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10篇
《棋王·树王·孩子王》是一本由阿城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一):王者非王 ——《棋王树王孩子王》
棋王、树王、孩子王,这三个故事中的主角,虽被封为至高无上的“王”,但实际却是那个特殊年代最普通的小人物。
三个故事中,最喜欢《树王》。
木讷少言的肖疙瘩,很少与人交谈,只知埋头干活出力气。与城里来的知青李立相比,更是没有一点带动力和感染力。
在李立的带领下,学生们打算上山砍树,之后放火烧山,退林还耕。杂乱的小树砍完,只剩下“树王”。
尽管队长含糊地说,“树王”砍不得,学生们的砍刀还是毫不留情地砍向“树王”。
用带头人李立的话来说,旧的东西,是要具体去破的。“树王”一倒,一种观念就破除了,迷信还在其次,重要的是,人在如何建设的问题上将会思想为之一新,得到净化。
“树王”倒下后,学生们打算把它彻底砍断。可却在树根间,看到了那个毫无存在感的肖疙瘩。
他用小小的身躯挡在学生和“树王”之间,这“树王”仿佛是他的孩子,他说养它的人不能砍它。
他用尽生命来捍卫这棵树不被砍伐的权利,只为证明老天爷干过的事。
在灼灼烈日之下,学生们才终于醒悟,原来这护着树根的矮小汉子,才是真正的树王。
肖疙瘩,从贵州走出来的普通山民,当过侦查班长,得过一等功,也受过军纪处分,“文革”期间受过打压。可他干过最轰轰烈烈的事,莫过于以树王的身份保护“树王”。
最终学生们还是把“树王”彻底砍倒,并准备烧山。火逐渐大起来,农场也被映的如同白昼,数万棵大树在火焰中离开大地,升向天空,在空中相互撞击、断裂。
“树王”被砍,真正的树王也精气散尽而亡。
一场大雨过后,肖疙瘩的棺木被汲取到养分的树根高高托起。火化后的骨殖埋葬出,长出了朵朵白骨般的白花。
这些学生们只知“破”的意义,却不懂“立”的重要。只破不立,不如不破。
“树王”倒了,可是人们仍然混混沌沌,没有得到净化,更没有在如何建设的问题上获得新的思想,只剩悲凉。
因为他们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
在砍刀之下,只有树王得以永生。
还好,在“文革”那个敏感而错乱的年代,有类似肖疙瘩这样的小人物,愿意默默地守护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和信仰,也许他们是那个冰冷年代中唯一的一丝温暖。
《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二):《棋王》与《孩子王》
《棋王》跟《孩子王》都是当代寻根作家阿城的著名作品。他们的故事情节都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两个故事里面同时都包含了当时文化大革命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两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都是知识少年,他们都被派到了乡下去。《棋王》的主人公下乡去劳动,而另一个《孩子王》的主人公是下乡教书。虽然两本书的背景差不多,但是体现出的写作方法截然不同。《棋王》这本书里充满了丰富的场面描写,跟《孩子王》的故事情节相对起来更加的有意思。作者阿城描写王一生下棋的场景时,栩栩如生,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他使用了很多场景描写去给读者创造一个紧张刺激的气氛。而《孩子王》的描写许多花在了故事情节上。时间顺序写的非常清楚,把每件事情的由来和去向都写了出来。故事还体现出了主人公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看法和批判。两个故事相比起来,我更喜欢《棋王》因为整体故事情节更能够吸引我。
《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三):《棋王》和《孩子王》
我认为我之前拜读过的《棋王》与当代寻根作家阿城的三“王”系列中的另一个作品《孩子王》相比略胜一筹。虽然两篇小说有着相似的背景,它们的故事却是截然不同。作者通过充满年代感的细节把读者们带回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棋王》中的主人公是下乡劳动的知青,而《孩子王》中的主人公则是下乡教书的知青。《棋王》中的主人公下棋很有天赋,甚至可以同时用盲棋战胜十几个人,但《孩子王》中的主人公没有任何当老师的经历,在农村的初三班程度也很低。相同的是,两个主人公都非常特立独行。在《棋王》中,主人公钟爱下棋也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钻研造就了他的才华。在《孩子王》中,主人公从最开始教书时的迷茫到最后通过自己的方式教会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棋王》的整体故事与人物还是更能吸引我。
《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四):一点想法
1。吃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
棋呆子吃饭那一段刻画的实在是入木三分,那种对食物的虔诚真让人动容。《棋王》一开始谈王一生对吃的虔诚和精细,接着写他下棋时连水都忘记喝,精神上的享受到底还是高于物质上的。
2。“饿”与“馋”是本质上的不同,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是真的饿,而是馋,特别对当下社会而言,欲望过剩。
3。一个人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够了,沉迷于一样东西的时候,其它一切都可以视而不见。
4。生活真的太具体了,没有理想或许是件好事,体会不到被现实打倒的感觉。
(棋王)
—————————————————
5。人和树幻化为一体,树倒了,人也跟着枯竭了。
6。没有良知和愚蠢是两个概念
7。乌合之众
8。肖疙瘩也好,队长也好,那群知青也好,那一代人的人生注定是悲剧的。
(树王)
—————————————————
9。相对于上两篇,孩子王所阐述的东西简单多了,至少我感觉。对教育体制的讽刺。从教师本身的素质到教的内容到孩子本身的学习方式到目的到实用性等等似乎好像都是笑话。 几十年前如此,现在又改观了多少?
(孩子王)
—————————————————
10。阿城的文字非常的简洁精炼,没有一个字是废话,耐人寻味极了。王朔评价他是懂得十分,只说两分的人,还真是如此。 字里行间又有着一股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侠义气息,人物的刻画上也有这种感觉,特别是棋王最后的对垒,那种画面感尤为强烈。
三篇中最爱的也是《棋王》
《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五):中文写作的经典范本
“三王”是阿城的代表作,值得一读再读。
三个都是短篇,都是平凡人做的不平凡的事。《棋王》中“何以解忧,惟有下棋”的棋呆子王一生,《树王》中沉默不语却忠实耿直的肖疙瘩,《孩子王》中不屑于政治宣教想教孩子们有用的东西的“我”,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能把人物写活靠的是细节描写和文字功力。阿城的遣词造句简短有力,用词精准,剔除了不必要的修饰,剩下的字每个都动不得。精准的文字能够抵达精确的细节,作者不必告诉你这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告诉你细节,由你自行判断。《棋王》中对王一生吃饭的描写,对王一生力战九人的场面描写,都是中文写作的经典范本。有了足够的细节,人便活了。
我们在现实中识人也是如此。喜欢一个人,讨厌一个人,都是因为一些细节。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六):荒诞的现实
写文革的书,近几年多了起来,看过不少。
严歌苓的《陆犯焉识》是一种命运的错过与成全。
野夫的《身边的江湖》,是民间修史的一意孤行与江湖豪气。
莫言的《丰乳肥臀》是魔幻迷离的命运无常。
李碧华的《霸王别姬》,则是时空错乱的挣扎和人性。
这个题材,总是很沉重,也不易写。很多作家都迷恋,甚至李碧华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要穿越到文革。
而阿城,却是一个异类。他不写大时代,也不写沉重的事实。他不写人性的扭曲,也不写人性的伟大。他短而精悍,只写人,只写普普通通的生活,如何做一顿饭,如何下一盘棋,如何磨一把刀,如何砍一棵树。
这种如日常一般的描述,也让那些荒诞无稽的东西,又更多了一份讽刺的意味,比如有印毛选的纸,却没有印学校课本的纸。
就如阿城自己说的
据实描写荒诞,结果必然就是现实。
而正是这些一笔一调的描写,让你觉得和那个岁月那么近,近的好像你曾经也去过,你曾经也看到过。把文革写的这么亲切,阿城是第一个。
近了,才更容易理解。理解那个当下生活的每一个人,知青、农民、士兵、官员。
仿佛生活在那个时代中,其实没有任何异样。和任何一个时代一样,总是为了活着,而努力活着。每个时代,都有不容易和艰辛,也埋藏着未来和希望。对于当下的那些人,只有活着,才有意义。
而怎么活,每个人又那么不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坚守,每个人有每个人无法与时代妥协的内心。如同那副棋,那棵树,那把刀。
有些东西,可以为之挨饿,可以为之共生死。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会消失。
阿城的文字,真的像活的一样,简单的笔力,精妙的用词,让我想到曹雪芹。
你看他的描写,简简单单,几个词用的让人出乎意料,又觉得非它不可。想起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怎么也无法用别的词盖掉那种感觉。
这种写法,曹雪芹是个好手。尤其是动词,确实异常生动活泼。
阿城也是如此。
三个短篇中,都道《棋王》最好。按照写作顺序,《树王》最早,《棋王》次之,《孩子王》最后。阿城自己觉得,《孩子王》是最成熟的作品。我却最爱《树王》。也许是那种没有雕琢的文学意味,反而让人更有感觉。那种,只为了表达而表达,没有技巧,没有隐喻,没有铺排。
阿城自己说
四十年来,中国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得不将良知隐蔽起来,这可以写成一部良知隐藏史。中国人靠什么保存良知呢?靠传统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并没有传进中国多少,乐观是不现实的。一百多年来,我们连民主是中产阶级的要求都没有搞清楚,中国到现在还没有中产阶级,所以中国的民主运动,是出于一种良知,而且不是全部的良知。这部分的良知,由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来,而非良知的部分,也是由传统文化而来。
《树王》里潜在的是蒙昧的良知,不是科学的,是原始的,但它面对的不是科学,而是愚蠢,这就使双方都走向失败。愚蠢没有良知,所以良知即使是蒙昧的,对于中国,也是有价值的。
我喜欢他对树木的描写。满篇的沉默,仿佛能够看到那参天的绿荫。有时你分不清,他是在写树,还是在写肖疙瘩。
当大树倒下的那一刻,他写成树的抖和咳嗽,那种沉沉压在心里的感觉,透着纸就会渗出来。渗得心里发慌。人的心里,如果没有敬畏,什么事,都可以干的出来。
一个人,怎么样可以对抗一个昏暗的时代。
也许,就像树一样,深深地扎根,沉默的生长,庇荫万物。即使被伤害,也可以坚守心底的种子。想起《侏罗纪公园》那句话,“生命,总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也想起《旅行的艺术》里阿兰·德波顿说的
壮阔的景致以宏伟的方式,重复着日常生活经常施予我们的教训:“宇宙强而有力,而人类脆弱不堪;人的生命是脆弱和短暂的;我们除了接受加诸意志之上的限制外,别无选择;许多的必然性不是我们可以对抗的,面对它们时,我们只能臣服。”
如果这个世界不公平,或让人无法理解,那么壮阔的景致会提示我们,世间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宇宙的力量可以移山倒海,而人类不过是小小的玩偶。从壮阔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变中感到焦虑和愤怒。不只是自然违抗我们,就连生活本身也是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自然界中广阔的空间却最充满善意和敬意地提示了我们所有超越我们的事物。如果我们用更长的时间去与它们相伴,它们会帮助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情,并接受我们最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
因为这种壮阔,让我们了解人类的渺小,知道自己的不能。这才是信仰。
那些伤疤,被火烧的焦黑。但也许,那底下,也有着新的重生。
想起文中那句话:
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
《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七):一生至少要读一次的国内短篇经典
文/书单来了丨3-19 → 阅读原文 ←
这本书是阿城的处女作,同时也是他最出名的作品之一。
在这本书里,阿城写出了一种让所有人惊讶的极致。
主人公王一生是一个棋迷,他的一生只痴迷于两件事,一件是吃,另一件便是下棋。吃是为了温饱,为了生存,也是为了下棋。
他可以将赶来送别的妹妹丢在一边,四处找人下棋;即使下放到农村,也要长途跋涉,挨个农场找人下棋;他被取消比赛资格,更要在赛后和前三名比试,并且还下赢了。王一生也因为这种痴迷,从棋呆子变成棋王,用象棋战胜了所有人。
只有当你在极致地追求一件事情时,人生所有的可能才会出现。
《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八):来自教条的悲哀
近日读完了著名作家阿城的代表作《棋王树王孩子王》,三篇小说,三段故事,每读完一篇都感觉意犹未尽。当读完《孩子王》最后一页时,我竟怀疑手中的书是不是缺印漏印了,怎么就这么完了?总的感受就是,贯穿全篇的难受,还有一种来自教条的悲哀。 《棋王》,具有浓厚的道家文化气息,读起来很有画面感,尤其是最后王一生摆棋局大战十人的那个片段。“棋王”王一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棋痴。在那个特殊年代,当一群群年轻人高声朗读着毛主席语录上山下乡插队当知青时,王一生也没有脱离这个队伍,加入时代的浪潮中。 正如“我”说的那样,在队里也不是天天都有事可做。歇班的时候便有些寂寞,而王一生却独有一份乐趣,那就是下棋。但无奈于下棋是两个人的脑力运动,王一生也时时陷入寂寞之中。 结尾大战十人,王一生仿佛找到了精神极乐净土,酣畅淋漓大败敌军。对方一个个“落荒而逃”。王一生赢了,却在这个时代中,在这个队伍里显得尤为悲哀。 棋王与大多数知青不同,他是那种典型的只能活在小说中的人物,因为他的格格不入。在开头的列车上,人们谈天,背诵语录,想象未来的插队生活,而王一生却津津有味地下棋,聊棋道。之后“我”在听王一生聊自己家庭背景人生履历时,发觉,他已经与时代脱节,但至少他是一个奇人,一个在精神世界中可以压倒一切的年轻人。 我在看《棋王》时,总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霸王别姬》。我个人感觉王一生像极了程蝶衣。一个棋痴,一个戏痴,都沉迷于自己的爱好中。“我”以及脚卵都是拿下棋作为爱好的,有时候,为了生存,为了“革命”,这点爱好是可以舍弃的,比如脚卵处理掉自己那副祖传象棋时不疼不痒,因为这副假大空的棋子可以换来“实”的东西——工作。《霸王别姬》中,段小楼与程蝶衣形成鲜明对比。程蝶衣从小跟定了京剧,便决定“从一而终”,他不想荣华富贵,只想跟着师哥小楼唱一辈子戏,缺一年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人戏不分,不疯魔不成活。段小楼却把唱戏当作身外之物,他觉得在这尘世间,在这凡人堆里,精神是走不通的。为了生存,戏他妈的不唱了,卖瓜去! 故事的结局,王一生过关斩将,过足了棋瘾,一瞬间,像神经了一样。盘在座位上身体僵硬,活像修行的仙人。而《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跟师哥唱完最后一段戏,拔剑自刎,以死殉道。 从《棋王》中,我读到了教条的味道,那种一句话一条理论就能让人洗脑跟风的东西,你看不见摸不着,却始终被缠绕。会下棋在很多人眼里意味着有比赛就一定要拿冠军,不拿冠军说话,没人承认你会下棋。这种普遍赞同的真理让棋王很不舒服。所以,从来都把下棋当作爱好没有参赛的王一生在别人眼中就是:你竟然不参赛?以及脚卵很随意就同意把祖传棋卖了换工作就让王一生很不舒服,一种爱好,一种文化,竟在这个时代里成为了晋升的筹码。 “我”有一种很古的想法,王一生就是生错了时代的齐物逍遥与世无争的仙人。 《树王》的基调更为悲哀,一种没有任何起伏的始终沉在谷底的凄凉。人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改变大山风貌。砍树,砍掉“无用”的树,种“有用”的树,这种牺牲一切为建设服务的教条让住在大山里的肖疙瘩很不舒服。 当人们以为树王就是山顶上那棵参天古树时,却没有一丝敬畏自热之意,竟然想着征服树王,这样获得“胜利”。殊不知,真正的树王是肖疙瘩,他热衷于种树,把保护大山里的树当作使命。但冲突还是来了,前文中背了整整一箱子红色书籍的李立和支书决心要拿下古树,他们积极响应号召。在他们眼中,一切阻挠行动的行为都是暴动。肖疙瘩极力劝说无果反倒被书记骂得体无完肤。最终,树倒下了,栽上了建设祖国的“有用”的树。 胜利了!人类再次战胜了自然,成为了万物的主人。肖疙瘩死了。破陋的小屋里躺着肖疙瘩,身边是遗孀和残疾的儿子。很悲哀。 人们面对眼前的事物,总要分出个好坏,分出个有用和无用。为什么所有可以共存的事物都要被严格分为对立的呢?自古以来,人们便高呼:“人定胜天。”人们把征服自然当作至高的荣誉。在这期间,自然也一次次惩罚着人类,火山地震旱涝折磨着人类,使人类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直到如今,才逐渐有了“绿树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共识。 抛开人与自然,在所有事上,人们都愿意分高下。很多人都觉得文科没有出路,因为文科太“虚”,理科才是实打实的东西。还有人认为哲学就是空中楼阁,因为它转化不成金钱,要创造价值只能献身事业。精神上的很多东西都普遍被忽视,古代的魏晋风骨士大夫精神早已灰飞烟灭。在如今,你谈精神,就是懒,不愿意动手劳动罢了。 沉郁的氛围下,《孩子王》稍微让人感到一些温暖。“我”有高中学历,被安排去当教书匠。“我”不想把孩子捆在与时代脱节的教科书中,便独辟蹊径教孩子识字作文。但“我”的结局是被打发走继续劳动,因为“我”没有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我”误导了孩子,耽误了他们的课程。 孩子们虽都是初三学生,但连字都认识不了几个,怎么讲课?如果按照规定赶课,把教材讲完,把老师的任务完成,但孩子没有学到东西,就算完成任务又能怎么样呢?教育就是教书育人,不是把所有的眼光都局限在课本里。“我”合上课本教孩子识字,然后教他们写作文,练习表达情感。至少将来孩子们走出去了,能认识看到的事物是什么,然后知道这东西是干什么的。而不是看见谁都背诵全文,证明自己上过学。 “我”跟孩子们打成一片,孩子们也渐渐体验到了上学的乐趣。但这种日子还是太短。“我”脱离了教学模式,“我”被委婉地开除。但“我”却一身轻松,我在的日子里,孩子们劲头很足,尤其是王福,认了不少字,作文写得井井有条。知足了,“我”便下山去。 我们谈了太多的主义,换了一茬又一茬的理论,却总是不能更好的定位自己。这个时代,我们究竟要做什么,或者说,国家究竟需要我们做什么。一切向钱看,我们忽视了文化中的精神;人定胜天论,我们牺牲了绿水青山;应试教育,我们把孩子从一种文盲带向另一种文盲。从阿城笔下,我们看到了“棋王”王一生的悲鸣,“树王”肖疙瘩的无奈和“孩子王”老杆儿的叹息。 悲哀,来自教条的悲哀。我们习惯不分青红皂白的遵守,而永远不知道发散思维的乐趣。人们总爱在规则中实现人生价值,却不知道打破条条框框也是一种胜利。哪怕碰壁头破血流,那想必也是痛并快乐着。 再次纵观三篇小说,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东西的涌上来,竟无语凝噎。
《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九):代价。。
《棋王·树王·孩子王》,其中《棋王》是早就读过的。这次,三篇系统的读下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在脑子里打转: 你愿意为你所坚信的,付出多大的代价?
·树王
三篇中成文最早的一篇,也是最简单、直白的一篇。落入俗套的创作痕迹很明显,但是我仍为肖疙瘩所触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到底是悲壮,还是愚蠢?当满山的火烧起来,“我
这才明白,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摧枯拉朽,似乎要把旧有的一切,自然也好,人文也罢,统统烧的干净,毁的干净,再重新建立,才可以证明人之所以为人的伟力。最终,肖疙瘩,朦胧、执拗的清醒,抵不过众人,更抵不过时代。树倒,人亡。“那棵巨大的树桩,有如人跌破后留下的疤;也能看到那片白花,犹如肢体被砍伤,露出白白的骨”。一个人的悲剧,隐射了一个时代的悲剧。树王无疑是阿城一个巨大的隐喻。
·棋王
“何以解忧,唯有象棋”,阿城在王一生身上寄予的仙风道骨的遁世哲学观,是在这第二次阅读体验中了解到的。王一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没有贫瘠的家庭,没有难耐的饥饿,那个世界他是王,无人能敌。所以,在我看来,他比小说中任何一个角色都要活得幸福。正如阿城在文末写道:“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所以,王一生是幸福的人。就像世相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不要活成第三种人。王一生是第二种,他的痴迷和沉潜,让他抵过了一个时代的灾难。
·孩子王
相对于前两篇,这一篇清浅很多。不知道为什么lk会对这一篇赞赏有加,是阿城在这三篇中第一次用第一人称,反倒将自己隐去,让故事水到渠成,呈现出了它自己原本的样子吗?在一个要将火烧遍每个角落,追求大同的时代,个人是无法发声的,个性必然被泯灭。荒谬的是,当真知被传授,被运用,它却成了危险。荒谬的是,人在时代的浪潮中,只能被造化,成是你,败也是你,不由分说,不能主宰。所幸,阿城给“我”留下了清醒的头脑,良善的心性。
:
第一次读到被硬生生挖掉了文字,以若干空格代替的书,莫名的愤怒。
愤怒于相关部门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的做法,愤怒于对作者的不尊重,愤怒于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历史,竟然没有真相的知情权。
《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十):生之中,活之外。
我读书少,不久之前并不识得阿城,也已经忘记是在哪里看到推荐的书单上有他和他的《棋王》。自崇文门到立水桥南的地铁里,三天,读完了一个“痴”的故事,这里面还有一个“吃”的故事。
从他自己的文字里认识阿城之前,人们说他是现代作家里的淡泊者,离世而居,禅心道意。自己读过之后,似乎读到了一些他看重的东西。
我喜欢《棋王》这样的写作手法,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之类一样,都是旁观者在叙述着整件事,并不能听到主人公自己的心理活动,对他的描述不是大众传闻就是旁观者自己的见解和眼光。作为读者,我觉得这样让人很舒服。因为作者并没有强迫你接收他的看法,但是他又给了你一点点他自己的看法。
小说一开始就把这个怪人的“怪”刻画了出来——离别时不同于他的行为和看法,遇棋放光的眼睛和对其他事物的置若罔闻,还有对“吃”的矛盾反应。而“我”,之所以能把棋王的故事记录下来,是因为,我的骨子里也有和他相同的东西,或许就是与怪人棋王性格里”众怪“中的相同一种。我读到的是这种——饱食之外其他成分。
棋王需要的,是保证能够继续活下去的最小量的饭食,是点亮他眼睛的棋。
“我”,父母双亡,成分颇坏,需要的是填饱肚子的米面,是菜里极少的那一点油、是纸包里的酱油膏、是上山打到的蛇肉、是林场里看不到的电影和书。
两人都知道干掉的饭粒塞进牙里是怎样的别扭滋味,两人都觉得离开城市渠道农场里是件不值得流泪伤心的事情。差异或许就是,“我”还不至“痴”到“呆”的地步。
小说里刻画的人物都很有特色,言行举止中透露着各种信息。不用再翻开书本,我就能够想起在困难时期仍旧大腹便便的领导、他的大房子、他藏着技巧的话语和他家客厅里弥漫的尴尬气息,还能想起那个骨瘦如柴的画家、他塞满各式杂物的小屋子、传递在几个人手中用来喝水的杯碗盆具以及那场站在后台观看的舞剧。
嗯,还有那两副棋子。或许同样罕见却又不可相比。
对比其实是我读到的最多的东西。
读过之后,我标记了一句话,“衣食是本,自由人类,就是每天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究还是不太像人”。
。s
读过之后,我开始想读金庸,起先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想读从来没读过的武侠,在读着《鹿鼎记》的时候,渐渐明白,原来只是我想继续那种在《棋王》里读到的侠义,那种在《鹿鼎记》里的出现的英雄。
小说的高潮出现在以一敌十的棋局之中,读到那里的时候,就像在看《倚天屠龙记》里百看不厌的六大派围攻光明顶。
《棋王 树王 孩子王》的读后感10篇
《棋王 树王 孩子王》是一本由阿城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6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棋王 树王 孩子王》读后感(一):阿城的文字
这本《棋王 树王 孩子王》是我读的第一本阿城的书。他的文字温润活络,浅浅的文字写到内心深处的感动。
同是写文革时期,严歌苓的小说就是那种冬日里寒冷刺骨的风,久久缓不过来。那些悲伤的故事,让人喘过气来,感觉很压抑。《金陵十三钗》里“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女人们,《小姨多鹤》里一直活在阴影下的多鹤,《陆犯焉识》里的熬过苦难的陆犯焉,还有《芳华》里描述的那种扭曲了的情感。
而阿城的文字是温润的。好似寒风里的一堆火,在暗夜里摇摇欲坠,却又忽明忽暗的亮着。《棋王》里王一生母亲去世留给他的那副无字象棋,那种爱母爱,无言胜有声。
最后一篇《魂与魄与鬼及孔子》,写借尸还魂点名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延伸至孔子谈论鬼怪,为了安稳的社会,即使有鬼也掩盖过去。类似鬼故事还说了《哈姆雷特》,中外文学衔接的毫无违和感。
——————————
书中提及的作者和作品:
莫言
汪曾祺
鲁迅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棋王 树王 孩子王》读后感(二):流沙之尺
生在一个距离城市20公里的小镇,小镇不大,如果用比较时髦一点的话讲,小镇的一环面积大概6000平方米。贯穿小镇有一条东西向的省道,其实我至今也没有深究过国道,省道,县道的区别,姑且把这条宽7,8米,长6,7百米的水泥路称为省道吧。小学时,我们家住在小镇的二环上,距离一环大概30多米的样子,一套两居室,没有卫厨,红砖黑瓦,后来整修瓦片时发现了几颗我换牙时扔上去的牙齿,公摊面积大得离奇,约有300平,公摊费是要自己维护这篇场地的卫生和基建。条件艰苦,不过庆幸的是,父母先知卓见,在一环内置办了两处商业,一处用作现代交互技术产业基地,一处用作现代艺术培训中心。在父亲的电器维修铺旁,是一位世伯的非机械动力传动维护中心,他们两的客户多集中于下午五点前,一般我放学后都会到我爸的铺面去等候至晚饭时间,然后回家。在这大约2个小时的时间里,有幸常常目睹两位企业家就现代企业的发展与管理展开唇枪舌剑的论战,岂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学院派的争论终究要讲究一个孰优孰劣,于是,象棋成为了他们论战的主要场地。
其实我小时候还算聪明,文韬武略都还拿得出手,虽谈不上卓越,却还能在一环内30多家人的小孩里杀个七进七出,于是渐渐的,在西城区我闯出了自己的小事业,逐渐完善了团队的顶层设计和团队建设,虽比不上父辈的业绩,却也算得上光耀门楣了。所以我特别不喜欢象棋的原因大概就是这样,作为一个企业家的操守应该是如连环画里的先辈们那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既要有羽扇纶巾的风度,也要有马革裹尸的气度,还要有负荆请罪的大度;现实中则是在世伯自行车铺旁有一石墩子,棋盘架在其上,两人光膀子,大蒲扇,白瓷大缸泡茶,两双大拖鞋,一手摇扇,一手执棋,因摇扇之手不能停,故抠脚的任务就由执棋之手代替,幕僚分站其后,虽说自古以来我们讲究三纲五常,君纲之数大概早已用尽,幕僚们常常在须臾之间改换门庭,转为对方帐下,也能片刻后弃暗投明,重回王道之中,并且颇有越俎代庖之意。再看那捉对厮杀的将军,完全的演绎了礼崩乐坏后的惨况,阴谋诡计尽施,什么暗渡陈仓说你们家有生意,好悔棋,什么声东击西说有人拿你们家东西,好赢取更多时间,当看到别人苦苦思索大声与左右聊天,内容大概是对方的智力不够,当陷入败局时常常假装有事,金蝉脱壳……如此反复,竟终究未角逐出个子丑寅卯出来,不久,一环以内,棋王之争早已随电器铺的倒闭和自行车铺的易手泯然江湖。
应试教育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好处就是,标签唯一,一旦你披上一个成绩好的标签,那么在以学业为前提的这个体制内,大概可以横行无忌了。如果你还能多一点点捣蛋的天赋,那基本上就可成为12岁年龄组里横跨黑白两道的一届枭雄,少些戾气,我们可以称之为孩子王。西城区那时候的基建还不如现在这么摩登,分界的地标建筑是镇中的某家视频体验中心。往西,以重工业为主,最著名当属的张氏棉纺,刘氏城建集团,公交枢纽终端;往东,以三产为主,初代vr交互,妇女关爱中心,和河套美食城最为著名。大多数时候棋王之争会在晚饭后延续,这正好应了我辈不甘平庸的拳拳之心,6点开始西城和东城的孩子们就会蜂拥出来,聚在视频体验中心,等候dj打碟,如果运气好,能遇上一部香港武侠片,如果老天开眼,有时候还会放一些还要再等上几年才能够年龄看的大片,这个时候两边的老大就要识趣了,尽早的给dj递烟递水,让他调低音量并在门口放哨,我记不清那时候有没有遥控器这种高端货,总之每每险急之时,都能迅速的黑屏并切换至有爱的主旋律歌曲,让我不禁对dj这一职业心生向往。不过好景不长的是由于我们中间出了叛徒,导致相当一部分时间里,武侠和动作远离了我们……
如今,我已为人父,常常不解人父之职责;偶读阿城先生大作,反观自己的成长史,突然觉得应该感恩,活着已属不易,尤其是在经历了偷草莓没被狗咬死,带一群不会游泳的孩子下河游泳没被淹死还奇迹般的学会了游泳,翻5米高的玻璃渣围墙没被渣死,吊车没被碾死,上树躲雨没被雷劈死,徒手爬房没被摔死,瞎闹离致瞎别人1cm没被枪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感恩吧,不管怎样,这始终还是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只是需要太多的时间来转换
《棋王 树王 孩子王》读后感(三):孩子王 读后感
阿城的《孩子王》展现出了阿城独特的风格,语言简洁朴素,句式一般简短,很少用拖沓的长句。阿城使用了精确的动词来刻画人物的行为,很少用推砌形容词。例如《棋王》里描写了王一生吃饭的时候,“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钻进嘴里。”只用了简单的动词,几乎没有任何推砌形容词,阿城描写得绘声绘色,给予了读者极强的画面感。
简单介绍一下,《孩子王》是“三王”之中的一本书,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故事。故事里的主角,“我”作为知青下乡劳动,因为只有主角一个人是正经读过高中的,他就被调到学校教一个初三的毕业班。那里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成果很糟糕,所以”我“决心以己之力做一番改变,可在初有成效之际,却因为不按课本、偏离指导思想的教学又被调了回去。主人公特别,对现实都有迷惘,如《棋王》对追忆过去书香和优越环境和坦然面对现在贫困生活的摇摆和《孩子王》中对人和自然、先进与落后、张扬和内敛、强与弱的多重思考。
对我来说孩子王比棋王更加好看,我觉得是因为故事里就在讲学校这个事情,所以身为学生的我会有共同语言,能理解故事里发生的一切。棋王的话,因为我对棋一点知识都不知道所以读的时候没有什么兴趣。《孩子王》里的学生上课就是抄,最后“我”告诉学生们写作文讲一件事情,一个人都写不顺。读完了《孩子王》不能不承认我么现在拥有的教育环境跟故事里学生的教育环境是天壤之别,在他们眼里能拥有我们现在的教育应该梦都不敢梦到吧。现在的教育方式和环境比他们好太多了,所以,我应该要知足,懂得珍惜感谢拥有现在的福利。
《棋王 树王 孩子王》读后感(四):事物的另一种模样
如果说《定西孤儿院纪事》是残酷,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是狂妄不羁的疯狂,到了阿城的笔下,则成了平淡奇特的生活。
十年浩劫不仅仅是几个人或是一个团体的事情,它实在是全中国的事情,所以当我翻开阿城的这本名扬已久的小说时,我突然意识到在苦大仇深之外的某种安逸平静。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在扉页上说他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
《棋王》很有意思,这其实是一个传奇故事,类似于口耳相传的市井高人传说。阿城的文笔平淡而压抑,如一味苦茶,清香伴着苦涩。十年浩劫在他的文笔下虽然也没有呈现出什么奇迹伟业来,但他笔下的这些人却同样的斗志昂扬,保持着热情和血性。就拿棋王里的王一生的经历,实在是苦难重重,父母的早逝,学业荒废,最后下乡。然而这个人又有一种轻快的形象,因为他的设定是一个痴人,对于所有的世事保持着一种充耳不闻的状态。那些不公,不平,在这里,都成了对于高手而言可有可无的状态。
但是阿城并没有将所有的事情忽略掉,比如王一生第一次没有能参加比赛的原因,他写了出来。对于这些事情,阿城压缩的极小,几句话带了过去,并没有发表什么评论。
下面两篇《树王》《孩子王》也都是这样的手法,不过多了一些牢骚和判断。
为什么《棋王》是最好的一篇,我想,就像是电影技术一样, 慢镜头用在一个全力奔跑的动作上,会有一种有力的反差,而用在一个散步的动作上,只能令人昏昏欲睡。
三篇《王》过后,还有几篇小小短文,阿城依旧用着平淡的口气叙述一些波澜壮阔的事情,不过,显然没有《棋王》来的自然。或者说,这种平平无奇的语气适合奇特的人世,却不适合自然。
我总觉得阿城试图在做的一种冰山似得写作手法,有某些地方是成功的,或许是十年浩劫,实在是海水也掩不住的巨大冰山。
《棋王 树王 孩子王》读后感(五):《棋王》和《孩子王》
我最近在课上读了阿城的中篇小说集“三王”系列中的两本,《棋王》和《孩子王》。这两本书都是以文化大革民时代为背景,而且两个主人公都是上山下村的知识青年。《棋王》是由,在下乡的火车上认识主人公,“棋呆子”王一生的“我”来讲的。王一生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他唯一的乐趣就是象棋。他从小就一直下,到中学时已经有了“棋呆子”的绰号。王一生的生活条件虽然不那么好,但他是一个有追求,自尊心,和坚强的毅力的人。《孩子王》的主角,毕业高中后,被叫到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的初中去教书时,发现那里的学生们因为没有课本可以让他们用,所以都根本就不会读小学水平的字。他看到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就决定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教他们。我很佩服这两个人物因为他们都是在新的环境里坚持努力下来的人。这两本书的环境背景虽然很相似,都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文化大革命,但我认为阿城的写作方式有些不同。我更喜欢《孩子王》,因为虽然《棋王》里的场面描写和心理描写更丰富,特别是王一生最后一个人打九个人的场面,描写得特别好,使人像在故事里看王一生下棋的人们一样激动,紧张,但我读下《孩子王》后比较感动。这两本书都没有会那么激动的情节,但我认为《孩子王》写得更生动,而且它的话题更吸引了我。
《棋王 树王 孩子王》读后感(六):阿城用简单的文字营造出逼真的画面
好的作家,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文字有力度,掷地有声地砸在读者的心里,引起重重波澜,有的人是一阵子,有的人是几年,有的人甚至是一辈子。
《棋王树王孩子王》是阿城最知名的小说,描写的是知青下乡时代的三个故事,文字朴实却极具洞察力,画面感极强。比如《棋王》里描写王一生不放弃一粒米:
“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干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果然,待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
这本书除了三王,还收录了阿城其他的短篇:《峡谷》、《溜索》、《洗澡》、《雪山》、《湖底》、《提琴》、《魂与魄与鬼及孔子》。而人称最绝的三王:《棋王》是我最喜欢的,江湖气颇重,《树王》很神奇、《孩子王》最打动人。
棋呆子王一生,他的人生除了下棋,就是吃,不是讲究吃好,而是吃饱,“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事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的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惨无人道。”
王一生说他下棋的本领还是从一捡烂纸的老头儿那学来的,老头儿被描写的就像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江湖高手,遇到“骨骼惊奇是练武奇才”的王一生,就把毕生绝学交给他。后来他问老头儿棋道这么好怎么还干捡烂纸这种营生呢?老头儿:“这棋是祖上传下来的,但有训——‘为棋不为生’,为棋是养性,生会坏性,所以生不可太盛。”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爱好不能轻易拿来作谋生用,否则会走样,到那时人生就空虚了。
王一生下乡时遇到了另一个知青倪斌,大家叫他脚卵,他有一套明朝的古董棋盘,祖上是元朝高官,世世代代棋术高超,他和王一生,除了都爱下棋会下棋,其他的都是完全两个方向的人,王一生腼腆怪异,对棋的执着超乎一切,倪斌热心外向,对文教书记的几句外交陈词就帮王一生搞定了参赛资格;王一生穷苦之极,甚至母亲死前只留得他一套自己磨出来的没有字的棋子,倪斌出身世家,讲到燕窝时头头是道,话语间还轻描淡写,似乎在讲一件非同寻常的小事而已。他们是一个强烈的反差对比。最后王一生挑战车轮大战,以倪斌为首的兄弟几个其利断金,给了王一生强大的鼓舞和帮助,赢了比赛之后,王一生的反应,证明了他对棋的执着已经演变成了对赢的渴望了。
看完《树王》,心里很难受,对肖疙瘩的死太不甘心,他的魂早已和树林牵在一起,树没了,他也如同没了魂魄,便一病不起。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烧山。
《孩子王》中,主人公“我”不按教材教课,一语道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学生们也没机会念高中,更说不上上大学了,回到队里,干什么事情都能写清楚,也不枉学校一场……”一本字典,整个县里都买不到,学生王福为了得到字典和“我”打赌,输了之后,“我”看在他对字典的渴望,提议把字典送给他,而王福不肯要,宁愿天天抄字典,可字典没抄完,“我”因为不按教材教课,被调离学校。
阿城的文字功底太深厚,文革时期的故事,寓意太深,而他在小说里不夹杂一点点个人情感,可字里行间,大家竟都能看懂,这有点像鲁迅的风格。
读《棋王树王孩子王》有感600字
三王不是一个名称、一个名字,它是一个总称。而阿城却把这个总称写成了三个人的总称。棋王、树王、孩子王,这三个不同领域的 王 。而树王却是最悲惨的人,他为树活着。
树王名叫肖疙瘩,很特别的一个名字。他十分喜爱树木,但他却又是一个喜欢砍树的人。这样一个xing格怪癖的人,每天唯一的乐趣就是砍树、送树;再砍、再送。山里人都十分不了解他,他一直守护着一颗大树,别的树他都砍,就不砍那棵大树。队里人都十分不解。
他每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睡在树下,一步也不离开。队里人?a href=‘/zhuanti/jiazuowen。html’ target=‘_blank’>家晕???强檬鞣枇恕U?盟?且?就罚?妥叩酱笫飨伦急缚车氖焙颍?じ泶裢蝗徽酒鹄矗??忠坏玻?恍硭?前汛笫骺车簟K?衔?馐且豢檬ナ鳎?绻?车艋岵缓玫摹I嚼锶艘晕??行傲耍?饷疵孕牛??∏研じ泶窭?摺5?じ泶衲?啦淮樱??纸艚舯ё糯笫饕欢?欢??夹侨嗣侨桥?怂??/div>
没办法,队里头的人为了砍掉这棵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肖疙瘩拉走。还说, 这人脑子疯了,为了一棵树不要命,那有这样的傻子 。树在人们的斧头声中落地。(星辰美文网)当肖疙瘩得知大树被砍之时,悲痛欲绝,嘴里不停地说: 那是一棵圣树,不能砍!
从这件事之后,肖疙瘩一病不起,最终树死人死。他被我看作是树王,永远的树王。
人如果有意识,可用自己的命来保护自己心爱的东西,那么这个人是勇敢的。学习上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能用所有的精力去学习,无论别人怎么劝也不放手。如果我们能有像树王这样的精神,什么事办不到呢?
求《棋王树王孩子王阿城》读后感
定义: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 文化寻根 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 寻根文学 。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 根 》中声明: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 ,他提出应该 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 寻根派 。
兴起背景:
寻根文学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现有其自身的社会背景。
1。文化热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想也与其他经验和技术一起进入中国,但是如何应对这些思想,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两种主要看法:
一种认为就应该学习模仿
连文学艺术上的现代派也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不考虑现代派艺术在西方正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抗
还有一种认为“现代化”这个目标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同,文化基础也不相同,它所呈现的模式,尤其是文化上的发展模式,是不应该相同的。
因此,中国在经济起飞之际应该如何把自身的文化传统作为接受场,来检验、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以求发展自己的现代化?这个问题在当时人文知识分子中逐渐引起了关注,具体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作出多元的考察。这与80年代初的启蒙话语不同,启蒙主义者所强调的反传统和反封建,正好可以被用来批判文革时期泛滥成灾的政治专制主义。但是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实际生活中研究如何建设现代化的命题时就不能不注意到,对现实的改造必须利用好自己的文化传统 。
于是重新研究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既是客观的需要,也是主观上的要求。到了1985年前后,文化领域兴起了一股规模不小的文化热。
2。作家
在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
当他们走向成熟的时候,他们需要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志。这一代作家必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来证明他们存在于文坛的意义。
他们利用起自己曾下乡、接近农民日常生活的经验,并透过这种生活经验进一步寻找散失在民间的传统文化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
他们并非是生活在传统民风民俗中的土著,相反,他们大多数是积极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族,可是当现代主义的方法直接受到来自政治方面的批评以后,他们不得不改用民族的包装来含蓄的表达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意识。
所以,文化寻根不是向传统复归,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接受场:在对于西方现代文学历史和作家的状况有了较多了解之后,迫切要求文学“走向世界”的作家意识到,追随西方某些作家、流派,即使模仿的再好,也不能成为独创性的艺术创造。在他们看来,以“世界文学”的视镜从中国文化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应该是中国文学更为可行之路。
主要思想缘由:
1。作家们感到了“文化”对人类的深刻制约,并力图把握它。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对“人”的自觉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在作品中力图解放“人”的生命与价值,但一些作家却发觉即使抛开暂时的政治、道德因素,人也不可能像动物那样,进入绝对自由的生存空间--一只无形的手在幕后操纵着人类,制约着“人”的心理、行为模式,这就是“文化”。
许多作家希望能够从 民族文化心理 层面上,把握本民族成员 理解事物的方式 ,从而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 文革 全民动乱乃至中国自盛唐以来国势为何衰落的疑问。
2。一些作家认为中国自“五四”新文化革命以来出现了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断裂”时期,于是希望以文学来弥补这一“文化断裂带”。阿城认为: 五四运动在社会变革中有着不容否定的进步意义,但它较全面地否定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加上中国社会一直动荡不安,使民族文化的断裂延续至今, 文化大革命 更其彻底,把民族文化判给阶级文化横扫一遍,我们甚至差点连遮羞布也没有了。 韩少功也认为: 五四以后,中国文学向外国学习,学西洋的,东洋的,俄国的和苏联的;也曾向外国关门,夜郎自大地把一切 洋货 都封禁焚烧。结果带来民族文化的毁灭,还有民族自信心的低落。
3。当时中国文坛受到世界“寻根”潮流的巨大影响:以拉美 魔幻现实主义 关于印第安古老文化的阐扬为代表 ,还有苏联一些民族作家对异域民风的描写 ,以及日本川端康成的具有东方风味的现代小说 。许多年轻作家从马尔克斯充满拉美地域色彩的作品中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文学走向世界的希望,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寻根”意识。这些作家坚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这一文学立论,他们的“寻根”,是为了与世界对话。他们认为,只有真正完成了 寻根 ,才能找到自己国家的独特文学样式、风格,从而立足于世界文坛。
早在1982年,贾平凹就在自己的创作谈《卧虎说》中认为,应该 以中国的传统的美的表现方法,真实地表达中国人的生活和情绪。 在这篇文章中 文化寻根 的动向已初露端倪。
另外,这些外国作家的作品在表现出浓厚的民族特征和民族审美方式的同时,又分明渗透了现代意识的精神,既富有民族文化独特性,又融合了现代感的创作倾向,为主张“文化寻根”的中国作家提供了现成的经验和有效的鼓励。所以说“寻根文学”自一开始就表现出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愿望,这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对自80年代初以来的现代主义文学精神的延续。
文化寻根意识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
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
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但这些方面并非绝对分开,许多作品是综合表达了“寻根”的意义。
综合来看, 寻根派 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主要事件:
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寻根意识最早体现在朦胧派诗人杨炼的组诗里,包括他在1982年前后写成的《半坡》、《诺日郎》、《西藏》、《敦煌》和稍后模拟《易经》思维结构写出的大型组诗《自在者说》等。
在小说领域里,则是起于王蒙发表于1982年到1983年之间的《在伊犁》系列小说。
1983年以后,随着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作品的发表和引起轰动,许多知青作家加入到了“文化寻根”的写作之中,并成为这一文学潮流的主体。
1984年12月,在《上海文学》杂志社与杭州《西湖》杂志社等文化单位在杭州举办的座谈会上,许多青年作家和评论家讨论近期出现的创作现象时提出了文化寻根的问题。
真正大规模打出“文化寻根”大旗的时间,是在1985年。
文革后的文学史上,1985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在此以前,作家们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方面,过于强大的政治压力使文学的实验无法健康正常地发展。1985年文化寻根意识的崛起,在政治和文化的多重关系下直接带动了文学上的实验,唤起作家艺术家对艺术本体的自觉关注。
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不约而同发表了各自的宣言,包括阿城、郑义、韩少功、郑万隆等。
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认为文学的根应该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这种文化寻根是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觉醒,也是释放现代观念的能量来重铸和镀亮民族自我形象的努力。他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
郑义也认为,只有“跨越文化断裂带”,我们才有可能“走向世界”。(《跨越文化断裂带》)
其他文章还有: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等等。
在他们的讲述中,有着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
这些作家在这样的理论之下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 寻根派 。
韩少功《文学的“根”》
从楚文化入手讨论:绚丽的楚文化到哪里去了?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一南一北两个例子:
广东(以及香港):对西洋文化的简单复制,只能带来文化的失血症。
新疆:要出现真正的西部文学,就不能没有传统文化(指具有新疆自身特点的文化)的骨血。如果只是从内地文学中“横移”一些主题和手法,很难新的生机和生气。
对于海外文化引进的莫名“轰动”。
但已有人在寻根:重新审视脚下的国土,回顾民族的昨天。对民族的重新认识,审美意识中潜在的历史因素的苏醒,追求和把握认识无限感和永恒感的对象化表现。
丹纳《艺术哲学》:人是多层次的——帮助我们领悟所谓的文化的层次。
作家的目光开始投向更深的层次,希望对现实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首先注意到乡土。
乡土深层保存了一些传统文化:不是地壳而是地下的岩浆,更值得作家注意。
这不是闭关自守或反对文化开放,只有找到异己的参照系,才能认清和充实自己——最终还是落于自己这里。
外国优秀作家与某民族传统文化的复杂联系:外国现代文化也是有脉可承的。
美国幽默传统、牛仔趣味——卓别林、马克 吐温、欧 亨利;
拉美神话、寓言、传说、占卜迷信——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欧洲大陆思辨传统、旧时经院哲学——萨特、加缪的存在主义;
佛教禅宗文化、东方士大夫闲适虚静传统——日本川端康成“新感觉派”;
希腊神话传说——希腊诗人埃利蒂斯。
……
《月亮与六便士》:高更的故事。
西方很多学者都对东方文化抱有其极大的兴趣与希望。
现实中的中国:改革和建设,“拿来”科学和技术。
万端变化中,中国还是中国,我们有民族的自我。要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重铸和镀亮这种自我。
阿城:“一个民族自己的过去,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也是不那么容易被忘记的。”
流派划分:
虽然打出了 文化寻根 的旗号,但对于什么是 文化 ,这些寻根作家们却莫衷一是。大多数作家选取了自己最为熟悉的某个地域做为切入文化层面的基点,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可以把 寻根文学 划分为 城市文化寻根 和 乡野文化寻根 两个大范围。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两种表现不同地域的 寻根文学 。
(一)城市文化寻根:
进行城市文化探索的作家不在少数,如刘心武在《钟鼓楼》中描述了北京当代平凡却多姿多彩的市井民情;冯骥才在《三寸金莲》中则再现了中国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与把玩。在这类作家中邓友梅和陆文夫表现犹为突出,堪称 南北两大家 。
邓友梅在1956年以短篇小说《在悬崖上》成名。进入新时期之后,他先是推出几部军事题材作品,以后就把创作目光集中到北京市井生活上,写下了一系列 京味儿 小说,其中的代表作《那五》和《烟壶》分别获得第二、三届中篇小说奖,其余还有《寻访 画儿韩 》、《双猫图》、《 四海居 轶话》、《索七的后人》等。这些具有浓烈民俗风味的市井小说,多将故事背景放在已逝的旧时代,勾画了上至王孙贵族、八旗子弟,下至社会底层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具有独特的审美韵味。
《那五》以三、四十年代旧中国北京的商业化社会为背景,刻划了一个 倒驴不倒架 的前清子弟那五欲求生于社会的尴尬情态。《烟壶》则从另一角度表现八旗子弟的再生,描写了破落贵族乌世保如何学得画鼻烟壶内画的绝技从而走上自食其力道路的过程。邓友梅的作品运用了地道的京白土语,并对各种传统习俗礼仪进行了精心的刻划,即使仅仅从民俗学的角度,他的创作也是不可多得的。
陆文夫生于长于江南市井,他的小说多取材于苏州小巷的凡人琐事,如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语言风趣而温和,从整体氛围上反映出历史悠久的吴越文化的底韵。他的代表作,中篇小说《美食家》塑造了一个耽于美食的房屋资本家朱自治的形象,描写他在解放前后四十余年专心口腹之欲并在文革后以此成为社会知名的美食家的奇特经历。作品中的叙述者高晓庭作为一个革命者和新中国的建设者,他的经历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一个缩影,尤其是他的 饭店革命 ,反映出左倾年代经济工作的严重失误。但作品最令人青睐的地方显然不在于对上层建筑的点评,而在于其中展现出的那个别具艺术魅力的美食世界及其背后丰厚了江南民俗色彩。
在邓友梅和陆文夫的作品中,对地方风俗的描写成为一大特色。如在《那五》中,因那五要学唱戏,引出下面一番叙述:
这票房有穷富之分,票友有高下之别。一等票友,要有闲,有钱,还要有权。有闲才能下功夫,从毯子功练起;有钱才能请先生,拜名师,置行头;有权才能组织人捧场,大报小报上登剧照,写文章。二等的只有钱有闲,也能出名,可以租台子,请场面,唱旦的可以花钱拜名师。然后请姜妙香、言菊明等名角傍着唱。三等的既无钱又无权,也要有条好嗓子,有个刻苦功,练出点真本事,叫内外行都点头,方能混饭吃。
这段对行内规矩的介绍,一般读者当然无从了解,读来便油然生出趣味。再如,《美食家》中写到主人公朱自冶选择茶楼的讲究: 苏州的茶馆到处有,那朱自冶为什么独独要到阊门石路去呢?有考究。那间大茶楼上有几个和一般茶客隔开的房间,摆着红木桌、大藤椅,自成一个小天地。那里的水是天落水,茶叶是直接从洞庭东山买来的;煮水用瓦罐,燃料用松枝,茶要泡在宜兴出产的紫砂壶里。
区区的饮茶,居然有如许多的讲究,如许多的规则--当一件事情开始形成某种秩序后,它的秩序本身往往就具有了意义,所谓的 文化 就在此出现了。小说中的 我 所深恶痛绝的朱自冶的这些 穷讲究 ,多年后,竟然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并成为代表苏州城的宝贵的 历史文化 --这也许就是小说所要表达的: 文化 既已形成,就不容否定,它本身已经成为 审美的对象 ,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
邓友梅与陆文夫的小说,都善于用经过提炼的口语化语言来表现自己所熟悉的一方风土,正如邓友梅所说,他 向往一种风俗画式的小说,如美术作品中的 清明上河图 那样。有审美作用,认识作用,也为民俗学者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这两位作家的作品虽然未必有重建中国的民族文化的强大作用,但在他们娓娓讲述人物的故事的时候,却的确展现出了时下已经少为人知的文化传统,在令读者感受到某种审美愉悦的同时,传达出一种醇厚的民俗韵味。
(二)乡野文化寻根:
与前一类 寻根文学 相比,倾向于表现乡野粗朴甚至鄙陋状态的作品更多,表现的领域也更加广泛。如汪曾祺表现 桃花源 式的传统生活的《大淖记事》、张承志表现蒙古草原人民生活的《黑骏马》、路遥关于城乡交叉地带的描写、莫言关于高密东北乡自己祖辈的生活秘史的讲述,其它如贾平凹表现秦汉文化的 商州系列小说 、李杭育表现吴越文化葛川江系列小说、郑万隆表现大兴安岭少数民族生活的 异乡异闻 系列、扎西达娃表现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高原藏民文化心态小说等等。
其中《黑骏马》是非常优秀的一部作品,这部中篇小说以深沉优美的语言和浓烈的感情色彩,赞颂了草原女性的博大胸襟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对 母亲 、 土地 的深深热爱。另外,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因展现了广阔的城乡地域和社会现实、生动地描绘了青年人顽强的生活历程,而受到广大的读者的欢迎。
在众多的作品中,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被很多人视为 寻根文学 作品的典型代表。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遥远不知所在的山寨 鸡头寨 及其自称刑天后裔的居民们蒙昧而充满神秘色彩的生存状态。小说以一个痴呆儿 丙崽 为中心人物,描述鸡头寨奇异的风俗、来历,鸡头寨百姓与正常世界的隔绝,他们与鸡尾寨的 打冤 及战败后遗弃老人和孩子举族迁徙的经过。
作品中, 鸡头寨 有很多怪异的习俗,如他们迷了路要赶紧撒尿、骂娘,以驱赶所谓的 岔路鬼 ;他们的居民会患一种名为 挑生虫 的怪病,症状是 吃鱼腹生活鱼,吃鸡腹生活鸡 ,其治疗方法居然是喝白牛血后学三声公鸡叫;山上的语言也与别处不同,例如把 说 说成 话 ,把 父亲 称为 叔叔 ,把 姐姐 称为 哥哥 。然而,无疑,鸡头寨是一个自给自足的 小社会 ,它有自己的神话传说,有自己的文字历史,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处事规则,甚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语言模式--即,它形成了自己的一套 文化 。鸡头寨无疑是一个奇异的地方,然而似乎它又真的有可能存在于某个角落。
小说中的中心人物丙崽身上,也有许多奇异之处。他长大十几岁,却只会说两个词: 爸爸 和 ×吗吗 。与他同龄的孩子,一个个长成壮年汉子,他却仍然 只有背篓高,仍然穿着开裆的红花裤。母亲总说他只有 十三岁 ,说了好几年,但他的相明显地老了,额上隐隐有了皱纹 。他 眼目无神,行动呆滞,畸形的脑袋倒是很大,像个倒竖的青皮葫芦,以脑袋自居,装着些古怪的物质。……见人不分男女老幼,亲切地喊一声 爸爸 。要是你冲他瞪一眼,他也懂,朝你头顶上的某个位置眼皮一轮,翻上一个慢腾腾的白眼,咕噜一声 ×吗吗 ,调头颠颠地跑开去。他轮眼皮是很费力的,似乎要靠胸腹和颈脖的充分准备,才能翻上一个白眼。调头也很费力,软软的颈脖上,脑袋像个胡椒碾晃来晃去,须沿着一个大大的弧度,才能成功地把头稳稳地旋过去…… 传说丙崽的降生是因为他的母亲杀死了一只蜘蛛精。他被鸡头寨的孩子们任意欺侮,似乎毫无做人的乐趣,但小说结束处鸡头寨的老弱病残都服毒自尽了,喝了双倍分量的丙崽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在作品中,后生仁宝身上明显具有 阿q 的影子,甚至当描写到他的时候作品的语言也开始带有鲁迅式反讽的味道。然而作品中更具象征意义的人物却应该是那个痴呆儿丙崽。丙崽只会说两个词语,在他的感觉世界里,外界被概括为简单而抽象的两极: 好 与 坏 、 喜 与 憎 。丙崽的存在似乎毫无价值, 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 。然而恰恰是他总是活着,永远穿着开裆裤,挂着鼻涕,长着脓疮,垂着硕大无比而又空空如也的脑袋,额上布满皱纹--一个永远停滞在 十三岁 的小老头。 这个形象象征了人类自身时常会遭逢的一种境遇,一种无力把握世界、无法表述自我、弱小无助浑浑噩噩的存在状态。他的长存不死,则象征了人类自身永恒的虚弱与渺小。
在一个封闭状态中产生出自身的文化,而这种 文化 最终又阻碍着 文明 的发展。鸡头寨是如此,多少年中 中国 似乎也是如此,而地球上的整个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八十年代中期,像《爸爸爸》这样具有象征意味的作品还有很多,如韩少功的《归去来》、《女女女》,汪曾祺的《大淖记事》等,这些作品描写的地域大多远离现代文明,处于封闭和凝滞的状态,因而较好地保存了原初的文化形态,映照出我们民族乃至人类远古的历史和生活方式,从而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厚度与文化象征意义。在寻根作家中,青年作家阿城应该说是最具独特个性与高超艺术功力一位。他的代表作 三王 《棋王》、《树王》、《孩子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汉学家们极大的热情关注。他作品中对道家境界和儒家风骨的表现,直到今天还有人在争议与探讨。
在以上涉及的这些 文化寻根 文学作品中,与前期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在对 人 的表现上。这些作品中的人物不再是超越一切之上的神或英雄,甚至也不再是作者努力要表现的作品重心,它只是众多生命形式的具体表现。在他们背后,隐藏着一只巨大的无形的手,这只 手 控制操纵着包括典型在内的一切生命。揭示个体,实际上也就是揭示全体,个人的悲喜属于全体。在阿城、韩少功等寻根派代表作家的小说中,生命和文化的相互制约、冲突、适应,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这些生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性体现者,而是刻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反过来说,寻根作家笔下的人物,是附着于文化之上的生命符号。
流派影响:
“寻根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无疑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很多寻根作家在创作时吸收了大量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
但 寻根文学 的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大多数作家对 文化 概念的理解是 以偏概全 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 民族性 的真正解剖。尤其是一些作家对现代文明的排斥近乎偏执,一味迷恋于挖掘那种凝滞的非常态的传统人生,缺乏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而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这造成了几年后 寻根文学 的衰微。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 寻根文学 现代派
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作品;这个概念产生不久,又有了“反思文学”。一般来说,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作家以对现代化国家的热切追求出发,来表达他们的相当一致的思考。在这方面,同时出现的“改革文学”也有这相同的思想基点。前者揭露、思考“文革”对现代化的阻滞和压抑,后者则面对“文革”的伤痕和废墟,呼唤、表现在城市和乡村的改革。
1985年
1985年这一年发生的许多事件,使这一年份成为一些批评家所认定的文学“转折”的标志:对“文革”和当代历史的书写仍为许多作家所直接或间接关注,但一批与“伤痕”、“反思”小说在思想艺术形态上不同的作品已经出现。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张辛欣、桑晔《北京人》,史铁生《命若琴弦》,刘索拉《你别无选择》,王安忆《小鲍庄》,陈村《少男少女,一共七个》,莫言《透明的红萝卜》,韩少功《爸爸爸》,残雪《山上的小屋》,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魂》等,均发表在这一年。
这些作品的主要部分,在创作成果上昭示了发生于这一年的两个重要的文学潮流:
“寻根文学”
“现代派”文学潮流。
寻根文学由一批青年作家发动,主旨在于突出文学存在的“文化”意义(对抗文学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载体),试图从传统文化心理、性格上推进“反思文学”的深化,并发掘、重构民族文化精神,以此作为文学发展的根基。
现代派小说有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相似的主题:表现对于世界的荒谬感,写人的孤独,有的又有“反文化”、“反崇高”的意味,且常用象征、意识流、“黑色幽默”等艺术方法。当时被指认为现代派的小说,有刘索拉《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陈村、韩少功的一些小说。
根据1985年之界(非时间意义上,而是题材、视角意义上),《一潭清水》更接近于之前的改革文学乃至反思文学,而《归去来》的寻根意味更重,甚至有了现代派的倾向。
读书报告─《棋王树王孩子王》
《棋王》《孩子王》《树王》赏析
钟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在大陆或者是台湾新文学的地位上早就受到多方的肯定,也有许多针对该书的评论,像是在内容的布局上,不管是象征、伏笔、对照的技巧上,都突破了“文革”后所出现的伤痕文学,阿城用字之轻盈,不血淋淋地陈述事件的本身,不将作者所有的价值判断宣泄出来,让读者去深刻体会其中意义与价值,这是本书相当值得关注的面向。
钟阿城以十多年的“知青”生活经验为素材,创造了三篇独具风格的中篇小说,时间是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叙述的人物都是平民小人物的故事,三篇小说又各自呈现了文中主角再追寻文革时“人”本身所失去的价值。王一生在〈棋王〉中之于传统文化的典范再现,强调对于性灵的追求;萧疙瘩之于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谐相处之心;老杆儿之于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以及对“书(字典)”所流露出的深厚情感。阿城就是在凸显这些在文革中所被抹灭掉的人的价值,而这种试图在高压的政治气氛中,去突破、去反省当下的状况,不管成效为何,但是的确反映了文革时,人们在价值观上的普遍扭曲。以下将针对三篇小说的主角性格做出分析,藉此反映出阿城对于文革的看法,及其反省文革时,人们在心灵上的空虚,“破四旧、立四新”这样的概念与传统文化间的矛盾与冲突。
〈棋王〉:人格的升华
※故事内容※ 《棋王》描述主角下放时,在火车上遇见了王一生这个棋呆子,一路上他们聊了许多,谈到“饿、吃、馋”与“棋道和生道”等等的问题,同时主角也了解了为何王一生会被称做“棋呆子”,也知道他在捡烂纸的老头儿那学棋的种种过程,后来下了火车,他们也就被分发到不同的单位去了。
过了几个月,棋呆子走了近百里路来到主角的分场来探望他,在那边结识了棋也下得不错的脚卵(倪斌),并且得知在不久之后有一场棋类比赛,但是那埸比赛因为棋呆子的分场说他老是请假,表现不好,所以不让他报名,也就无法参加比赛。后来由于脚卵的帮忙,棋呆子与棋赛的前三名及其它六人一起下盲棋,来了场友谊赛,比着比着天色渐渐暗了,对手也一个个甘拜下风的离开,最后只剩下棋赛冠军和棋呆子,而棋呆子在冠军要求能否给他老人家一点面子时,就和了这场棋。这场棋虽赢得漂亮,但棋呆子却哭了,哭着向他已过世的母亲述说他今日的成就。
〈棋王〉有很大的部分是在讨论“吃”的问题。在一个物资极度贫乏的年代,“吃”对于我们而言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对于主角王一生来说,确有不同的意义。因为贫穷,使他对“吃”怀有宗教般的敬意,看描写他在火车厢上吃便当的那段,作者说道:“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惨无人道”,“顿顿饱饱就是福”是王一生的价值观,更多的要求就是“馋”了,而馋只是让人们有着更多的欲望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殊不知已经被“物化”了,就像文中倪斌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将祖先所留下来具有意义的乌木象棋送给了书记,即使这样王一生有机会参加象棋比赛,他依旧不愿因此而参赛,“棋”这具有精神表征的事物,对于王一生来说,有着母亲的挚爱在其中,无时无刻可以“取出一个棋子,确实很小,在太阳底下竟是半透明的──像一只眼睛,正柔和地瞧着”,这般亲情的支持是不言而喻的。王一生的母亲一生所追求的也只是个“饱”字,却依旧能够体会到孩子在棋上的执着,她或许不知象棋有什么深奥的意涵,但是一个作母亲的知道儿子在挣钱讨生活之外,还有其它的需求,临死前还磨好了棋子送给他,借作者话说:“只可惜全国忙于革命,否则呆子不知道会有什么成就”,真的是环境将人的发展给箝制住,不过也因为这样的环境,王一生的意志与坚忍的力量相对地被突显出来;又有着捡烂纸的老人在棋艺与象棋所衍生出的文化传统,以及拾荒老人所对他的期许,老人将棋谱传给他,象征王一生承继了文化的传统,而所谓“破旧立新”的真正意涵,作者藉由老人的话道出正是“什么是旧?我这儿每天捡烂纸是不是在捡旧?可我回去把它们分门别类卖了钱,养活自己,不是新?”。“立新”并非是抹灭过去,文革要将过去传统文化连根铲除,那新的价值标准在未经时间的洗炼下,强用政治力量去概括整个价值体系,难道就行吗?
书中的高潮在结束时,王一生以其充沛的意志,引起一阵旋风,冲破当时荒芜、沉闷的空气。他以盲棋对决九人的场面,气势惊人,将大家的情绪推到最高点,关注的焦点全都在棋局上。最后出现的棋局冠军老者,在输掉棋局后不得不出面,还言“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老朽这盘期下到这里,权做赏玩,不知你可愿意平手言和,给老朽一点面子”,这般倚老卖老的情形,不愿虚心求教,只求保住“面子”,这和先前王一生与同学的父亲,号称城里头的名手,摆了一局据说是宋时留下的残局,王一生反倒是走赢了,名手自己连看王一生所下的棋步都不理解的情形下,还要收人为徒,王一生反问他一句那“我为什么要作你的徒弟呢?
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
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
《棋王树王孩子王》的作者是阿城, 名不见经传 的一个当代作家,从来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可直到读到他写的小说时,才真是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了。
棋王王一生家境贫苦,但天资聪颖,爱棋如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知青脚卵。二人同样家境贫苦,却有着不同的xing格。脚卵只求吃饱、睡好,朴实、知足常乐;而王一生精通棋艺,曾经向收破烂的老头请教棋艺,那次经历使他显得更加睿智、成熟。然而,就是这两个xing格截然不同的人,却做了朋友,这是怎样的一种缘分啊!最让我震惊的是脚卵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他说: 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不贪名誉,不求富贵,他视 钱财如粪土 ,却认为 仁义值千金 。他是一个俗人,却有闲云野鹤之美。他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只想吃饱、喝足,就这样安安稳稳地过完一生。这种顺其自然、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又有几人有呢?
树王肖疙瘩呆呆笨笨,却又朴实能干。支书曾经说过,他砍树的手艺,全场就数他最拿手,所以才落个 树王 的称号。知青们要砍树,他以命相搏;树被砍倒了,他也病倒了。那棵树仿佛是他的命一样,树死,人亡。他热爱大自然,否则,他也不会在知青们要砍树的时候以命相搏了。可是,(星辰美文网)没有人能理解他,最终他只能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孩子王老杆儿本来是在生产队干活,因为识得几个字,被调过来,担任教师。他教学方法独特,要教就教有用的。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王福是他的学生,也是唯一敢在课堂上顶撞他的人。他与老师打了一个赌,他赌赢了,却说自己输了,没有接受老师送的字典,而是执意把字典抄下来。在老杆儿要离开学生时,他把字典送给了王福。原先以为孩子王是一个孩子,却没有想到孩子王原来是一个老师,后来一想,倒也合理,老师 桃李满天下 ,倒也真是孩子王。
读后感系列之一:《棋王、树王、孩子王》
阿城讲故事的特点:
1、语句极其流畅,阅读体验非常好;
2、几乎不炫技,不用华丽繁复的词汇,但是不经意间总是能用朴素的言语击中读者内心,仿佛细水长流中酝酿着汹涌暗流;
3、人物刻画很是传神,仔细回想,大体上是首先通过外貌精准白描把人物形象勾画出来→精心设计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不断印证之前勾画的人物特征。
三个故事读后感:
《棋王》燃,《树王》悲,《孩子王》惋。
感悟:
1、好的故事一定离不开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一本书读完,情节或许会慢慢淡忘,但故事里有血有肉的“角色们”会永远留在读者记忆中;
2、遣词造句的最高境界就是“快、准、狠”,如手术刀一般直击问题核心,不矫揉造作、不故弄玄虚。给读者最好的阅读体验,大概就是舒服流畅的进入故事情节,却直到故事结束都感觉不到“文字”的刻意存在。
棋王读后感(精简版)
essjhp66
分享于09-24 20:16
棋王读后感 精简版),棋王读后感,棋王读后感300字,棋王 阿城读后感,棋王树王孩子王读后感,棋王读后感600字,棋王的读后感,棋王 张系国 读后感,棋王 阿城读后感 1000,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