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夜话》读后感
对于邓拓的《燕山夜话》,只是记得在高中时学过里面的一些文章,并没有过多的想过什么。最近一段时间阅读了里面的一些文章,还是颇有收获的。《燕山夜话》是邓拓为《北京晚报》开辟的一个专栏,他以马南邨为笔名,以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为宗旨,所刊文章深受读者喜爱。
就这些杂文的内容而言,有着一定的知识性,可以为我们答疑解惑。例如,我们可以从中知道一些典故的来源、清晰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
从这本杂文集中体现出的邓拓的写作特色也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借鉴。
接近大众生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邓拓《燕山夜话》中的杂文或以回答读者的提问或以自己看见、经历的事情为开头,将读者身边的问题搬上版面,展开来讲。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还可以切实的反映社会现实。对于这些问题,他也并不是仅仅提出观点,而是还提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一点教授法》这篇文章中,从第三段开始,邓拓就介绍了一些当代以及古代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重史实、史论,善于引用典故或寓言故事来体现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活泼文章内容。引用典故几乎可以体现在每篇文章里。如在《从三到万》中他引用“一个乡绅的儿子学习写字的过程”这篇在明清笔记中频繁出现的故事来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捷径的,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昭君无怨》中他引用班固《汉书》中有关昭君出塞和亲的记载以及蒙古人民对她的态度来说明,王昭君是汉蒙两族人民共同敬爱的伟大女性,她是不会有怨恨的!
旗帜鲜明、爱憎分明,不盲目跟风。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尤其是文革前夕,浮夸风现象十分严重,但是他并没有盲目的跟着大氛围走而是依旧保持原来的作风。在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同时也批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些残痕、污迹。如《说大话的故事》、《三种诸葛亮》就讽刺了吹牛皮、说大话、主观狂热的恶劣作风。后在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分子。
短小精炼、妙趣横生。在《燕山夜话》第二集《卷前寄语》中,邓拓说到:“《燕山夜话》的篇幅有限,而且从它一开始同读者见面的时候起,我便决心叫它在这一小块原地中生活,不许它多占篇幅,不许它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燕山夜话》中几乎每篇杂文都是以短小的篇幅阐述精炼的道理,给人以思考。此外,他的杂文虽意在告诉读者自己对某些事情的观点,但是却没有说教的意味,而是以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来说明。
开门见山。这是邓拓对杂文应该怎么写所作出的回答,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例如《生命的三分之一》一文,开篇便摆出论题,一个人要使自己活得有意义,就应该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能开门见山是现代很多文章的通病,我们写的文章有时就是说了半天别人却不知道我们的想法,以至影响传播的效果。
除上述几点外我认为《燕山夜话》中的杂文有些模式化,文章结构大同小异,单独看去篇篇精品,但如果长时间的连续阅读难免产生困乏之感。
总之,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向邓拓学习它的写作特色,并举一反三、在继承中求创新,将写作中的精神运用到收费站工作中。
更多精品源自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