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心得 >

沈从文小说集读后感

沈从文小说集读后感

  短篇小说《边城》,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写于1933年的一篇作品,这座《边城》,最为浓郁地飘绕着沈从文先生的湘西风情。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 。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妓女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 、船夫 、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沈从文小说集读后感范文二

  当老师今天 在布置课余作业,要求我们将书本上沈从文的《萧萧》和电影版本《湘女萧萧》结合起来一起观赏一遍并写下观后感,晚上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课文,再次读完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萧萧》,我深刻体会到他的作品流露出的人性美!纯朴自然的民俗民风!

  萧萧,自十二岁就嫁给比他小九岁的丈夫,自此她在婆家看着她的小丈夫,做家务,风里雨里过日子!然而她的婆婆就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待她。爷爷也是经常逗她,当一家人谈到女学生,爷爷便取消她说:萧萧长大了也去当女学生!萧萧也会跟爷爷撒娇。

  萧萧由于对“女学生”充满好奇与向往,还做了关于“女学生”的梦:萧萧从此以后心中有个“女学生”。做梦也便常常梦到女学生,且梦到同这些人并排走路。仿佛也穿过那种白褂子与短裙,她又觉得这白褂子与短裙并没有爷爷他们所说的那种伤风败坏。这种充满情趣、活泼的描写,使一个天真烂漫的乡下小姑娘的情态跃然纸上;这段文字全然淡化了萧萧的童养媳身份,且从一个侧面突出萧萧完全是一个自然自在的生命个体,表明生活的残酷并不影响萧萧健康地成长和快乐天然的本性。

  她管她的小丈夫叫弟弟,她带着她的弟弟一起玩,割草做事都带着他,晚上还要给他唱歌哄他睡觉。两个人就像姐弟一样,萧萧一边干活一边带着弟弟。

  她十五岁便高如成人,但心还是懵懵懂懂的。当写到她的“爱情”,作者只用了极少的笔墨,“终于有一天。萧萧就这样给花狗把心窍子打开,变成个妇人了。”省去了大量的对性的描述的渲染,简单到极致同时有很自然的写出了一个懵懂的少女,她就像一只小动物,即使做了糊涂事也不晓得是自己错了。

  萧萧有着简单的快乐,快乐来自她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无意识。从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无意识的生命状态,正是人的自然本性在异样环境中的表现形式。

  这种无意识的生命情态,还表现在萧萧失身这件事上。小说中写萧萧让花狗赌咒,“赌了咒,一切好像有了保障,她就一切尽他了。”萧萧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把一个无关痛痒的赌咒作为一个自己也不清楚的保障。当一个人不知道要把握什么,也无可把握什么时,寄希望于佛、神、上帝,这些好像远在萧萧的思想意识之外,所以她只有寄希望于一个赌咒。这说明萧萧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可把握。 对未来的命运不能把握时,在等待未知厄运的过程中,除了感到恐惧,萧萧也想到解决的办法:逃去城里。这是她主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然而也仅是想到而已,并没有付诸行动。

  和那个大胆花狗之间的那事,我想除了花狗的那点猥琐之外,还有一部分要归结于萧萧自己,还是那个问题,没有亲人时时刻刻的贞洁提醒,没有正统教育下的洁身自好和清高,她在懵懂发育的年龄里很容易地就迷失了自己,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发现有孩子以后花狗“不负责任”的表现所给她带来的痛苦和慌张。

  期待却生命力顽强的肉肉弄掉,但是天不遂人愿,最终不得不无奈地去吃香灰喝凉水的情景。也许是有着些些幸运之神的眷顾吧,她并没有被当时当地的沉浸或者发卖所惩罚。直到生下了团头大眼声音洪亮的大胖小子,她在夫家的地位瞬间也就上升了,母子二人被大家照顾的无微不至。这里我还是不得不感慨中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还是没能改变

  萧萧的命运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她仿佛是幸运的,可她的一生却只能服从于外在力量的摆布,从来没有过对于自己的命运的自主的权力。 其结尾处的一笔,更增加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宿命色彩。小说结尾是这样的:“这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小毛毛,却在屋前榆蜡树篱笆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小毛毛哭了,唱歌一般地哄着他:?哪,毛毛,看,花轿来了。看,新娘子穿花衣,好体面!不许闹,不讲道理不成的!不讲理我要生气的!看看,女学生也来了!明天长大了,我们也讨个女学生媳妇!?”在一种轮回之中,新的变数也正在酝酿与萌芽。小说情节的发展指向一个明确的思维方向:萧萧这类善良、纯朴的山村儿女,生命在一种无法预测其结果的人生浪涛里浮沉,任何一种偶然的因素都可能使她们的人生命运改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无可否认的偶然与变数并没有影响整个生命循环的自然规律。乡下人生活中不断出现的“规矩”同样也不曾禁锢他们善良的心灵。

  读完这部作品,我的感觉是没有那种腐朽的东西在里面,小说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善良的,无不流露出他的人性美。萧萧之所以会被留下更多的是全家人包括婆婆,爷爷还有丈夫对她的关爱对他充满了爱。但是其中我们要学会的也是要借鉴的是;我们必须有接受异质文化的素质!

【求一篇沈从文散文或者小说的读后感哪一篇都可以~】

  我不知道那是几年前,父亲推荐我看沈从文的《边城》。他告诉我,《边城》写得很美,是一个发生在湘西的故事。一直都不曾看,却一直都在心中留存着一份盼待。我明白我与《边城》是宿世缘深。不必强求,命中注定属于你的终会在某个合适的时候出现,终会为你所拥有。而万千错落的情缘便只是匆匆交叉而过,它们不是一季的候鸟,逝去了就不再回来。想起老船夫的一句话:“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在这样的坚强与勇气背后,不是隐藏着一种对人生的无奈吗?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无能为力。

  《边城》讲述的故事凄美动人。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撕心裂肺的感人场面,但他细腻而且真实,像一根轻柔的丝线悠悠地牵动你心灵的一角,使你在不知不觉间已然泪落满面。

  湘西拥有那样美丽的风光:清莹的河水映出水底凌乱的碎石;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轻响;乳白色的雾霭腼腆地在薄暮的夜色里飘浮……景致柔美而宁静,远离都市的喧嚣与浮华,有一种出尘而卓然的清丽,似林泉深处悠然飘出的牧歌。

  是的,牧歌,小说里始终洋溢着的牧歌的情调。看多了高楼华厦,看惯了车水马龙,我的心憧憬着一片远方的土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我在心中朦胧勾勒出的天堂。

  人说,人情如水;人说,世态炎凉。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多这样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算计他人,带上伪善的面具,或违心或有意地干着坑蒙拐骗的勾当。人性该是世间最最甘美的东西。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石头森林里,我们还保留着多少真正纯净的人性呢?它太剔透,剔透到染不得一丝纤尘。可是,在大城市中终日奔波劳碌的人却无力去呵护,只任由尘埃将它逐渐掩埋。诚信的埋没滋生了欺诈,善良的埋没滋生了邪恶。人性中太多的美德被封锁在心灵的一角,可是疲倦的都市人是否还有闲暇去将它开启?或许很多人已经开始遗忘。遗忘不是罪过,但若任由它们成为回忆,成为昨日的拥有,则将是人类的悲剧!

  《边城》里的人情亦如水,却不是如水样淡薄,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纯净。在阅读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人性的芬芳。翠翠和爷爷一起守着渡船,相依为命,彼此关怀。爷爷意识到自己的年老,担心死后翠翠无人照顾,总操心着她的婚事。十五六岁的少女不免带着青春年少的羞涩。爷爷不便明说,只是远远地观望,只是小心翼翼地探问。他是真心地为翠翠好,却不知由于他太过的关心和太深的爱延误了翠翠一生的幸福。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爱,可是有的时候,爱也可以成为一种负担。父母永远是天底下最爱子女的,含辛茹苦,穷尽一生,只为孩子能避开一切灾祸,拥有灿烂的笑靥。他们的付出无私无怨,然而内心总还是有所希求,渴望着孩子能长伴身侧。看到子女点滴的成长便是父母心底最深的安慰。但是,漫漫人生路最终还是要自己走完。我不相信,那个陪伴你终生的人会真的存在过。于是,当父母的爱逐渐成为子女闯荡世界的牵绊,当至亲之情终于缠绕住我们远行的脚步,我们变得如此懦弱与无助。长期处于父母荫蔽之下的稚弱的翅膀该怎样独自去搏击风雨?而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真的,我们背负不起太深的情!

  整篇小说,三年的时光被浓缩进了三个美丽的端午节。三年前的那个夜晚,翠翠与二老傩送不期然的相遇在她心中埋下了情愫。年少的懵懂,初开的情窦,却怎知终于落得孑然一身独守渡船,为了一个未必会归来的人作永无尽期的等待!冥冥之中,是否真的有岁月轮回?母亲的悲剧在女儿身上又一次重演。我们的碌碌,我们的匆匆,是否真的只是徒劳?低头看掌心交错的细碎纹路,心中泛升起一片茫然:我们一路前行,可是又有谁知道前方的路究竟通往哪里?幸而沈从文的结尾还是留给了人们希望。“或许他永远不会回来,或许他明天就会回来。”故事终于哀而不伤,在凄婉中结束。

  大老与二老都是茶峒地方的优秀青年,情深似海,却爱上了同一个女孩。湘西的柔水与净土滋养出的是两个坦荡的襟怀,爱已充盈,怎容得下恨去插足?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反目成仇,彼此鼓励,彼此谦让。天保先走了车路,便说什么也要让傩送走马路。两人相约为翠翠唱歌的夜晚动人已极。二老的歌声美妙有如山间的竹雀。自他开口的一刻,大老已经预知属于自己的命运。同去的是两颗紧紧依偎的心,归来时一颗却已破碎。为了成全弟弟,大老决然出走。

  两颗双子星,一颗在这头,一颗在那头。无情的洞庭湖吞噬了天保,只留下傩送在岸上遥遥地观望。他一半的热情随着哥哥的死而消逝了,内心的自责又将另一半隐去。在某个寂寞的早晨,二老悄然离开,带着满心的伤痛去寻找自己的命途。

  这兄弟两人的情感是多么纯朴而又真挚!我不知道现在的人们面对自己的情敌会采取何种样的措施。是嫉恨?是诽谤?甚或杀人。我们凭什么去剥夺另一个人生存的权利?难道就因为他(她)在爱情上作出了与我相同的选择?爱情应当是纯洁的。为了获取爱情而不惜使自己的双手沾染鲜血的人根本就不配得到爱情,因为他将爱情玷辱了。与天保和傩送相比,这一类人该怎样的自惭形秽!

  后来,也就是故事结束的时候了。爷爷的死使翠翠成为完全的孤独,这样彻底,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碧溪的渡船上只剩了一个清寂的身影,她依然在执着地守望……

  故事写得这样淡远,骨子里却尽是悲凉。原来离散可以这样迫近,原来一切曾经的拥有可以瞬间成空。时间的触角是那么的细而绵长,都以为我们是被时光照料的孩子呢,等待在远方的,却是不能回头的沧桑!然而,只要有希望,就总会有明天的曙光。任岁月流逝,细数度过的那些在回忆的凝眸里变得淡远而美丽的日子,生活也就这样继续下去了。大仲马不是曾在《基督山伯爵》中如此作结:“请记住:等待和希望!”

沈从文小说集读后感

《沈从文作品选》——读后感

  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原名沈岳焕,降生于湘西凤凰县。作品最有名的当属《边城》、《长河》。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文化让人沉醉,它所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形式。

  沈从文是京派的代表作家,自从他入了北京城之后,一直以“乡下人”自称,作品就有了乡下人与两个都市(北京、上海)的相遇与碰撞。他对故乡的农民、兵士、终生漂泊的水手船工、吊脚楼的下等娼妓,以及童养媳、小店伙计等等,都怀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同情和关注。《边城》里的翠翠,《三三》里的三三,《长河》里的夭夭,都是作者美的理想化身:恬静、温柔、纯净、美丽。在美学观念中,沈从文心目中的神行也就是最高的人性,在《龙朱》、《月下小景》等,所赞颂的爱和美都上升到了人性的极致。

  《边城》描写的是撑渡船的老人家与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同爱翠翠造成的悲剧结局。这本书我是通过有声小说形式,用耳朵满满享受湘西美好纯真的一面,由耳朵直接导向内心。最后到了祖父老船夫死后,翠翠才将事情始末串联起来,明白了自己的不幸。其中造成悲剧的因素有认为的、社会的。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醇厚的人性美,加上乡村风俗自然美的烘托,表明了作者心向往之的那块人类童年期的湘西神土。

  作者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现实,当他以乡下人的眼光看待都市商业化的时候,便露出讽刺的尖刺来,都市部分总是作为他整个乡村叙述体的陪衬物或补充而存在的。最新看的《八骏图》从人性的缺欠、人性的冲突入手,指出一种广泛的文化现象“自认深得现代文明真谛的高等知识者,也和普通湘西农民一样,阻挡不住性爱的涌动。不同的是,乡下人能返朴归真,求得人性的和谐;都市的智者却用“文明”来束缚自己,以至于失态,跌入更加不文明的轮回中。

  《萧萧》、《柏子》、《丈夫》、《石子船》等代表作,没有尖锐的阶级斗争的图画,只是用看似清淡的笔墨,点出令人心灵颤抖的故事。沈从文笔下的调子,不像莫言笔下的辛辣、悲怆。他更多的是追求纯和真的美文效果,用水流般的抒情笔致,通过描摹、暗示、象征甚至穿插议论,来开拓叙事作品的情念,制造了现实与梦幻水乳交融的已经。

  ?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建造起特异的“湘西文学世界”,文章读来被其中的文笔和景致深深吸引,更为让人舒心沉迷的就是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读起来,让我不禁神往,深受感动。讲了许多作品选里的文章,很值得大家一读,都具有特别的代表性。

《在春天,去看一个人(沈从文纯情小说经典)》读后感10篇

  《在春天,去看一个人(沈从文纯情小说经典)》是一本由沈从文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春天,去看一个人(沈从文纯情小说经典)》读后感(一):湘西,因一人而成名---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7年入伍,1923年上海任教,1931年先后在青岛大学,昆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曾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西行记》等。(摘自中国华侨出版社《中国最美的散文,世界最美的散文》)。

  第一次知道沈先生,是在中学教材里的《边城》节选,让我们爱上了这样一个有山有水的古城,爱上了那个叫翠翠的女孩儿,爱上了那个叫傩送的男孩儿,少男少女之间青涩而又美丽的爱情故事,湘西因一人而出名。

  爱上湘西的落日,我想和你一起,泛舟看落日,在这夕阳的余晖里,谈恋爱,一起钓鱼。然后,我给你唱最动人小曲儿。

  第二次印象很深刻的接触沈先生,是在喜剧演员高晓攀的作品《小先生》里面,小先生一生饱读诗词的歌赋,出口成章,情话满腹,却被学生两次吐槽,“情书,能不能不抄沈从文”,让我对沈先生有了另一重认识,我本以为他只是记录了湘西风土人情的小说,自己的成长,没想到,情书还写的这么棒。一个男人太完美,上帝就开始嫉妒了,就开始给他一些枷锁。

  我很喜欢他的一句话:若是要研究我生活的全体,我是怎样认识美同爱,我老实的说就是他;由他身上我开了我自己生命的大门,被爱情进心中了。这句话,出自他的《喽啰》,是他带我进去了一个新世界,让我知道美和爱,真正的爱一个人,觉的她才是美神和爱神的化身,来这个世间,宠爱你一人,愿意做你终身的爱人。

  《在春天,去看一个人》用平实的语言,给我们构筑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湘西,湘西的妹子、阿哥,吊脚楼,小乌船,鸡犬相鸣,热闹非凡,爱上湘西的风月,青石板路,爱上沈从文。他描写的生活场景有一种舞台剧的感觉,和曹禺先生的《雷雨》对比的话,一个像是一块冰另一个就像是一团火,一个迷人一个热烈。生活在他的笔下,感觉在开花,每一朵都让人艳羡,时光虽慢,等等可好。我徜徉在这河水之中,平静而美好,倘若你划船经过,请务必将我捡起。

  爱上湘西的桥,楼,人。我喜欢这个城市,是因为沈先生,如果不是沈先生,我可能只知道湘西赶尸。

  先生一袭长衫,给人一种儒雅书生的感觉,说话也文邹邹,有礼有节,和三三说话的时候,总能给人一种宠溺的感觉。先生这一生,颠沛流离半生,经历也多,笔下的文字,也就仿佛有了灵性。

  看过先生的‘半场戏’,知人生,知爱人。

  《在春天,去看一个人(沈从文纯情小说经典)》读后感(二):沈从文,大概也是水做的骨肉吧

  沈从文是爱水的,爱到在小说、在散文、在自传中不厌其烦地提及,说水如何滋养了他,如何教他思考,如何影响了他。

  少年自水中来

  《在春天,去看一个人》的第二篇小说——《卒伍》中,“我”是整天泡在河水里的,泡乏了,上岸捉鱼,捉蟋蟀,无乐不作。家里人自然担心,多次派大哥前来抓人。次数多了,也就懂得如何应付忠厚的大哥,要么一个氽子打到河中间去,欺负他是近视眼,看不见;要么大伙儿把身子翻睡到水中,只剩一个头盖在水面,任谁也认不出。被抓着了,自然得一路被拎着耳朵回家,跪也是免不了。但就是离不开水啊!

  其实,这段经历完全就是沈从文自己的经历。他读私塾那会儿,可比这还贪玩:学校午休,怕学生下水,在每人手上写一个大毛笔字;沈从文能手举过头顶泅水,泡一泡再回去,或索性就不回去了。

  他就是这么一个爱水的人!

  水从笔尖倾泻而来

  泡水泡得多了,写水的功夫还能差得了——

  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做白河。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迫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袴,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人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这便是《边城》的故事背景。这样一个倩秀灵动的地方,生养的是一群勇敢、仗义的人,为了救人而不惜将自己置身于一种危险的行为中;同时也有着美好的道德,能成人之美。翠翠和摊送就是他们的代表。

  天真活泼的三三,也是生养在一口潭水边呢。赶打架的鸡、听聒噪的鸭、和鱼说悄悄话。

  “为什么这样清静?”女孩岳珉心里想着。这时节,对河远处却正有制船工人,用钉锤敲打船舷,发出砰砰庞庞的声音。还有卖针线飘乡的人,在对河小村镇上,摇动小鼓的声音。声音不断的在空气中荡漾,正因为这些声音,却反而使人觉得更加分外寂静。

  在小说《静》中,这样小小一段的写景,写尽了岳珉当时那种心无所依、彷徨、无助的心情,仿佛一个音符跳跃之后,余音还久久萦绕在心中,震颤你的心。。。。。。

  滋养爱与善,为生命预留一份暖

  水,也富裕了沈从文一颗柔软的心。他笔下的女子,大抵都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因那给人以苦痛的命运。

  蕶,早年丧夫,和婆婆住一起。平常日子是琐碎的,给婆婆读报读信,熨烫衣服,听雨落在瓦上的嗒嗒声,偶有亲戚来串门,说笑一阵。就是这么无味的日子,在蕶的日记中,隐约透着一种人情的细腻、幽微之美。或者说,读者感受到温暖,尽管微弱,却足以抚慰一颗有了裂痕的心,给人撑下去的力量。

  萧萧的命,够苦了吧,9岁便给人当了童养媳,后被家里长工诱使做了糊涂事,差点被浸猪笼。而那50%的几率,让她生了一个男孩,使得残酷命运的车轮及时转了弯。

  沈从文在给妻子张兆和的信中说:“三三,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三三,倘若我们这时正是两人同在一处,你瞧我眼睛湿到什么样子! ”

  这样一个柔软的人,连曹雪芹都会说他也是水做的骨肉了吧。

  《在春天,去看一个人(沈从文纯情小说经典)》读后感(三):沈从文——用意志影响身边的人

  沈从文在这本《在春天,去看一个人》收录了很多篇比较有名的文章,比如我最喜欢的《边城》和《三三》。在《边城》中描写了一个叫茶峒的小山城,在一条小溪边只有一户人家住着一个老人,一个小女孩和一只黄狗。小女孩和老人相依为命,在小溪边帮别人渡河为生,老人的一生都在兢兢业业的干活,没有偷过一天的懒,就算有事也是让孙女翠翠代为撑船,虽然撑船有一点工钱,但是在船上从来不再多收搭船人的一分钱,所以老人也就落得一个好人缘的名称,每次去镇上补充生活所需用品,都会带回来很多左邻右舍给的一把花生、几块饼干等等小零食,这些小零食就用来讨孙女翠翠的高兴,祖孙俩这样开开心心的也过了很多年。直到孙女翠翠十七岁了,到了议亲的年龄,老人一直没有帮翠翠找到一个逞心如意的好人家而心烦,好不容易一个大户人家的大儿子看上翠翠,但是翠翠却看上人家的二儿子, 导致这门亲事一直没有着落,后来阴差阳错的因为大儿子外出干活掉在河里淹死了,最后导致弟弟也有了愧疚之心而不敢再娶翠翠,就这样翠翠的亲事一直拖着,而老人因为心事很重导致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而去世了,这时候大户人家的弟弟也去了外地工作,翠翠也就这样一直孤独的等着,也许等到了,也许没等到。

  看完这个故事让人伤心难过,老人的女儿因为年轻的时候生下翠翠后就选择了死亡,留下一个老父亲和一个小女儿,剩下一老一小在小溪边相依为命,好不容易把孙女拉扯大了,也为孙女翠翠的婚事操心,最后也没看到孙女结婚就撒手人寰了,还是留下翠翠一个人在小溪边继续着爷爷的撑船事业。

  还有一篇《萧萧》,这篇故事完全是说过去封建主义的思想,萧萧在12岁的时候就做了人家的童养媳,说是童养媳就是帮忙照顾小孩,当时的老公才几岁,每天需要萧萧抱着出去玩,每天晚上把尿、哄睡觉,每天都干这些事情,直到萧萧越来越大,萧萧的小老公也慢慢的长大,她们认识了一个混混花狗,这个混混花狗整天甜言蜜语的哄骗萧萧,直到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萧萧很羡慕城里的女学生,她想逃到城里去,但是在逃走之前还是被家里的人抓住了,最后她的叔叔不忍心让萧萧沉塘,萧萧的命运自己已经做不了主了,她从小向往的城里女学生从此也做不了了,萧萧就这样继续住在她的小老公家,直到生下儿子牛儿,牛儿在十二岁的时候也议了亲,媳妇年长六岁,封建的思想在这个村落继续存在着,暂时还没有消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快要消失了。在大儿子娶媳妇的这一天萧萧抱着自己新生的二儿子,同十年前抱丈夫是一个样子的。

  沈从文的文字中能看到那时候封建思想对的人们的束缚,束缚着过去生活在农村里的人们,还束缚着沈从文小说中的人物,在这本书中还说到沈从文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小时候的不听话、惹麻烦、不爱读书,让妈妈生气不得已把他送出去当兵,想让他历练历练从而能束缚自己的性格和各个方面。我们都知道沈从文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看他写的文章,你会发现很多字会不认识,我看沈从文的其它文章的时候都会查字典。从这本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沈从文不仅自己好学而且还写信告诉家里的嫂子,让嫂子不要停止学习和念书,所以嫂子每天都会写一点日记,日记记录的也是家里的家长里短和邻里趣事,嫂子写的文章叫做《一个妇人的日记》,在沈从文的书中不仅能看到乡村文学更能看到一个人的意志而且靠这一股意志影响身边的人。

  《在春天,去看一个人(沈从文纯情小说经典)》读后感(四):谁人无青春,谁人不多情?

  读沈从文也是多年了,最开始便是哪篇带着哀愁的《边城》。自此一发不可收拾,追了沈先生的很多著作。越看越觉得其实其人在内心肯定是非常纯净,笔下的湘西与湘西的人都那么纯粹。《三三》也好,翠翠也好,都带着一种根植于那片土地的芬芳。这种富有生命气息的人物,让人觉得熟悉又陌生。

  今天这本书就选取了“爱情”这一个侧面,讲述了沈先生笔下的纯美爱情。

  在春天

  这本书的书名取自于沈先生的一首经典的小诗。短短一句,就可以令人联想到很多。在这样一个烂漫的季节,想必即便是不去看她也会是非常雀跃的吧。当年的环境还没有遭到破坏,所以到了春天,景色一定会非常美,在这样的美景去看她,真的让人激动。那么“她”到底是什么人呢?久别的恋人还是往日的老友,亦或者只是例行回家。但是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在春天,去看一个人愿你在历经过所有的世事沧桑之后忍受了所有的孤苦无依之后捱过了无数个泪往肚里流的夜晚之后内心仍然充满积极向上的希望依旧拥有疯狂爱一个人的力量

  所以说,其实这本书的命名真的是恰到好处。一句话便概括了整本书的精髓,让人回味至深。

  春见

  这是这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

  《春见》是书中一系列的彩色插图。这是几幅非常醇美的水彩画,画中的意境与书中表达那种淡淡的爱情正好契合。

  说“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的是由于每个人由于其艺术鉴赏力、人生境遇、文化水平不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就会有差别。我们在阅读一篇作品的时候总会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副文中的图景,每个人脑中的图景跟作者所要表达的都会有很大的区别。而这一组插画的作用就是帮助读者构建出文中那种特殊情境的图景。

  所以,对一部书的重新编纂之后出版实际上就是一种再创作。因为再版的文学经典已经不仅仅是原来作者所创作的文本,而是加入了装帧、插画、设计等等的综合出版物。这一版的精装版在这些细节中看到了编者的用心以及水准。

  最会说情话的人

  有人说徐志摩是中国最会说情话的人,沈从文表示不服。

  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三三,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美丽。我是这样怕与你灵魂接触,因为你太美丽了的缘故。

  这种对心上人的赞美并非徐志摩的那种肉麻,也不是朱生豪的那种最表层的赞美,而是一种深入灵魂与心灵的敬仰与尊重。对爱情是至真至诚的,而非对肉体或者生活情境的缱绻。沈从文笔下的女子都是纯粹的,爱情也是近似于信仰或者最初始的情感的一样的自然。

  这样比下来,徐志摩又算个什么,王小波又算个什么。

  《在春天,去看一个人(沈从文纯情小说经典)》读后感(五):在最当好的年龄,无关风月,只谈爱情

  图片来自网络

  相信说起沈从文,提到最多的除了其与夫人张兆和的爱情故事,莫过于他的代表作《边城》,这也让他的家乡凤凰因此而闻名于世。沱江边的吊脚楼,古城内的青石板路,加上浓厚的苗族风情,无不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凤凰。犹记得高中毕业,我也和同学一起慕名前往凤凰,拜访了他的故居,走在他成长的小路上,感受小城的独特魅力,似乎明白了他热爱这片土地、热衷以湘西生活为创作题材的原因。

  他曾说“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而这是沈从文在离开故乡十年后说过的话,能够始终抱着这种心态去创作,难怪直到现在,他笔下的湘西世界依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我想每个喜欢他的读者都会愿意追随他的文字,走进他细腻饱满的内心,去感受生命中不可名状的真情与温馨。最近在读的《在春天,去看一个人》便精选了14篇沈从文不同时期的情感小说代表作,以12个纯真良善的主角,呈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书里还独家收录了沈从文湘西速写真迹,可想而知,沈从文对这片土地究竟是有多么深沉的爱。不仅以最淳朴的人性尽情地诉说着,还要用最温柔的笔触精心地描绘着,只为呈现出故土在他心中最美好的印象。再搭配以林田“春见”为主题的全彩插画,在尽显青春活力的同时,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又让人心旷神怡。这14个小故事,篇幅或长或短,不一而足,字里行间却蕴含着无限意味,有别于充满现实意义的都市世界,简单质朴的语言一下就把人拉扯到那个淳朴的湘西世界。

  可是置身其中,不禁疑惑对沈从文来说,什么时候才是正当最好的年龄呢?其实透过书里的故事,我们会发现,不就是在十七八岁的年纪,怀揣着真挚而热忱的心思,期待着,盼望着,能够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去看一个令人魂不守舍的人吗?是啊,在这个年龄段,身体已逐渐成熟,心里也开始蠢蠢欲动,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而这种懵懂的心情正是撩动人心的那根弦,同时作为最宝贵的经历,似乎只能永远存在于青春回忆里。

  或许阅读沈从文的情感小说,就是在品味那份离我们远去的宁静,以及曾经纯洁而又美好的爱情。尤其是在读《月下小景》的过程中,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跟随沈从文一起静静地看着傩佑与女孩,当他们依偎在一起的时候,整个世界不再有其他人的存在,美得让人不忍打扰。初八的月亮自然比不上十五的圆月,在这如梦似幻的朦胧月色之下,略显暗淡的光线恰恰映衬了“小景”两字。正如女孩在梦里呢喃着:“我灵魂如一面旗帜,你好听歌声如温柔的风。”无关风月,只谈爱情,凡此种种,岂不谓之美好?

  《在春天,去看一个人(沈从文纯情小说经典)》读后感(六):做完这本书,抑郁了

  最近在看《我们内心的冲突》,它指明做一件事你要明白你真正想要什么。如果你在做的是你内心真正热爱的事,你表达和传递的都是你真正想表达的。名副其实的内外一致,那就不会出问题。如果不是如此,就会有神经官能症。我以此自查了一下,容易依恋上别人,其实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体现。以此想说,我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心力做沈从文的小说,散文集。从今年三月份起。中间辗转换过几个编辑,但都以他们的独特赋予了这两书活力和鲜明的情感。直到落在其中一个我喜欢的编辑和我身上。两本小书落定:小说集《在春天,去看一个人》,散文集《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每本书投入的精力、情感,心力交瘁的程度都大同小异,哪怕是一本并没有畅销起来的书。同样令你三个月生白发出来。这就像,爱一个令你疯狂的人,和爱一个很渣的人,在你并未真正了解对方之前,心动和心碎是一样的剧烈。

  我喜欢沈从文的文字,故事里的人都散发了天然的贵族气,爱人仅仅是因为动了心。在一起仅仅是因为情不自禁。被那种久远的沉静与高贵吸引。他的书信体的散文,就像一封遥远的情书,我们与那人素未谋面,但却倾心已久。简简单单喜欢一个人,平平静静,心安理得过好这一生。他也能关照到寻常事物,一朵花,有谁在那里凝眸。小船停驻在某一处,那个时刻的黄昏。亲眼见到的这河边上的人人,他们如何相遇,如何动情,如何歌唱。

  沈从文自称乡下人,我能想象到他说出话,表达自我的那种腼腆与顾左右而言他的犹疑。那是因为他可以将内心的柔软与光芒诉诸于文字,可以孤独坐窗前写下所思所想所痛。却无法面对一个人或许多人讲下内心的曲折迂回。有很多面对风景的沉默与苍茫,最后都化为一片白茫茫大地好干净。而面对喧嚣的人群,却会在有时失声。

  这个时候,就像卡壳了。我自己患的那种抑郁的沉默,与失声。大概也是这种面对自己和面对众人的言语的不对称。

  如果要安静下来。或者重新开始,可以读一读他的故事与书信体散文。找一找初心。或者独自出去看看风景。人生苍茫,滚滚红尘,我们的船不能轻易随波逐流。

沈从文部分作品读后感

  这几天,我不知怎地,可能是受莫言对沈从文的评价影响吧。莫言说,沈从文的语言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文体。就像老舍,把独特的京味语言运用到小说当中。

  起初我也不知什么是文体,我便开始慢慢地去欣赏,领会大作家的语言——那些抽离于故事之外的独特魅力。这是改编电影里看不到的东西。

  很早以前我就看过很多大家的散文,其中就包括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当时的我太过拘泥于故事的情节,实在是鄙陋粗浅,不懂得欣赏散文真正的精华,精华当然不在于“形”,而在于“神”。那或许就是语文老师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吧。

  这本《湘行散记》如若一个普通人来看,的的确确是一本再平凡不过的旅游日志了。我当时读了一半,只读到的仅仅是一个人,在船上无聊地写着一些无聊的东西罢了。强硬着逼着自己读了一半,觉得内容实在是枯燥乏味,便一脸失望地抛下这本书了。

  正是前几天一个失眠的晚上,我闲来无事,抖音荣耀不是我的主菜,只好借着电子书,当做摇篮曲,准备好读书犯困的预想,岂不美哉?我手机读书软件kindle里那本《湘行散记》又开始在我的脑海里彳亍,刚好那天读莫言的访谈录,提到沈从文的语言如何美妙,我情不自禁地又开始从原来的位置读了起来。

  这一次,我开始认真刻意地去注重作者的语言了。后来我越读越觉得好,甚至本来留有一丝睡意的我,此刻却异常清醒。我开始将故事情节抛开,仔细品读作品的语言,我发现,即便我不需要从文章的开头看起,我也觉得文章写的好。想必那打动我的必定是一种独特的文体,这种文体恰恰就是用语言来承载的。

  沈从文的用词,内含极少的生僻字,语言简洁明朗,纯净如水。读起来如若不是有几个生僻字,像极了一个小学生的语言。难怪他可以写出《边城》,如若用鲁迅的文笔去写《边城》,绝对是写不出来那种味道的。

  今天上午我很快就读完了《从文自传》,这本自传几乎只记录了他二十岁之前的一些经历,这些经历后来沈从文自己总结也说,这些童年的个人经历是他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宝贵经验。当然,如同莫言一般,这些同样奠定了他一生的写作基础。

  其实,读完《从文自传》我发现这其实更加像一本散文而或随笔,记录的一些人物虽然和他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其实有的篇章,我读完记住的不是他,而是他笔下的朋友而或传奇人物。

  对比我看过的《老舍自传》,这本着实是太随性了。我想,这和他老人家的性情是相关联的。沈从文小学就不爱学习,经常和表哥一起逃学。辛亥革命后,转到新式学校,两个哥哥都是学校里的教员更加肆无忌惮了。这些故事他写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像是一本自传,更像是他一个人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就像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年轻人,虽还年轻气盛,但已经没有了童年,而对于沈从文来说,童心未泯,依旧用赤子之心,书写出一本极富沈味儿的回忆录吧。

  下午,我便顺其自然地找到《边城》,忘乎所以地读了起来。《边城》这本书本来我是买过收藏的,一直放在家里,现在无奈只好写看看电子版来解解渴了。

  《边城》一本书才四万多字,沈从文二十出头便写出来了。我想,这种作品,如同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只能在年轻时,不经意间,挥洒出来。《边城》人教版语文教材是有节选的,那时我哪知道沈从文背后的故事,读起来也只是知道翠翠和爷爷,甚至都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一遍课文。其实,现在想来,不管是小说,诗歌,散文,如果没有去深入了解作者的个人生平,是很难去完全理解作品背后的一些意义的。

  《边城》我读完,特别喜欢其中一段情节。两个小伙子追翠翠的时候,爷爷说,需要对着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我觉得十分有趣。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个不现实,但是唱歌这个倒是挺现实。后面的结局我觉得写得恰当好处,爷爷去世,翠翠与爷爷的好朋友相依为命,等待着二老的归来。这个结局让人不禁感叹,又不自觉地引起遐想与猜测。这不就是现实中爱情的模样吗?

  最后,我想,沈从文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难道不是因为沈从文有独特的魅力吗?虽然他的妻子张兆和在晚年整理他的遗稿才能真正读懂他,但一个作家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他的作品被大众认可,何尝不也是一种最大的自慰呢?

  记得木心说过,名气来源于误解,毕竟,像卡夫卡那样的伟大作家,连生前的“误解”都没有。

上一篇:冥想穆旦的读后感
下一篇:青春励志书籍读后感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