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关于古琴的诗词
1、白居易《废琴》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2、白居易《船夜援琴》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3、白居易《清夜琴兴》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4、白居易《邓鲂、张彻落第》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寒松无妖花,枝下无人行。
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
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
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
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
5、白居易《夜琴》·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6、白居易《五弦》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7、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8、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9、张祜《听岳州徐员外弹琴》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10、王昌龄《琴》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11、刘长卿《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2、贾岛《听乐山人弹易水》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13、方干《听段处士弹琴》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14、王维《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求形容古琴的诗词???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李白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废琴》·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船夜援琴》·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夜琴》·白居易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清夜琴兴》·白居易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对琴待月》·白居易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琴酒》·白居易
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
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听幽兰》·白居易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弹秋思》·白居易
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
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听弹湘妃怨》·白居易
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听弹古渌水》·白居易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听郑五愔弹琴》·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江上琴兴》·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常建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张山人弹琴》·常建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推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
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
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
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管。
《咏琴》·刘允济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
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
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琴歌》·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题僧房双桐》·李颀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声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慽慽。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张祜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琴》·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李益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
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
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
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僧院听琴》·杨巨源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弹琴》·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听尹炼师弹琴》·吴筠
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
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
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旅次江亭》·杨衡
扣舷不有寐,皓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实上,寂寥寒江深。
《听段处士弹琴》·方干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三峡流泉歌》·李季兰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
玉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
三峡流泉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
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
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
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
《听颖师弹琴》·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听颖师琴歌》·李贺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听乐山人弹易水》·贾岛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赞美中国古琴艺术的句子
d1在许许多多的乐器中,最厚重优雅的也许只有古琴了,你看!它与凝重的青铜在一起,是那样融洽,与剔透的玉器在一起,是那样匹配。与华贵的丝绸在一起,是那样亲近。与晶莹的瓷器在一起,是那样和谐。
d2独坐幽篁里.林深人不知,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深山幽林,流泉淙淙,徜徉在苍松怪石之中,潇洒俊逸,身携古琴一张,与自然天地为友。在这里,我们读悟了古琴的魅力,已经融人在了古代士人的生活里。
d3古琴幽幽,幽幽古琴。丝丝琴弦上跳动着爱情友情人情世情,悠扬的琴声里蕴含着思慕欣赏遗憾杀机和仇恨。谁会想到,古木丝线书写的历史,也是如此这般的撕心裂肺而又缠绵纯真。广陵散真的绝了吗?不会,永久的不会,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最强音。如今,改革开放的时代,让我们在古老的中华大地这台琴键上,演奏更加精妙绝伦!
d4明屠隆论琴曰: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也就是说琴是一种不可闲置的乐器,很多琴友都有这样的体会,琴越弹越好。所以琴也是有生命的,当厚厚的漆面包裹着整个琴身的时候,体内的能力需要释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琴身的震动,琴体会慢慢松透,漆面也会慢慢干燥出现裂纹,它的身体得到了呼吸,琴的声音去掉了火气,琴也更加苍松、脆亮了。
d5一指空灵,一指清远。悠然如松涛阵阵,回应空谷;澄然似秋水漾漾,轻扣浅滩;皎然如满月粼粼,垂照汉瓦;铿然似铁蹄嗒嗒,飞掠过秦砖鼓琴者长袖拂风登高临远,小众山于眼底,弃浮名如敝屣。一把古琴,如圣山之泉般铮淙泻下泻下:三千丈是滔滔明月,三千丈是朗朗清霜。
d6一位身着中式对襟上衣的琴师正端坐操琴,他神情平和,气质儒雅,在他手下,一架古琴弦上飘出缕缕清音。他旁边手持洞箫的另一位老师和着琴声吹奏着《良宵吟》,听着听着,感觉好像一朵白云在蓝天上缓缓飘过,又像是一片梧桐树叶在微风中飘飘悠悠,轻轻落下。四周的听众凝神屏息,仿佛置身于月朗清辉的夜晚,虫儿鸟儿都睡了,只有阵阵微风轻拂脸颊
d7苔痕卜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调素琴,阅金经。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境界,虽是陋室一间,却是如此这般琴声泠泠、茗香飘溢,友人往来谈诗说画的生活,其悠闲自在是可以想见的。在这种相对定型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内涵幽深,能使人神静气匀,古琴音乐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那个时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十分贴切的组成部分。种种悠闲诗化的意境,确实令多少代的文人雅士所向往。
d8古琴,身长不过数尺,却胸襟博大,涵养天地。古琴,弦不过数十根,却行云流水,演绎乾坤。古琴,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载体,它的音韵不但能折射出高山流水,明月清风,还叠映出秦砖汉瓦,唐风宋韵。正因为如此,古琴就被炎黄子孙世代传承,传承出一种生生不息的跋涉和坚韧,传承成一种自强不息的魂魄和精神
d9中国乐器中很少像古琴那样具备一套完整的弹奏风格审美准则。古琴音乐的美学早在六朝麴瞻提出对散音、泛音及按音音色的要求时已初步形成。而唐末五代之际的刘藉更在《琴议篇》中提出了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迥幽奇、忝韵曲折、立声孤秀作为琴德的标准。
d10幽幽古琴,蕴含着高深而玄奥的哲理。世间万物,皆是因缘巧合。清音妙曲就在丝丝琴弦与轻盈的指尖之间。一切看似偶然的东西,往往背后有其必然。《诗经》古风关雎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文静娇美的少女,正是小伙内心的追求。关关雎鸠,水中采荇,环境的烘托,应是外在的条件;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神圣的爱情。虽然人们对诗句理解多有不同,但琴瑟就像留在了人们心中的一粒种子开花结果,代代传承。
d11瑶琴淙淙,角羽宫商,流水诗情赋;风雅韵浓,太音希声,飘渺思太古。七弦泠泠,独坐幽篁,云深不知处;纤指轻拨,广陵绝响,萦迴山水途。诸葛空城,悠悠禅乐,退劲敌无数;伯牙抚丝,澹澹清音,知心向谁诉。珠玑胥引,青山衔月,玉涧急飞渡;唐宋朝歌,古韵尘风,日月同归暮。
d12一指风云,一指散淡。琴操如水,漫卷过荒烟落照,漫卷过古道西风,漫卷过时光冷峻的锋刃,漫卷过远游者破旧的行囊漫卷过俱寂的万籁,漫卷过历史荒芜的河床,然后,便象一盏灯一样的安静下来,在我生命中某个宿命的段落,凸现出她鲜明的指向。
d13时光在这里变缓,悠扬的古琴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寓言:在遥远的海岸上有个喜欢海鸥的人,清晨他驾船来到海上,鸟儿成群结队地飞来,人鸟一起游玩,其乐融融,乐曲表现了海日朝晖,沧江夕照,群飞众和,翱翔自得的意境。这就是古琴曲《鸥鹭忘机》,出自《列子黄帝篇》,表现了真善美的精神境界。
d14对于古琴,古人早就说:难学、易忘、不中听。可纵观历史,会弹琴者、能弹好琴者,无不是圣贤之辈;会听琴者、能听懂琴音者,无不是淡泊明志、超凡脱俗的豁达之人。
d15一曲高山流水,不仅体现了俞伯牙鼓琴的高超技艺,也反映出钟子期知音的绝妙与难得。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一个人心中无形的音,却化成了另一个人心中有形的像,音与像,像与音,交互融合。琴音琴心,弹者听者,丝丝入扣,心有灵犀,也难怪钟子期去后,俞伯牙在其坟前失声痛哭,毁琴立誓,永不再弹。我们在为伯牙高超技艺毁于一旦而惋惜的同时,也深深地为子期这样的知音难求而万分感动。千里马怎能少了伯乐,没有伯乐的千里马只能是忍气吞声。多少年来,人们一直为求一知己为满足。古琴幽幽,似乎从未停止过对真情的诉说。
d16几乎每一首古代的琴曲都有一个十分恰切的名字,《阳关三叠》《汉宫秋月》《广陵散》《醉渔唱晚》《平沙落雁》《阳春白雪》《渔樵问答》反复品味琴曲的名字,静心聆听琴曲,你就会茅塞顿开,体会到什么是天机乍现。一杯清茶,一曲古琴,茶飘着袅袅的氤氲缓缓上升,曲内敛深邃把这指尖的舞蹈演绎的天衣无缝,美哉!悠哉!品茗听曲,这种心境,这种氛围,把你和演奏者一起带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d17两位老师又琴箫合奏了《阳关三叠》。这首古琴曲,抒情气息浓郁,琴声悠扬,箫声袅袅。深情的歌声伴着优美的琴箫,轻轻拨动着听众的心弦: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的眼前现出一幅友人离别的动人画面:清明的天宇,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设宴饯别,依依不舍。琴师反复吟唱的那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像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饱含依依惜别的情谊,也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切祝愿。我被深深感动了,也陶醉了。
d18鼓琴者虚怀若谷焚香独坐,一任清洁的神形,旷远的情思,在鸟儿般灵动的指尖,骏马般驰骋,江河般浩荡。明月薄如蝉翼的清辉,洒满鼓琴者雪片般被清风反复掀动的潇潇长发。琴和人,人与琴,浑然已成一体,在高山之巅,在大河之源,呈现出一派静远和润的气度,一派道骨仙风的飘然。
d19幽幽古琴,弹出了千古知音,赢得了伟大的爱情,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幽幽的琴韵中,竟有对牛而弹的影子。据说从前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于是公明仪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才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听着乐曲慢慢走动起来。现在这一故事成了一个成语,叫对牛弹琴,意在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也用以讽刺说话的人不看对象,一般是指和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但仔细想来,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现代农业以及胎教都多少有这方面的作用。如此看来,讽刺和讥笑只是暂时的,科学的发展才能真正证明谁最后才是可笑的。
d20有琴霹雳,又有琴曲《霹雳引》。出自《和文注琴谱》。琴操解题,辟历引,楚商梁子所作也,商梁出游九皐之泽,览渐水之台,张罛置罟,周於荆山,临曲池而渔。疾风霣雹,雷电奄冥,天火四起,辟雳下臻,玄鹤翔其前,白虎吟其后,惧然而惊,谓仆其曰,今日出游,岂非常之行耶,何其灾变之甚也,其仆曰孤虚没张,八宿相望,荧惑干角,五星失行。此国之大变也。君返其国矣。於是商梁子归其家,乃援琴而歌叹,韵声激发,象辟雳之声,故曰辟雳引,云疾风盈河,辟雳下臻。洪水浩浩滔厥天,监良隆愧,隐隐阗阗,国将亡佤丧厥年!
d21有琴幽涧鸣泉。又有琴曲《幽涧泉》,《潜确居类书》解题:(乐府)幽涧泉者,山水二十四曲之一。李白古乐府曰,拂彼白石,弹吾素琴;幽涧愀兮流水深,善手明徽高张清心;缉商缀羽,潺湲成音;吾但写声发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涧泉,鸣深林。太白恰好的山水之情与琴乐之声结合起来,为琴名做了一个很好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