让人恐惧的,到底怎样才能直面恐惧。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天体运行的自传与公转、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四个特征类比人的四个成长动力。“自传”:我们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肯定自我的存在,与其他人有所区别,个性如假包换,无人能取而代之。“公转”:我们对这个世界、生活与周遭的人敞开心扉,与人交往,也与很另类的人交流。广义说来,就是兴冲冲地活着。“向心力”,即万有引力,也就是我们对永恒的向往。“离心力”。我们随时准备改变自己,肯定所有的变革与新发展;抛掉熟悉的东西,把传统与习俗扔到脑后;才到手的东西,立刻与之告别,一切都是过渡与过站。

  恐惧属于生命的一部分,你我都在劫难逃,它以不同的面貌伴随着我们,从诞生直至死亡。我想,恐惧大概是人类最早体会到的情感。当婴儿从母亲黑漆漆的肚子来到这个明亮的世界,本能地大哭,那是恐惧。虽然我们都体会过恐惧,有人害怕置身人群之中,有人穿过车水马龙的马路会感到惊慌,有人会看到毛毛虫就心惊肉跳,也有人惧怕独自一人的黑夜。但我们对恐惧本身了解得太少,这本书把所有的恐惧归纳为四种原型: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分裂人格,害怕做自己——忧郁人格,害怕改变——强迫人格,害怕既定的规律——歇斯底里人格。作者认为所有的恐惧都是由这四种原型衍生出来的,这四种恐惧原型同时也对应着四种对人类息息相关、互补也互为矛盾的动力:保持自我与孤绝疏离,把自己交出去以及归属感;追求永恒与安全,以及追求多变与风险。恐惧与我们如影随行,正是因为我们身处无解的对立情景中。性情与环境,家庭与社会,都有可能成为培养恐惧的温床。

  每一个人的恐惧与人格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影响他们的一部分是遗传,另一部分则是后天的成长环境以及人生经历,其中童年的比重不可忽视。所以,我们害怕的,别人往往难以感同身受;他人视为理所当然者,在我们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如果我们能多了解别人一点,就会比较宽容,骄傲与自大就不复存在。书中对四种恐惧原型以及对应人格进行了描述。分裂人格——在分裂人格者看来,生活的上上之策就是戴着一顶童话中的魔帽,终其一生隐形于帽子下面。忧郁人格——像鸵鸟一样,他把头埋藏在生命深渊的沙子里,虔诚地相信对方是一个大好人。强迫人格——他们害怕新鲜的事物和新奇的经验,风险、改变和消逝是他们最大的恐惧。歇斯底里人格——他翘首以待新鲜感,不断追求刺激、新奇的印象与惊险,随时臣服于外在的引诱与内心的呼唤。

  “毕竟我们每个人的过往都有一个模糊地带,有些人对早年的坎坷心存感激,将之转化为助力,因此成就斐然,难道不该更同情且包容那些没有这么幸运的人吗?”如果我们有勇气一探心田上郁黯角落的究竟,那些伪装矫饰与浮夸将变得一文不值;褪却硬壳,豁然开朗,坦荡荡无所惧,人生才不虚此行。直面内心的恐惧,才能过的坦然,人生也才会更有趣。如果有一个人理清了自己为什么害怕交出自己,因而对生命与周遭的人敞开心灵,有勇气让个性自由发展,主宰自己的生活,然后不再因缺乏安全感而害怕,接着接受了生命事物终将消逝的事实,活得有声有色又有意义,接受世界上以及生活中的规范与法律,知道既定事实毋需回避,但不因此而惧怕自由被剥夺。那么,他在直面内心的恐惧。

  直面内心的恐惧读后感(三)

  恐惧,大概是人类最早体会到的情感。当婴儿呱呱落地,从漆黑的子宫来到这个明亮的世界,本能地嚎啕大哭,那就是恐惧。尽管如此,我们对恐惧本身还是了解得太少。在弗里茨的《直面内心的恐惧》的一书中,他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恐惧的窗户。

  断断续续看完此书,我觉得收获很大。而且,这本书跟我们所学的人格心理学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书中,弗里茨介绍了4种类型的人格: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分裂人格、害怕做自己--忧郁人格、害怕改变--强迫人格、害怕既定的规律--歇斯底里人格。

  其实人在不同的时间段表现的是不同的人格,也包括这4种人格。如果某一种人格过于强烈,那么可能就会导致疾病,只有把握每一种的度,在多重人格中保持一个恰当的平衡,才能取得内心世界的和谐。

  《直面内心的恐惧》这本书在叙述四种关于生命的病症时,也逐一讨论了健康的人的片面人格,以及轻微、严重或极端严重的心灵创伤。本书以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知识与经验的理论为基础,来介绍四种人格的典型特质,不采取宿命论或下断语的方式来进行论述,而是从人的特质或性情着手,来对恐惧进行深刻的论述,使之通俗易懂。

  在书中,恐惧与畏惧这两个词反复出现,但我没有严格区分其词义,因为这不是本书的重点。有人说害怕死亡,而畏惧死亡也说得通,其中并无太大的异同。通常我们认为“畏惧”是指特定、具体的东西,而“害怕”则指非特定的对象,比较不理性,虽然敬畏上帝与害怕上帝有所区别,但也不是每次都言之成理、斩钉截铁。因此,恐惧、害怕、畏惧、忧惧等都是同一个意思。

  在这本书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即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和自己的童年时光有很大的关系。就是一个人的童年对人的影响是很深远的,特别是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可能自己没有察觉,但是它却时时刻刻影响着自己。要想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除了要把好的教育给孩子外,自己也需要做孩子的榜样,这会潜移默化孩子的人格,长远地影响孩子。

你了解你内心最深的恐惧吗?答案就在这八个洞口中!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12篇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读后感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这句哲言用在自我认识上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只有一种完美主义,那就是在认识到自己是不完美的真相后依然接纳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本书所揭示的,乃是我们内心中消极的一面——破坏人际关系、扼杀精神、阻挠我们实现梦想的那一面,也就是心理学家荣格所谓的“阴影”。那些尽管属于我们,但我们却极力掩饰、拼命否定、不愿承认的东西。它们潜藏在我们意识深处,无论别人还是我们自己,都很难直接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它们会时时暗示我们,让我们觉得自己充满缺陷、令人讨厌、一文不值。作者黛比·福特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不堪命运,也曾经深陷于阴影信念的泥淖不可自拔。当时的她迷惘放纵,酗酒嗑药,感情生活混乱。经过十数年与阴影的对抗以及自我救赎,最后成为他人的心灵导师。在这本书中,她真实披露内心世界,企图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引导深受阴影信念笼罩的人们逃离困境。

  在某一方面你也许很重要,但你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微不足道。宇宙为你开创,但你同时也同其他同处宇宙的个体一样渺小。我们需要做的,是去接受这样一个真实的自己,并发现自己作为这一个体的独特性,利用这一点做出对他人或整个社会有用的贡献。

  接纳和拥抱心中的阴影,可以让你的生活发生彻底的转变,宛如丑陋的毛毛虫破茧而出,化为美丽的蝴蝶。你不必再刻意掩饰,不必再假装成另一个人,也不必再努力证明自己,因为那时你会拥有足够的自信。拥抱阴影,找回完整的自我,你就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一,接纳意味着深入了解自己,重新诠释自我。

  我们的环境注定使我们从小就受到种种有条件的关注,或者严格的管束,致使很多人以为只有具备某种条件,如:漂亮的外表、优秀的学习成绩、过人的专长、出色的业绩等等,才获得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资格。于是,很多人因此背上了自卑的包袱。由于曾经被挑剔,也就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越看越觉得无法接受。

  爱自己,接纳自己,让完整的自我充分表达出来,不去刻意掩饰内心的“缺陷”,这是每一个婴儿与生俱来的本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受到周围人们的影响,开始刻意讨别人的喜欢,把那些可能惹人生气的想法深深掩藏起来。结果,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也就逐渐丧失了纯真自由的本性。

  荣格曾说:“与其做好人,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在努力做“好人”,努力追求别人承认的同时,我们是否已经迷失了真实的自我?

  想要做出改变,就必须克服心中的恐惧,正视心灵的“阴影”——胆怯、贪婪、恼怒、自私、懒惰、丑陋、轻浮、脆弱、报复心、控制欲……那些存在于我们身上,而我们又往往极力掩饰和压抑的特质。明白这些特质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否认而消失,只会在潜意识中隐匿起来,悄悄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感。当我们偶然接触到自身阴暗面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想要逃避,想撇清与这些“消极”特质的关系,哪怕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在所不惜。然而,恰恰是这些特质最需要我们关注,因为它们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宝贵的收获。

  当我们重新走进心灵的城堡,把所有锁着的门一扇扇打开,把阴影暴露在阳光下的时候,才能重新拥有完整的自我。当你愿意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你就不会再给别人的行为贴上“好”与“坏”的标签,也用不着再生活在虚伪的面具下,靠伪装和掩饰来保护自己。

  第二,接纳意味着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拥抱完整的自我。

  要追逐光明,你就必须拥抱黑暗。当消极的思想和情感受到刻意压抑时,与之对应的积极思想和情感也会被波及。如果我们否认自己的丑,就会削减自己的美;如果我们否认自己的恐惧,就会削减自己的勇气。从另一个角度看,“你那些所谓的‘缺点’,你身上那些自己都不喜欢的特质,其实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只不过表达的程度有点过于强烈了。这就好比放音乐,如果音量开得太大,就会让人感觉有些不适应。只要你能把这种特质的‘音量’调回去,你自己——以及你周围的所有人——就会意识到,你的‘缺点’其实正是你的优点。它们可以为你所用,而不是成为你的绊脚石。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把这些特质表现到适当的程度,不要过度。”

  我们需要理解、接纳和包容自己身上的一切特质,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接受不了自己的话,又怎么能期待世界接受我们呢?要想获得别人的爱,我们必须首先建立起自爱。只有把内与外、积极与消极结合起来,找回一个完整的自我,你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控制自己所表现出的特质,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善与恶、好与坏、光明与阴暗、强大与脆弱、诚实与欺瞒——我们的内心是这些矛盾的统一体。如果你觉得自己太过脆弱,那你就需要寻找脆弱的对立面,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如果你被恐惧困扰,就必须在内心中寻找勇气;如果你总是受人欺辱,那你就需要在内心中找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使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敞开心扉,承认自己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只有从容接纳黑暗的人,才有资格接纳光明。

  第三,接纳不是逃避,而是勇于承担责任。

  要想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智慧,跳出过去的束缚,首先要为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所有事情承担责任。告诉自己事情之所以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并不是没有原因的、随机的。当我们能够为过去的经历负责时,也就拥有了重新诠释这些经历的自由,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成长了。告诉自己:“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经历,是因为我需要从中得到体验和收获。这是我人生之旅的一部分。”越是痛苦和沉重的经历,就越能发掘出积极的内涵。我们往往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麻烦归罪于别人,归罪于周围环境,而不是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我们自己无法直面过去曾经遭遇的痛苦,所以只能试图忘记这痛苦,或是把它归咎于别人。要想改变现在的生活,就要首先接纳和包容自己的过去,要想把所追寻的东西变成现实,就要为发生的一切承担起责任来。

  承担责任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大多数人只愿意为自己生活中积极的东西承担责任,对于消极的事情则想方设法推卸责任。当我们学会承担责任时,就可以把一切经历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即使我们为某些经历感到痛苦或是羞耻,至少也可以意识到这些经历在我们人生之旅中的意义,从而得到慰藉,最终可以自如地改变自己的生活。

  第四,接纳不是甘于平庸,而是更好地建设自我。

  接纳自己,不仅仅是停留在接纳这一层面,我们还要更好的深入的建设自我。让自己的心灯发亮,追求充实的人生。相信你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智慧。冲破你为自己设下的限制,下定决心追求你最想要的那种生活。上天会赋予你力量和同情心。勇于承认现状,改变现状,努力实现你心中的目标,允许你自己拥有你想要的一切。懂得自己的局限性,去尊重有相应长处的人;正视自己的弱点,尽可能扬长避短,集中精力去发掘自己的优势。

  《易经》第五卦“需卦”曰:“有孚,光亨,贞吉。”其意义可以诠释为:“只有当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客观真相,不进行自我欺骗,不为幻觉所左右时,才能认清前行的方向,做事亨通顺利,得到好的结果。”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认清自己,认清自己所拥有的无限潜能。

  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着宁静、爱与和谐。我们的人生是一场短暂而宝贵的旅程,我们在这趟旅程上唯一的使命,就是把我们所有的天赋和潜能都发挥到极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不要因为不肯爱自己、原谅自己,就错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不要掩饰你心中的同情和善意。我们要跟自己维持良好的关系,包括善待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我们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成长之路上的种种障碍,超越自我,让梦想成为现实。我们内心的阴暗面与光明面同样神圣,同样是我们人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停地检视自己,认识自己,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怀着爱与同情心看待自己,就可以让人生变得无比充实、无比精彩。

上一篇:关于斑羚飞渡的读后感
下一篇:冯唐不二的读后感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