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写井冈山的诗词
1、《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2、《念奴娇·井冈山》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3、《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诗】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井冈山的诗句,欢迎大家的阅读。
井冈山的诗句:
1、昔在井冈,漫步穹苍。千峰相连,龙蛇奔放。翠竹松杉,烟霞恍漾。五井茅坪,稻菽争长。
2、昔上井冈山,革命得摇篮。千流归大海,奔腾卷巨澜。罗霄大旗举,红透半边天。路线成众志,工农有政权。
3、五指擎天秀井冈,险峰无限过黄洋。三湾改写新军制,一法分完旧地疆。星火燎原传赤色,工农革命聚戎装。如今山上风光好,绿岭青山遍地香。——《井冈山》
4、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5、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6、料峭春寒溶,强敌跟踪,夜行山谷月朦胧。林密坑深惊敌胆,莫辨西东。
7、离队数年不自知,今来小驻在志司。欣看装齐军容盛,忆我曾长梭镖师。
8、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毛泽东
9、井冈学习已五天,今日离开真留恋。一人一事情切切,一草一木意绵绵。握着井冈人的手,由衷敬慕泪湿面。红色精神再弘扬,让人怀念到永远。——《告别井冈山》
10、井冈山上真诱人,我已决定当红军。种地挑粮放岗哨,磨刀擦枪众志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已宵遁。吃饭红薯南瓜汤,生活艰苦不要紧。人生只要主义真,愿意为党献终生。——《我想当红军》
11、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12、过关斩将敌胆寒,破贼围千叠。指顾油山在望,喜遂风云合。
13、革命雄师会井冈,集中力量更坚强:红军领导提高后,五破围攻固战场。
14、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
15、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念奴娇·井冈山》
16、不拜佛来不拜仙,我来敬拜井冈山。一代英烈洒热血,革命成功是摇篮。游完此山多感叹,人的精神力无限。只要理想信念坚,成就伟业何为难!——《登井冈山》
井冈山介绍:
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万洋山(为罗霄山脉中段)的北支,据传在东汉年间就已经有人在井冈山居住了。秦朝设郡县制时,井冈山为九江郡庐陵县属地。
井冈山距井冈山市新城区(红星街道)35公里,距吉安市吉州区约130公里处。
森林覆盖率为
81、2%,年平均气温
14、2度,至今仍保留众多人迹未至的大片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代表性的植物有红豆杉、银杏、半枫荷、白豆杉、伯株树等上千种。井冈山瓷土矿、稀土矿储量丰富,为两大优势矿种。
时间:
1、昔在井冈,漫步穹苍。千峰相连,龙蛇奔放。翠竹松杉,烟霞恍漾。五井茅坪,稻菽争长。
2、昔上井冈山,革命得摇篮。千流归大海,奔腾卷巨澜。罗霄大旗举,红透半边天。路线成众志,工农有政权。
3、五指擎天秀井冈,险峰无限过黄洋。三湾改写新军制,一法分完旧地疆。星火燎原传赤色,工农革命聚戎装。如今山上风光好,绿岭青山遍地香。——《井冈山》
4、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一毛一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5、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6、料峭春寒溶,强敌跟踪,夜行山谷月朦胧。林密坑深惊敌胆,莫辨西东。
7、离队数年不自知,今来小驻在志司。欣看装齐军容盛,忆我曾长梭镖师。
8、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一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毛一泽东
9、井冈学习已五天,今日离开真留恋。一人一事情切切,一草一木意绵绵。握着井冈人的手,由衷敬慕泪湿面。红色精神再弘扬,让人怀念到永远。——《告别井冈山》
10、井冈山上真诱人,我已决定当红军。种地挑粮放岗哨,磨刀擦一槍一众志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已宵遁。吃饭红薯南瓜汤,生活艰苦不要紧。人生只要主义真,愿意为一党一献终生。——《我想当红军》
11、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一政靠兵权。
12、过关斩将敌胆寒,破贼围千叠。指顾油山在望,喜遂风云合。
13、革命雄师会井冈,集中力量更坚强:红军领导提高后,五破围攻固战场。
14、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
15、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念奴娇·井冈山》
16、不拜佛来不拜仙,我来敬拜井冈山。一代英烈洒热血,革命成功是摇篮。游完此山多感叹,人的精神力无限。只要理想信念坚,成就伟业何为难!——《登井冈山》
1、昔在井冈,漫步穹苍。千峰相连,龙蛇奔放。翠竹松杉,烟霞恍漾。五井茅坪,稻菽争长。
2、昔上井冈山,革命得摇篮。千流归大海,奔腾卷巨澜。罗霄大旗举,红透半边天。路线成众志,工农有政权。
3、五指擎天秀井冈,险峰无限过黄洋。三湾改写新军制,一法分完旧地疆。星火燎原传赤色,工农革命聚戎装。如今山上风光好,绿岭青山遍地香。——《井冈山》
4、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5、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6、料峭春寒溶,强敌跟踪,夜行山谷月朦胧。林密坑深惊敌胆,莫辨西东。
7、离队数年不自知,今来小驻在志司。欣看装齐军容盛,忆我曾长梭镖师。
8、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毛泽东
9、井冈学习已五天,今日离开真留恋。一人一事情切切,一草一木意绵绵。握着井冈人的手,由衷敬慕泪湿面。红色精神再弘扬,让人怀念到永远。——《告别井冈山》
10、井冈山上真诱人,我已决定当红军。种地挑粮放岗哨,磨刀擦枪众志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已宵遁。吃饭红薯南瓜汤,生活艰苦不要紧。人生只要主义真,愿意为党献终生。——《我想当红军》
11、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12、过关斩将敌胆寒,破贼围千叠。指顾油山在望,喜遂风云合。
13、革命雄师会井冈,集中力量更坚强:红军领导提高后,五破围攻固战场。
14、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
15、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念奴娇·井冈山》
16、不拜佛来不拜仙,我来敬拜井冈山。一代英烈洒热血,革命成功是摇篮。游完此山多感叹,人的精神力无限。只要理想信念坚,成就伟业何为难!——《登井冈山》
1、昔在井冈,漫步穹苍。千峰相连,龙蛇奔放。翠竹松杉,烟霞恍漾。五井茅坪,稻菽争长。井冈山的诗句。
2、昔上井冈山,革命得摇篮。千流归大海,奔腾卷巨澜。罗霄大旗举,红透半边天。路线成众志,工农有政权。
3、五指擎天秀井冈,险峰无限过黄洋。三湾改写新军制,一法分完旧地疆。星火燎原传赤色,工农革命聚戎装。
4、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5、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描写井冈山的句子]
描写井冈山的句子
1、井冈山杜鹃的花朵大而热烈,因为,它也曾被热血浸染,让杜鹃更加红艳,描写井冈山的句子[智库|专题]。
2、花的井冈让人陶醉,诗的井冈让人振奋,信念的井冈让人坚强。
3、第一次登临井冈山,满怀新奇,满盛神圣。
4、隐隐约约,仿佛在远处流动的水响,一种声音轻拍着早晨的井冈山,继而更像拍着了心灵的堤岸。
5、七月的井冈山,没有了曾经隆隆的战鼓漫天,也消逝了昔日的滚滚硝烟,在这片曾战火遍布的土地上,如今却早已尽染了层林青翠飞流着瀑布的绝美。
6、井冈山是江西的一个旅游胜地,也是风景优美的好去处,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景点,如笔架山,八角楼,五指峰,龙潭……真是数不胜数啊!
7、看井冈,弥漫的是种醉人的安详,再叹井冈,承载着并传承着的是无数英烈们的故事与永久不灭的信仰!
8、井冈山精神,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世纪征途上,全党和全国上下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9、井冈山,让我感到人类集体崛起时的悲壮,也让我感到不肯低头时的苍凉,更让我感到思想点燃火炬的无穷力量。
10、井冈山的杜鹃,是井冈山的一绝,真是美极了。井冈山的杜鹃,密密匝匝地指向蓝天,映红了五百里井冈,那是它们在怀念逝去的英雄啊!
11、井冈的山、井冈的林、井冈的房屋与道路,都被早晨的细雨抹洗一遍,句子《描写井冈山的句子》()。近处的景物轮廓淋漓,仿佛是色彩鲜明的水粉妙作,总给人一尘不染的舒畅感觉。
12、挹翠湖,这井冈山腹地的一片明丽的镜子。这时的湖面也笼罩着薄薄的白雾。
13、窗外的雨中,高矮各异的建筑物静静的,似乎乐意于接受雨丝的洗礼以保持一种恒久的洁净。
14、看到被乳白色的窗帘遮住了的宽大的窗口透出了微微的亮光。我对自己说,这就是井冈山的早晨了。
15、不知不觉,空中的雨云也消散了。湛蓝的天色显露出来,山也明了,绿更绿了。在通往黄洋界、大井的路上,在走向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的路上,行人更多起来。
16、串串的鸡啼点击井冈山晨夕中朦胧的雾色,一阵一阵的,似乎是传递着的歌浪。“雄鸣一唱天下白”,毛主席是听了这井冈山的雄鸡的歌唱了吧。
17、他们的神情里写着愉快与畅意。井冈山热闹的每一天想必都是这样开始的。
18、尤其是晚上和早晨。井冈山早晨的雨下得轻轻柔柔、细细腻腻,给人细水长流的味儿。
19、我爱井冈山,因为她庄严肃穆。我爱井冈山,因为她令人留恋。我爱井冈山,更因为她是红色摇篮,是革命圣地。
20、井冈山,中国名山之一,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有很多的革命人文景观,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
毛主席的井冈山诗词
毛泽东公开发表的67首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三首均为井冈山书写。去了井冈山,浩莽雄姿与秀雅风光完美融合,让人心中倍生敬仰!满齿噙香对山吟!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965年5月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念奴娇·井冈山
1965年5月
参天万木,千百里,
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
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
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
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
人间变了,
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
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
天际悬明月,
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
万怪烟消云落。
描写井冈山的句子
1、隐隐约约,仿佛在远处流动的水响,一种声音轻拍着早晨的井冈山,继而更像拍着了心灵的堤岸。
2、串串的鸡啼点击井冈山晨夕中朦胧的雾色,一阵一阵的,似乎是传递着的歌浪。雄鸣一唱天下白,毛主席是听了这井冈山的雄鸡的歌唱了吧。
3、第一次登临井冈山,满怀新奇,满盛神圣。
4、看到被乳白色的窗帘遮住了的宽大的窗口透出了微微的亮光。我对自己说,这就是井冈山的早晨了。
5、尤其是晚上和早晨。井冈山早晨的雨下得轻轻柔柔、细细腻腻,给人细水长流的味儿。
6、窗外的雨中,高矮各异的建筑物静静的,似乎乐意于接受雨丝的洗礼以保持一种恒久的洁净。
7、井冈的山、井冈的林、井冈的房屋与道路,都被早晨的细雨抹洗一遍。近处的景物轮廓淋漓,仿佛是色彩鲜明的水粉妙作,总给人一尘不染的舒畅感觉。
8、他们的神情里写着愉快与畅意。井冈山热闹的每一天想必都是这样开始的。
9、挹翠湖,这井冈山腹地的一片明丽的镜子。这时的湖面也笼罩着薄薄的白雾。
10、不知不觉,空中的雨云也消散了。湛蓝的天色显露出来,山也明了,绿更绿了。在通往黄洋界、大井的路上,在走向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的路上,行人更多起来。
11、花的井冈让人陶醉,诗的井冈让人振奋,信念的井冈让人坚强。
12、井冈山,让我感到人类集体崛起时的悲壮,也让我感到不肯低头时的苍凉,更让我感到思想点燃火炬的无穷力量。
13、井冈山,中国名山之一,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有很多的革命人文景观,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
14、井冈山的杜鹃,是井冈山的一绝,真是美极了。井冈山的杜鹃,密密匝匝地指向蓝天,映红了五百里井冈,那是它们在怀念逝去的英雄啊!
15、井冈山杜鹃的花朵大而热烈,因为,它也曾被热血浸染,让杜鹃更加红艳。
16、井冈山精神,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世纪征途上,全党和全国上下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17、七月的井冈山,没有了曾经隆隆的战鼓漫天,也消逝了昔日的滚滚硝烟,在这片曾战火遍布的土地上,如今却早已尽染了层林青翠飞流着瀑布的绝美。
18、看井冈,弥漫的是种醉人的安详,再叹井冈,承载着并传承着的是无数英烈们的故事与永久不灭的信仰!
19、井冈山是江西的一个旅游胜地,也是风景优美的好去处,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景点,如笔架山,八角楼,五指峰,龙潭真是数不胜数啊!
20、我爱井冈山,因为她庄严肃穆。我爱井冈山,因为她令人留恋。我爱井冈山,更因为她是红色摇篮,是革命圣地。
原标题:井冈山行写下五首动情的诗词
september
20
文|天涯客
其一 龙潭
峰回路转百道湾,
山高林密风清凉。
鸟唱虫鸣蝶曼舞,
瀑吼松嚎云飞扬。
注:2019年9月16日于江西干部学院。
其二 五指峰
钢齿铜牙嵌山川,
气势如虹贯秋阳。
眉清目秀赵公明,
脸头膘耳关云长。
注:2019年9月16日于江西干部学院;背景五指峰是井冈山主峰,100元人民币背景;关云长俗称关公,财神也;赵玄坛世称赵公明元帅,财神也。
其三 摇蓝魂
秋昌起义走华容,
革命低潮上井冈。
漫漫征途往何方?
面面相觑尽迷茫。
委员逆境挽狂澜,
八角楼里写华章。
农村包围大城市,
因地制宜施妙方。
革命胜利欲夺取,
四肢健全强心脏。
建立首个根据地,
诞生红色大摇蓝。
红旗一呼万民应,
铁锤镰刀举马灯。
枪杆子里出政权,
党要绝对指挥枪。
星星之火难浇灭,
四处燎原燃希望。
黄洋界上炮声隆,
猎猎旌旗迎风扬。
默默无闻大井村,
朱毛甫至震四乡。
门前石板书声香,
屋后林地练枪忙。
勤练苦功报血仇,
卧薪尝胆除雪恨。
树高必遭强风摧,
兵壮定为恶敌惶。
一曲十里送红军,
几多愁绪恒回荡。
离妻别母弃婴儿,
几度回头欲断肠。
挥泪擦血鸿鹄志,
不除老蒋不还乡。
注:2019年9月16日晚间在红军剧场观看大型情景歌舞剧《井冈山》后有感。
其四 朝圣
绿山绿水绿军装,
红袖红星红摇篮。
一次井冈一生情,
不忘初心不忘党。
注:2019年9月16日于井冈山。
其五 茨坪晨曦
松裹别墅雾裹山,
鸡鸣晨霜鸟鸣光。
荫道曲径幽幽静,
清泉绿水悠悠欢。
注:2019年9月17日早上8时于井冈山。
—theend—
在毛泽东主席已发表的67首诗词中以“井冈山”为命名的有三首。它们分别是《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
为什么毛泽东会在自己为数不多的诗词中有三首之多以井冈山为名填词呢?这是由于井冈山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决定的。井冈山给毛泽东的印象太深了,井冈山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太大了,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永远不会忘记在井冈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朱毛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炬,成中国革命燎原之势。井冈山的道路,闯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井冈山道路是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星火照国红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的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武装起义。会后,毛泽东赴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地区,领导江西安源的工人、两省的农民和一部分北伐军,组成了一支工农革命军,于9月9日举行了秋收起义(亦称秋收暴动)。经与国民党军激战,部队损失很大。9月19日,起义各部在湖南浏阳文家市会师,整编后由毛泽东率领,向井冈山进发。10月,到达井冈山,开创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上山”思想萌于1927年6月中旬。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毛泽东冒着巨大的危险多次接见来自武汉的工农干部,详细了解情况。据袁任远回忆:“6月中旬,毛泽东在汉口日租界一旅社召集湖南工会、农协干部会,要求大家回到原来的岗位,拿起武器,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坚决与敌人作斗争,武装保卫革命”。①
毛泽东“上山”思想的具体内容是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丰富、深化的。
最初是保存工农武装,等待时机的策略。
针对陈独秀的错误主张,毛泽东提出:应该“上山”,“上山可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②
以军事暴动为主,建立革命政权,是毛泽东“上山”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
毛泽东曾提醒全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③
瞿秋白曾提议要毛泽东在上海党中央工作。毛泽东则表示愿意去湖南做农民革命工作,不要把他留在党中央。他说:“我要跟绿林交朋友,我是上山下湖,在山湖之中跟绿林交朋友”④毛泽东的“上山”思想,后来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发展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最后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理论。实践证明:这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袁文才部队和王佐部队,是活跃在井冈山地区的两只地方农民武装。对于袁、王毛泽东在到达井冈山前就不陌生,他曾被安福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王振亚的汇报所吸引。毛泽东不仅牢牢刻下了“井冈山”三个字,而且储存了袁文才、王佐这两个名字。
毛泽东在三湾召开的前委扩大会议上说:部队不能乱跑了,要“就地打主意”“袁文才在茅坪打圈圈,敌人几年来都没有把他们消灭,王佐在井冈山也是这样。敌人没有办法打垮他们。”
①袁任远《石门南乡的起义》,《星火燎原》第一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
②蒋建农,《毛泽东全书》第一卷124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③《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第24页
④何长工,《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时期毛主席的伟大实践》
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在江西永新、宁冈、遂川和湖南霊县之间,山势高峻,地势险要。毛泽东带领部队在这里发动群众进行游击战争,实施土地革命,组织起地方武装和党组织,建立了工农政权。经过半年的艰苦卓绝斗争,建立起了以宁冈县的茅坪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中,总结了井冈山斗争和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分析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
1930年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书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把建立红色政权与全国政权联系起来,阐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伟大意义。
全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宣布:从1927年开始的乡村聚集力量,用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探索出的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道路。
神韵颂宏业
毛泽东对自己开创的事业发展情况非常关注,除了发表文章给予肯定或指出缺点外,重大事件还填词赋诗。黄洋界战斗的胜利和井冈山解放后的变化,对于此地有深厚感情的毛泽东来说不能没有诗章,时隔三十八年,前后填词三首。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是一首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赞歌,是一首抒写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史诗,是毛泽东许多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诗词中最早的一首词。这首词题为“井冈山”,内容却不是描写山景,而是通过写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第二次反“围剿”战斗的关键一仗——黄洋界保卫战,热情歌颂井冈山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
这是毛泽东“山上”思想,得到印证取得胜利的一首赞歌。
词的上阕写战前气氛和敌我双方的态势。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这两句概括了红军士气高昂,严阵以待的雄壮声势,栩栩如生,“为全词的雄伟气势以及词的结尾与红军的胜利作了铺垫。”①黄洋界处在井冈山上很高的位置,从这里向下远望各山头,到处是红军迎风招展的战旗;到处军号高鸣,战鼓齐奏。说明红军早已严阵以待。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回答《毛主席诗词》英译者的解释是:“‘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旌旗’和‘鼓角’都是指红军。黄洋界很陡,阵地在山腰,指挥在山头,敌人仰攻。山下并没有都被敌人占领,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旌旗在望’,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山下旌旗在望”,喻指山下的部分红军即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三十二团,以及井冈山一带的赤卫队、暴动队等地方武装也在坚守井冈山,山下并没有都被敌人占领。“山头鼓角相闻”,喻指守卫黄洋界的红军第三十一团第一营,以不足一营的兵力,利用悬崖峭壁的地形顽强抵抗敌人的进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敌人人多势强,气焰嚣张,红军被敌人重重包围;但在这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英勇的红军毫不畏惧,泰然自若,岿然不动。衬托了红军英勇善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虽然敌人在数量上占了很大的优势,把红军一层又一层地包围起来,“岿然”一词,充分表现了红军巍然屹立的雄姿。
下阕写战斗经过,军民万众一心,粉碎了敌人的围攻,战斗取得胜利。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这两句写红军已预料到了敌人会乘虚前来围攻,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筑好了防御工事,戒备森严,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英勇抗敌的情景,写出了红军战胜敌人的原因。这里“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岿然不动”前后照应,既显得典雅雄壮,又韵味深长。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两句写具体的战场(黄洋界)和战斗结果(有人报告说,敌人听到了红军在黄洋界打的炮声,惊慌地在夜晚逃走了),即战斗取得了胜利。这胜利是通过“炮声”传报的,陈毅说:“在战争中尝有炮①良石、芦白欣,《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86页,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声雷鸣而敌已开始逃跑。此敌之起身炮也,我之送行炮也。不可不知。”这两句极为形象地描绘了这次保卫战,巧妙地嘲笑了敌人,有力地鼓舞了红军军民,同时与上阕军民的备战与岿然不动的情景照应,前后贯通,无懈可击。
这首词匠心别运,画意盎然。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善用古语和成语,描写景象宏伟,叙事清晰凝练,极富感染力,典型与高度概括了井冈山斗争的形势和特点。典型概括是这首词一个突出的写作手法。作者在词里热烈赞颂了井冈山的黄洋界保卫战。黄洋界保卫战是红军以弱克强、以少胜多的一个战例,虽然这次保卫战只是井冈山红军军事战争中的一次战斗,却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它是整个井冈山斗争的一个缩影。它高度概括了整个井冈山斗争的形势和特点,敌强我弱,敌众我寡,但红军军民最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同时也概括了在白色的政权包围中,小块红色政权区域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形势,生动地表明坚持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对于争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它是所有革命根据地能够胜利发展的生动写照。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65年是新中国诞生以来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精神状态最好的时期。新中国诞生16年来,尤其是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后,经过全国人民艰苦努力,国民经济恢复很快,人民安居乐业。
1929年1月为了开辟新的根据地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离开井冈山。1965年春天,诗人巡视大江南北之后,以72岁高龄重游井冈山,实现了盼望多年的夙愿,其兴奋之情,不言而喻;举目环视莽莽苍苍的井冈山,变成多姿多彩,生气勃勃的“新颜”。“千里”迢迢,风尘仆仆,一个“寻”字,不仅表达诗人久久离别依恋相思之情,而且表达了重游故地无比喜悦欢快的心境。诗人展示一幅绚丽多彩图画,抒发了诗人对井冈山变化之美的赞颂。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沿着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1965年5月,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阔别三十八年,他感慨良多,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词。
上阕首句气势博大,意境高远。“凌云”二字,不仅形容巍峨的井冈山之高,而且形容伟人志向高远。
诗人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形象的描绘了井冈山的变化;它是当时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呈现祖国新貌的缩影。
湖南黄洋界海拔1343米,群山巍峨,云雾茫茫,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诗人以轻松、舒畅的情怀来到黄洋界哨口,攀登鬼斧神工般“鹰隼难度,猿猴难攀”的黄洋界,其他“险处”,何须再看?诗人由眼前景色,荡开一笔,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上阕描述诗人重上井冈山经过,叙事、写景、抒情溶为一体;表达了诗人欢快的情绪和豪迈的气概。
下阕开头三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壮伟遒劲地展现了井冈山以及整个革命斗争时期的风雷激荡,红旗漫卷的壮阔场面。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不仅照应前文“重上井冈山”,点出离别的时间;而且浓缩时空距离,表达了抚今追昔丰富的情感。三十八年,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中华儿女经受的是血与火、生与死严峻的考验,囊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民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丰富内涵。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过去”“弹指”看似轻松,饱含着沉重的牺牲和可歌可泣感人的诗篇。胜利果实来之不易,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诗人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气魄,表达中华儿女凌云壮志。可以飞往昔日高不可攀的天上去摘“月亮”,可以探入深不可测五大洋去捉拿“鱼鳖”,然后谈笑风生、唱着胜利的歌曲,从容而归。酣畅淋漓的抒发了诗人征服宇宙的革命家豪情。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作者把深刻的哲理,用口头语融于诗词之中,不仅首尾呼应,而且启迪、鞭策人们:胜利属于不畏艰险,勇敢攀登的人。
纵观全词,笔调明丽、轻松,挥洒自如;节奏优美欢快,巧妙运用谚语、古人诗句。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一体,意境开阔、高远。可以说其艺术性和思想性高度统一,是现代诗词宝库中难得的瑰宝。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的这首词不单单是对往事的怀念和岁月如梭的感叹,而是要迎接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气候。——《毛泽东传》
标题“重上井冈山”,除了再一次到井冈山以外,还有更深的含义。
念奴娇·井冈山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1965年5月22日至29日,毛主席在巡视大江南北时重上了井冈山。他抚今追昔,一口气写了两首以“井冈山”为题的诗,一首是《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另一首就是《念奴娇·井冈山》。此诗上阕前三句,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井冈山壮丽的总体风景画图。春末初夏的井冈山,万千林木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一派青翠翻卷延绵千百里直入云端。
旧地重游,诗人看到的除风景依旧在之外,还“多了楼台亭阁”,想当年,这里曾是“黄洋界上炮声隆”的浴血战场;如今却真的“旧貌换新颜”,成了人来车往的旅游胜地。这一切如何不让诗人欣喜,诗人不禁在上阕中连用两个“飞”字以表内心诗兴飞扬的情怀。超脱出了一个“飞”字写山势,另一个“飞”字写车速的本意。物随心动,诗人面对如此沧桑巨变,发生感叹,化用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二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写出作者的观览感受:
下阕写回忆从前的革命事迹。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承上阕写变化之大,引起下文对往事的回忆。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写回忆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扩大红色政权的具体情况。是说,现在还记得,当时在战火中,同敌人激烈地厮杀,真是九死一生,好像发生在昨天。
起始一句,诗人承接上文,将感叹再往前一引,“弹指三十八年”。诗人屈指算来离开井冈山已有38年了,而在这“弹指一挥间”里,祖国江山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人间就彻底变了一个样,这一切犹如天翻地覆。但也勾起诗人对过去非凡峥嵘岁月的追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这是诗人对井冈山革命斗争最形象的回忆。那时敌人不断围剿,战场上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真中谓九死一生的激战如同发生在昨天。记忆是那么清晰,那么突出,令诗人难以忘却。但红军的胜利是必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诗人及红军将士“独有豪情”,勇驱“虎豹”;气势若磅礴的风雷,豪情若天边的一轮明月。最终“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国人民迎来了解放,一切牛鬼蛇神全被扫除干净。
精神要传承
(一)毛泽东创作《水调歌头·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词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感慨万千地告诫我们: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这语重心长的告诫蕴含着他对中国革命、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深藏着一种不安的担忧,那就是怕中国出修正主义。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毛泽东长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革命事业变不变颜色的问题。
1962年北戴河会议和八届十中全会对所谓“三风”的批判,在认识上引出了一个重要变化,这就是逐渐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出修正主义的问题。毛泽东在8月13日北戴河会议中心组的插话中说:‘在中国一定不出修正主义?这也难说,儿子不出,孙子出。不过也不要紧。孙子出了修正主义,孙子的孙子就又要出马列主义了。按照辩证法,事物总要走向反面的。’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的说法更为直接。他说:‘在我们中国,也有跟中国的修正主义的矛盾。我们过去叫右倾机会主义,现在恐怕改一个名字为好,叫中国的修正主义。’总结两个月以来的会议讨论,毛泽东认为除了工作问题以外,其实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研究了‘阶级斗争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跟修正主义斗争的问题’。在毛泽东看来,中国已经出现了修正主义,这同国际上的现代修正主义在本质上是一回事。于是提出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这样的命题。
当时,毛泽东和党中央比较一致地认为,1961年苏共中央提出的苏共纲领草案和通过这个草案的苏共二十二大,是“现代修正主义”观点系统化的标志,是苏共二十大以来错误路线的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概括地讲,可以叫做“三和两全”。“三和”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两全”即全民国家、全民党。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这样的人是代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高薪阶层。在苏联党的干部中是有这么一个特殊的阶层的。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赫鲁晓夫的全民党是一种欺骗。现在苏联社会正在分化。毛泽东说,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还有反革命分子。这怎么能说是一个全民国家呢?1964年7月14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发表的《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集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苏联“变修”的历史教训和如何防止这些历史教训“重演”的思考。①
毛泽东对西方敌对势力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在1964年五六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培养接班人的五项条件,把它作为“反修防修”和防止“和平演变”的一项重大措施。不久,这五项条件写进《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中。毛泽东在修改这篇文章时特别指出,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是我们能不能胜利地防止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在中国重演的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存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并提出“要特别警惕像赫鲁晓夫那样的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防止这样的坏人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培养接班人的五项条件,即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绝大多数人一道工作、执行民主
集中制和富于自我批评精神。这些条件符合党的性质、宗旨,对执政党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①
笔者认为以上背景其实就是毛泽东一九六五年重上井冈山,抒写《水调歌头·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井冈山精神要传承
井冈山之所以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是因为井冈山孕育和培植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井冈山是洒满无数革命先烈鲜血的红色土地。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为了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无数先烈不顾个人安危,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幕幕“为主义而牺牲”的英雄壮举,塑造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悲壮丰碑。面对战争的残酷、生活的艰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信念,丝毫不动摇,。面对艰难困苦,红军战士却豪情满怀,唱起了“红米饭,南瓜汤”的红色歌谣。革命领导人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艰苦奋斗,帮助红军度过了革命初期一个又一个难关,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时形成党性、作风的体现、是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解释和理论诠释。井冈山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先进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世界观和首创精神,体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井岗山精神,概括起来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一个人、一支队伍和一个民族没有远大而坚定理想信念就没有精神支柱,就缺失支撑其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政治优势。”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所在。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
革命火种靠什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精神饱满、斗志旺盛。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建立革命根据地,离开艰苦奋斗精神是无法实现的。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导人与官兵同甘苦、共患难,“从军长到伙夫,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为储备粮食,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军将士从井冈山下挑粮上山。为了安定群众生活,根据地军民白手起家,先后创办起修械厂、军械厂、红军棉被厂、红军印刷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井冈山斗争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开始的。在中国历史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党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核心,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在井冈山艰苦革命斗争中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事业的需要,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正是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国民党反动派一进入根据地,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历史发展充分表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党我军无尽的力量源泉。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同时也是毛泽东书写《水调歌头·井岗山》和《念奴娇·井岗山》50周年。今天的形势与1965年相比更是喜人,“江山如画”,“旧貌换新颜”,“谈笑凯歌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尤其是在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上有了很大进展,深入开展的反腐败斗争,使贪官胆颤心惊,人民拍手称快。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毛泽东主席逝世近四十年了。他所担忧的问题正在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外事活动的谈话中引用了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诗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很有深意,发人深省。笔者认为这也是对当年毛泽东在写《水调歌头·井冈山》时提出问题的一种回答。
(薛巍宁夏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宁夏工业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