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读后感800字:
《毛泽东传》读了将近一半了,与之前读过的传记相比,部分内容略显艰涩,主要是在某些地方加入了对政治、时局及人物的心理和动机的思考与推测。目前针对此书前半部分,简要讲下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求知若渴
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毛泽东的求知若渴,关于毛泽东读书的情况,摘要如下:
通过他母亲家的关系,泽东到湘潭一个失业的法律专业学生家独立地学习了6个月。虽然迫于他父亲的压力,也许还因为在湘潭遇到经济困难,他又回到家里,但这6个月的读书、听课和辩论,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从此他不再是父亲已成年的“宝石”。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的含义是宽泛的,实际上知识改变的是思想,然后在思想的推动下,才改变命运。毛泽东年少时读书的经历,即使经济困难时,也没有放弃读书,或许没有最初的书籍、遍历带来的思想冲击,便不会有他后面波澜壮阔的人生了。
二、对目标的执着与狂热
毛泽东青年时期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未来的形式以及如何拯救中国,即使有时身无分文,有时身处险境,也一直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前进。要想取得一件事情的成功,需要有明确而坚定的目标,对目标有着激情,为之不懈努力、持续耕耘。
三、关于理论与实践
中共发展初期,多数人都认为应该照搬苏联的方法,推动工人阶级运动,走向社会主义,超过90%的人认为从农村发展共产主义是可笑的,因为他们不相信,落后的山沟里,能有先进的共产主义诞生。但毛泽东并未笃信此方法,而是通过深入地实践调查,通过一系列农村运动,发展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发展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对此他还写过一篇文章,抨击没有实践经验的人士,名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任何事情,都没有一个永久不变的解决套路。对于复杂的问题,影响结果的因素有成千上万种,事情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只会纸上谈兵是不可取的。
四、毛泽东思考问题的眼光的长远性
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没有退潮。在中共领袖中,几乎只有他一个人在农民集会上讲反对帝国主义。他警告说,国民党干的最坏的事情之一,是和外国人结成同盟,并敞开大门让外国人来统治中国。1932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对日宣战。这在当时让人(中华苏维埃之外听到这话的少数人)听了发笑,但是十年以后,这看上去就像是天才的一笔,虽然他们在几年之内没见到一个日本人,虽然他们只控制很小比例的中国人口(他们只能管辖不到900万人)。但是毛泽东是有眼光的。他的目标不是抽象的社会主义方案,不是俄国革命的重复,并不是“另一个十月”就可以概括在江西山区里流汗流血的目的。他关于世界革命的梦想并不清晰。中国是底线。如果中国处于危险之中,那就没有什么比挽救中国更重要。中国没有了,那么一切关于革命的谈论就只是没有根的知识分子的空谈。
毛泽东的眼光及其长远,已经站在了一个制高点去俯视整个斗争过程了,对于事物本质的洞察能力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